周畅
高考诗歌题学生常常出现失分的情况,而大部分学生一失分就几乎是失去全部的分数,所拿到的分数实在是少得可怜。问其原因,大多数的学生回答是:“没有读懂。”从何时起诗歌这么难了呢?回顾近三年的江苏省语文高考诗歌的题目,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诗歌,为什么相对比较简单的诗歌学生还是拿不到分数呢?原因究竟在何处呢?思来想去是和“情”有关,学生没有“情”源。
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愈来愈多的孩子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务工,一年到头就见到那么一两次,更有甚者,几年才见到父母一次,父母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了一个银行账号、可有可无的人,导致学生的亲情意识十分淡薄,甚至连父母亲的概念都很模糊。他们少了亲情之源,再也不懂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泪水为何而流了。
孩子们从上了小学开始,生活就被各种分数、名次充斥着,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短暂的假期又放在了作业上,他们脱离了生活,更不要说接触社会。父母把他们保护得太好,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学习。他们的眼睛没有看到过悲伤,他们的耳朵没有听到过哭泣,他们的内心没有经历过绝望。因为父母不在自己身边艰难地生存着,没有人告诉他们生活的艰辛;因为一直在课堂上,在校园中,没有意识到现实的一面;更加幸运的是他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国家,更不懂什么是保家卫国,什么是壮志难酬。他们不懂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的无奈与绝望;更加不懂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的心境。
这是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个最坏的年代。曾经宽敞的大院是孩子们的乐园,大街小巷都是孩子们的天堂。放学了三五成群,结伴而归,在院中嬉笑追逐,从东家窜到西家,从南家吃到北家,哪怕是个丢手绢都能玩上一个黄昏,哪怕是一个捉迷藏也是乐此不疲。但是现在这景象越来越少了,几乎绝迹了。为何?因为社会上的危险越来越多,家长的顾虑越来越重,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处于一个四方的天地——房子,他们在家中都在上网,他们有了电脑,有了手机。邻居、伙伴是什么呢?是那个认识我和我认识的人吧,不过如此,什么是故乡人更是无从谈起。这让他们如何去理解晏殊的《破阵子》中的那种纯情?
现在再也不是非此人不爱,非此人不嫁,非此人不娶的时代了。没有哪个人的价值是唯一的,没有哪个人是不可替代的。孩子们看到了太多如吃饭一样平常的分手、离异,不只爱情,友谊的处境也差不多,这让他们如何理解“众里寻他千百度”呢?情感的淡薄,使得孩子们几乎没有了“情”源。所以理解诗歌的情感就更加困难了。
近三年来的高考都十分注重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2013年唐庚的《醉眠》:“《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2014年韦应物的《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与《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比较阅读:“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2015年刘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情感的重要性就全部显现出来了。那么如何才能读懂诗歌的情感呢?
对症下药,要让学生拥有“情”源。学生无法离开课堂,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社会的大背景能够改变吗?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了,这样看来学生的“情”源只能是课堂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交流感情的机会,比如班会上交流人生经历、感悟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交流感情经历等,必须得有“米”下锅。那么“米”从何而来呢?应该来自课堂上的阅读吧。虽然学生缺少生活经历、缺少社会经验,但是可以从阅读中间接获得。那些名家的名篇名作无不是作者本身生活经历、社会生活的体现,那些文字的情感必定是真实而宝贵的,并且极具感染力,所以孩子可以借助这些文学作品之玉来攻自我之石。
诗以宏志,古人今人的志向大多是相通的,同时,课内诗歌与课外诗歌并无本质的区别,要想把握课外诗歌的情感可以以课内诗歌的情感为基础。所以,在平时的课内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备而为战,战而有方。课内诗歌教学不能以教代学,教师不能成为“讲师”,一课讲到底,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诗歌的内容分析、情感理解的主动权必须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成为诗歌学习的主体。所以,在高一高二的课内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肯花功夫,多花功夫,这样才能为学生找到情源,为高考读懂诗歌的情感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