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芹
语文教师要将课堂当作一个美的舞台,抓住一切机会共建和谐的氛围,通过多层次推进,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当中蕴藏的丰富力量,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美不胜收
一、审美引领,推进课堂之美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引领者,语文课堂的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领。当教师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工整漂亮的粉笔字,而且还能够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再加上鞭辟入里的剖析,在学生的眼里,语文课堂不但显得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充满了知识的魅力。一节语文课的好坏,除了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将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融入课堂,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声情并茂的演绎。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说话随便,句式简单,没有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不能不说这是课堂教学的败笔。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才是美的呢?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师的语言一定是有理、有情、有美。何谓有理?就是说理透彻,能够给人以启迪,激发人有更深的思考;何谓有情?就是能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激起学生澎湃的心潮,情难自已;何谓有美?就是能够从中感悟到文字的智慧,在字里行间渗透着灵性之美,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恬静、跳跃、活泼、喜悦等。不管是哪一种,语文课堂充满了丰富的个人体验,学生会因为教师的这种审美引领,获得情感和智慧的滋养,从而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
二、互动参与,推进课堂智慧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给学生简单的知识,而是要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和情感融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共同成长,催生各自的体验,形成自身的领悟。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在那里表演,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的课堂只能是独角戏,无美可言。
真正美的课堂,是充满了智慧的课堂,那么何谓智慧?每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谈谈自己的个人体会,说出自己在文本理解中的个性体会,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人物角色,这些才是真正的课堂智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冲破各种束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大胆质疑,提出所思所想,感悟人生。
比如学习《在桥边》这篇课文时,作者的笔下有一个像谜一样的姑娘,有学生大胆提出:“为什么我们不知道文中的这个姑娘是谁?作者为什么又会爱上她?”通过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有学生认为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在文中,作者对这位姑娘的爱毫无来由,两个人似乎并没有情感交流,怎么可能激起爱情的涟漪呢?学生据此展开分析,发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残缺,当他看到这个姑娘既有外在之美,还有内在的温柔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一节语文课,通过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学生和教师之间毫无隔阂地展开互动,每个人都在互动参与中共同推进课堂智慧的形成。
三、情感交融。推进情感之美
对于高中生来说,教材当中的基础知识已经不是主要内容,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引导,带领学生与教材文本产生共鸣,借助情感交流,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当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变得慷慨激昂,学生也会群情激奋、心潮澎湃;当教师能够惊心动魄,学生也会深受感染,充满力量;当教师委婉幽默,学生在聆听之余,也会捧腹大笑,感同身受。因为课堂是情感推进的舞台,教师在把握课堂节奏的同时,向学生传递情感,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将自己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展现给了学生,也就给了学生一个发现美、感悟美的机会。
当然,这里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选择动静交替的形式来进行。动就是学生的动态活动,要让学生能够读一读、说一说,而后再演一演,让学生提升积极性,保持兴奋度;静就是让学生专心听讲,用心体验,细细品味文本,在沉思默想中,结合文本联系自己,实现情感的升华。在内容选择上,要有重难点,不能一锅端,要在值得推敲的地方重锤敲打,在简略的地方一言带过,或者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此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多加提醒,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当具备了美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之后,教师要追求美的教学过程,就需要全程把控,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缜密的思考,精心设计,把握情感的节奏,激荡起学生的情感之美。教师要让学生在不同文本、不同语言之中进行沟通,通过多个文本话语之间的拓展和联系,感受不同意蕴,拓宽思维空间,实现情感反哺,从而大大提高语文审美能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兴奋点,抓住语文教材本身具有的美点,营造审美的境界,用美去驾驭课堂。美的语文课堂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只要不断实践,就能够在探寻中让语文课堂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