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程思聪,王 祥
(1.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22)
地图与城市演化进程的分析比较互融机制研究
肖建华1,程思聪1,王 祥1
(1.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22)
城市如同一个生命有机体,有其内在的演化进程。地图是在主观认识基础上的城市形态符号化表达,展示城市形态演化和生命发展历程,并影响着城市治理者和市民对城市的认识理解以及规划构建。以《武汉市地图集》为例,从时间演化、空间变迁、文化构筑、经济发展、功能转换等角度诠释了地图与城市演化进程的互融机制。
地图集;互融机制;城市生命演化;空间变迁;历史文化;城市规划
城市是人类栖居的重要场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正是因为人类活动的渗透,长年累月的积累,城市如同一个生命有机体,有它内在生命的发展历史和空间的立体展现历程[1]。城市的形成和活力既基于构成其天然骨架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气候矿产、动物植被等自然要素,更基于受到人类意志影响的形态布局、人工建筑、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在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城市的现貌。
地图的认知是具象的城市形态经过人类思维的反刍转化成抽象的图形符号,并通过不同媒介表达出来的过程。城市地图不仅是对城市的记录,也是对城市的评价。其具象性体现在真实地模拟客观存在的城市形态,其抽象性体现在绘图者对城市的态度[2]。读图者通过地图传递信息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影响到对城市特质的判断和规划发展。如作战指挥根据军事地形图进行作战部署,直接影响战争的结局与走向;城市交通决策部门参考城市路网布局图制定新的交通疏导体系;城市规划师依据城市规划图制定未来规划更是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从呈现到影响,从展示到参与,地图和城市演化进程不再是单向作用,而是产生了载体与实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即互融。
城市地图往往伴随着城市的演化产生、发展,并根据城市各个阶段的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内涵。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城市地图如同城市的一个个断面,把城市的历史串联起来,使我们有可能将城市发展的某个阶段放在整个历史中去评价,从而整体地看到城市形态的演化和生命发展历程。
《武汉市地图集》(审图号:武汉市S(2015)019号)是以武汉这座城市作为表现主体,由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历时近两年编制完成,于2015年9月正式出版。图集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多方面权威资料,以地图为主要载体,通过专题地图、统计图表、照片、文字等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彰显武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表现新世纪以来城市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成就,并展示其未来发展蓝图。图集内容时间跨度数千年,从区位、历史、经济、生态、人居生活等五大视角体现城市的特色魅力,揭示城市的演化发展历程。
图集编辑人员综合了城市史、社会学、地图学、城市规划、文化艺术等领域专家以及市民对城市的认识和理解,在对搜集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解译和抽象的基础上,力求将图集塑造成渗透人为意志的城市形态体现的载体。“任何对客体的表述都不是客体,而是观念的产物,都是各种形式的抽象”[3]。正因如此,图集具有认识和揭示城市演变的作用,它能帮助人们整体把握城市演化的历史,继而影响人们对城市的发展构建。
图集将地图与城市发展演变相关的主题有机组织起来,从时间演化、空间变迁、文化构筑、经济发展、功能转换等角度诠释了地图与城市生命演化进程的互融机制与相互作用。
2.1 地图与城市时间演化历程的互融
城市的起源往往与传说、文字记载、遗址、古地图等要素相关,地图作为古代城市形态的科学记录成为其中的重要证据。我国在公元三世纪的西晋时期,就出现了裴秀(公元224~271)用“制图六体”原则绘制的历史地图《禹贡地域图》,其“制图六体”理论也成为地图绘制的基本准则,是现代制图技术的重要源头和基础。图集中的南宋石刻地图《禹迹图》(图1)出现了地名“鄂”与“汉阳”,其位置对应于今天的武汉地区,与武汉临江的地理特征以及大禹治水途径武汉的传说正好相符,因此,《禹迹图》成为目前最早记录武汉地名的地图。
图1 《禹迹图》中出现“汉阳”与“鄂”地名
在城市变迁过程中,历代行政沿革图是表现城市时间演化历程的重要形式。图集中“武汉市历代建制沿革系列图”(图2)根据1982年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及《武汉通史》(皮明庥主编),将武汉历代“春秋-楚-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元-明-清”的行政界域演变呈现出来,包含属地的变更、区域范围的改变、行政级别的变化、行政驻地的变迁等,体现了城市从古到今的时间演化历程。
地图不仅是对过去及现在城市面貌的展示,还会先于城市未来的变化而存在。比如在许多文明中,人们会先创造一个理想的城市模型,然后根据这个理想模型建造城市,现代制图中称之为规划地图。绘图者以城市现有模式为基础,根据城市设计者对城市未来愿景的阐述绘制直观抽象的地图,以此作为将来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地图从简单的呈现载体上升为城市发展的参与者,这是地图融入到城市时间演化机制中的重要形式。图集的第四部分“描未来蓝图”即是通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生态绿地、历史保护等不同主题的规划图勾画城市的未来。
2.2 地图与城市空间变迁发展的互融
图2 武汉市历代建制沿革系列图
在城市演化的过程中,城市地理环境与空间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主要包括2种:一是迅速形成。因为战争、政权更替、当权者政策变动等人为因素产生城市形态的突发性调整,比如战争导致城毁,新的当权者迁址造城等,或是突发性的重大自然活动,如洪水、地震等。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缓慢积累。比如沿江依水的人口聚集、经济发展的规模扩张、人口外迁致城荒渐空等;或是自然环境作用使地理形态发生缓慢的变化,如风蚀、水蚀,河流长年的裁弯取直等。由于地图一览性的特点,其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城市空间形态经过符号化、抽象化处理后予以呈现,可以体现城市的空间变迁发展。
武汉市的城市变迁综合了上述2种情况,即人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图集通过“武汉城市变迁示意图”体现了城市的空间变迁过程:第一座城堡——卻月城是东汉末年建造,公元208年东吴孙权屠城,城废。其后孙权在蛇山建夏口城作为军事防御。随着城市变迁,城池逐步扩张。从最初的武昌、汉阳双城对峙,到今天汉口、汉阳、武昌三镇鼎立格局的形成,图集将不同时期的城池采用不同的色彩透明度和饱和度叠加体现范围的扩张,同时标注时期。
在武汉的城市空间变迁中,“汉水改道”是对城市形态产生影响最大的一次自然事件。改道后的汉江将汉口汉阳分隔开来,汉口因此发展成为独立的城镇,形成了武汉三镇的格局。图集中“武汉城池变迁示意图”(图3)采用不同的水系填充面体现“汉水改道”这一重大的地理环境变化。在城池形态上也可以看出,武昌、汉阳的城墙一直按照中国传统模式呈环绕四周的城垣,而汉口则是依托玉带河边的长堤发展而成,形成狭长的城池形态。
图3 武汉城池变迁示意图
此外,城池的变迁不仅意味着城市地理位置的变化,更意味着过去的城市物质形态被彻底推翻、异地重建。比如“武昌”这个地名,地图上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其发展不是在原有位置上的更新和演化,而是经历过几次根本性的变迁(图4)。因此,“武昌”这座城池并不意味着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对象,其永恒意义也并非体现在物质的延续性上,更多是反映在一种抽象的概念上,即无论依附于怎样的城市形态,物质城市的地位才是一直存在的[2]。
对于现代社会城市空间布局而言,通常先制定规划方案,然后根据方案编制相应的规划地图。地图直观地呈现城市未来空间的发展格局,为城市设计者提供决策依据。如图集中“武汉市域空间布局规划图”(图5),体现了2010~2020年武汉市主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不同类型区域的分布特征,地图传达出空间布局的疏密程度、片区之间的连通、分片与全局之间的位置关系、各类地块的布局特点等信息,城市设计者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规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图4 “武昌”与“鄂州”的变迁
图5 武汉市域空间布局规划图
2.3 地图与城市历史文化构筑的互融
地图与文化本身是2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城市的历史文化,从广义上看是人类在构建城市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城市的建筑构架等[4],因此地图是城市历史文化构筑的组成部分。
地图并非简单地复制世界,而是构建世界,构建的灵魂就是哲学与文化。地图的产生包含着文化、信仰和世界观,充斥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悟[5]。在城市历史文化的构筑过程中,地图将城市历史时空的脉络刻画出来,立体、直观、清晰地呈现给人们。
图集的第二部分“溯历史文化”对武汉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展示,通过古地图和专题地图体现了城市演化过程中不同文化的构建、发展及其地理分布特征。图集综合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大量古地图,比如省、府、县的舆地志图、山川揽胜图(图6)、战争形势图等等。除了认识世界、统治管理的需要,古地图更体现出了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人文雅趣,“图中有诗,图中有画”,使得古地图与山水画殊途同归,承载着古人的人文情怀[6]。
图6 1876年(清光绪二年)湖北武汉全图
地图不仅表示空间的物质关系,也反映制图者的见解[7]。因为“空间转变为地方才有意义,地方是价值具体的体现”[8]。图集编纂人员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对武汉历史文化进行了解与分析,将与地理空间相关的文化痕迹整理归纳,编制专题地图表现武汉的地域文化特色。图集中包含的武汉代表性文化主要有:春秋知音文化、汉代木兰文化、三国文化(图7)、黄鹤楼诗文化、孟宗哭竹孝文化、明清汉口商埠文化等。
图7 三国文化遗迹分布图
2.4 地图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揭示的互融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体现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分布这两个维度的变化之中[9]。现代社会中,通常会将城市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按照行业分类整理成年鉴,成为分析判断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城市时间尺度的变化体现了城市社会经济纵向发展,而空间分布则体现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横向特征,如经济产业的布局、人口、教育资源、旅游景点、文体设施的分布等。
图集的第三部分“观今日发展”以《武汉年鉴》和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为基础,通过统计图表、空间分布等专题图表现武汉市从2000年到2014年(部分数据延续至2015年)在经济、文化与社会、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全面展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突出城市发展的特色领域。比如经济方面选取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包括工业、商贸物流、高新技术、金融等。
图集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
1)不同区域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体量分析对比。比如长江中游城市群各中心城市生产总值空间对比图(图8),分别表现了武汉、长沙、南昌3个城市2000、2007、2014三个年份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以及全国的城市排名,突出武汉市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
图8 长江中游城市群各中心城市生产总值分布图
2)不同区域的统计指标在同一时间段的体量分析对比。为了呈现武汉市社会经济的区域分布特征,图集包括武汉全市域和中心城区的各类指标空间分布图。同时为了使图面更清晰易读,将中心城区从全市域范围剥离,从而分成2个专题图表现。比如2014年各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布图(图9),可以看出青山与汉阳的工业体量相对较大。
3)社会经济实体空间分布。实体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重大产业企业、主要商圈、高新技术企业、各类文化场馆等。不同专题的空间分布图体现了城市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特征,如从高等院校分布图(图10)可以看出武汉的高等院校大多分布在武昌。
图9 武汉市各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布图
图10 武汉市高等院校分布图
2.5 地图与城市功能转换表达的互融
早期的地图具有划分疆域田界、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作用,往往与土地一同分封给诸侯,地图成为土地乃至国家政权的象征,与政治、经济、军事有着紧密的关系[6],地图体现了城市功能的变化特征。
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汉的城市功能和全国地位都不尽相同。三国时期,武昌(今)是东吴孙权的政权中心所在地,为抵御外地入侵,孙权在濒临长江天堑的黄鹄山(今蛇山)修筑城堡。因此武汉在三国时期更多的是体现其军事功能。图集通过“赤壁之战示意图”(图11)等专题图表现城市功能特征。明末清初汉口崛起为华中地区的商业和交通运输中心,“十府一州商贾所需于外埠之物,无不取于汉镇”。图集中“明清汉口商业街分布图”(图12)以1868年续辑汉口县志图为底图,表现以汉正街、大兴路、黄陂街为中心,河街至长堤街两边手工业和商业街市的盛况。
图11 赤壁之战示意图
图12 明清商业街分布图
晚清张之洞湖北新政时期,武汉成为上海之后的中国近代第二大工商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图集通过“晚清武汉三镇重要工业布局图” (图13)、“近代武汉铁路示意图”、“晚清重要教育机构示意图”等专题图诠释张之洞“兴实业、倡商战、修铁路、办教育”等新政为武汉带来的发展。
图13 晚清武汉三镇重要工业布局图
1911年武昌首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图集通过“武昌起义形势图”、“全国响应武昌起义形势图”等体现当时的革命形势。1927年国民政府、中共中央机关迁至武汉,1937~1938年中共中央长江局在武汉成立,武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图集通过“武汉市革命遗迹遗址分布图”、“革命将帅的武汉印迹”等专题图体现武汉城市功能的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武汉依托九省通衢、全国经济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特大中心城市,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图集通过“武汉在全国城市群和城市圈中的位置图”、“武汉在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格局中的位置图”、“全国米字形高铁路网分布图”(图14)等专题图体现武汉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城市的演化进程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城市的改变已经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城市发展也逐步脱离历史所蕴含的传统。地图是城市研究的一个窗口,地图的差异性不仅是物质的城市环境差异,更是无形的思维理解差异[2]。如同维克托·雨果所说:“形态是出现在表面的本质”。地图所承载的信息是对城市的客观呈现,而地图的编制则体现了人的意志和主观认知。
图14 全国“米”字形高铁路网图
本文旨在分析地图与城市生命演化进程的互融机制,体现地图在城市时间演化、空间变迁、文化构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功能转换中起到的作用。不同阶段的地图形成了对城市的延续性表达,人们通过阅读并分析其传达的信息知识可以挖掘城市形态构建和破坏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保护城市的文脉、引导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市的未来。这也是《武汉市地图集》的编纂者们希望通过一部图集能对武汉这座美好城市产生的积极意义。
[1] 张祖群.从历史地图到城市文化地图的跨越——北京文化地图绘制的对比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59-62
[2] 蔡峰.城市地图下的城市——由城市地图的比较探讨影响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的观念因素[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 胡鹏.关于地图概念的讨论[J].地图,1995(1):21
[4] 俞连笙.地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文化价值[J].测绘通报,1998(1):27-29
[5] 倪庆华.卷首语[J].地图,2015(1):5
[6] 任佚霏.咫尺天下——解开国土馆馆藏地图的神秘面纱[J].地图,2015(1):62-69
[7] 王继周,李成名,林宗坚.城市景观的三维抽象、描述与表达[J].武汉大学学报,2004(8):35-41
[8] 段义孚.经验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M].南京:国立编译馆,1998
[9] 张馨匀.地图与影像中的近代重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D].重庆:重庆大学,2014
P285
B
1672-4623(2016)06-0001-06
10.3969/j.issn.1672-4623.2016.06.001
肖建华,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勘测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
2016-04-21。
项目来源:2014年度武汉市黄鹤英才(城市建设)计划专项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