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拿得下首富,追得了“唐僧”

2016-12-27 07:18
新传奇 2016年44期
关键词:富华紫檀首富

陈丽华:拿得下首富,追得了“唐僧”

近日,75岁的北京地产女王陈丽华以财富505亿元首次成为中国女首富、全球最成功的女企业家。有报道称,陈丽华真的是事业爱情双丰收,拿得下首富,追得了“唐僧”……

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了《2016胡润女富豪榜》。榜单显示,富华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陈丽华在2016年财富同比上涨2%至505亿元,首次成为中国女首富。记者发现,陈丽华早在2006年便以60亿元财富跻身首届胡润女富豪榜,并连续十一年保持在女富豪榜的前五名。

白手起家“吃下唐僧肉”

2006年,陈丽华以财富60亿元荣登胡润女富豪榜。随后连续十一年保持在女富豪前五。据了解,其富华国际集团(下称“富华”)在北京拥有数个房地产项目,包括长安俱乐部、丽苑公寓等。另外还投资了金宝商业街,西起王府井金鱼胡同,东至东二环的雅宝路。大多数关注陈丽华,更多是因为她和唐僧演员迟重瑞的结合。那么,女首富如何吃到“唐僧肉”?

陈丽华是个票友,酷爱京剧,1988年冬的一天,她来到中国京剧院唱戏,遇见了迟重瑞。当时,电视剧《西游记》红透全国,迟重瑞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陈丽华和迟重瑞客串过几出京戏,感觉这个小伙子为人很诚恳。京剧院一个朋友见两人都单身,便毛遂自荐当月下老人。陈丽华一听连连摆手:“不行,人家比我小10岁呢。”朋友又去“磨”迟重瑞,总算把迟重瑞说动了心。两人在一起的时候,迟重瑞怕别人发现,总是提心吊胆。陈丽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迟重瑞喃喃半天,说出了心里话:“咱俩的事,剧院里已经风传开了,有人说我傍大款,有人说我吃软食儿,难听极了。”

陈丽华心里很难过,过了没多久,陈丽华提出结婚,她认为:只有登记结婚了,才能使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其实,陈丽华并非生于富贵之家。她1941年生于北京,满族,因家境贫寒,读到高中时辍学。但陈丽华很有生意头脑,为人豪爽,早年间,她供职于缝纫社,改制后,她成了缝纫个体户。这位女首富是如何发家的,至今没有定论。据“熟悉”陈丽华的人称,80年代中期,她了解到,北京的龙顺城中式家具厂里,保藏有大量“文革”中得来的珍贵明清紫檀、金丝楠和黄花梨木家具,在当时,这些都是“无主”之物。陈丽华通过关系,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了其中的一部分,由此获得原始资本积累。随后,她通过那个年代常见的亲戚介绍信和律师证明,移民到了香港,并且创办香港富华,主营地产交易,收获颇丰。

女首富的丈夫是《西游记》中“唐僧”迟重瑞

陈丽华很眷恋故土,她觉得北京古朴的四合院,才能让她感受到家的氛围。有了钱,她想回内地发展。时逢改革开放的大形势,她便带着大笔真金白银班师回京,成立了长安俱乐部。这是大陆第一家顶级会所,包括李嘉诚、霍英东等名流巨贾都是长安俱乐部的会员。

之后,陈丽华又在王府井周边陆续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艳羡的黄金地段,几年时间里先后投资5亿元兴建了丽苑公寓,总投资20亿元建设了利山大厦,在东部边缘集团建造了56万平方米的富华园小区。包括现在著名的金宝街都是富华集团的资产。凭借对地产商业的强大运作能力,陈丽华成为中国最早的女首富。

人脉与眼界成就今日

在陈丽华成为女首富的热门评论中,有网友的评论概括了陈丽华的发家之路:“北京,西起金鱼胡同,东至建国门的金宝街,被她承包,京城著名的四大俱乐部之首——长安俱乐部在她的富华旗下,北京人,有点乡情和胡同情结从香港回来,反而成就了普普通通的她,那个时代好,中国需外资,有钱就可以站在国贸顶层,领导陪着欣赏京城所有壮观的建设塔吊,然后圈地。这样就成为了今天的她。”

赶上内地改革的春风,陈丽华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但为何陈丽华能够拿到这些黄金地段?“人脉”!有媒体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有消息称,长安大厦的工程让陈丽华意识到人脉的重要性。在项目落成后,陈丽华在长安大厦六楼成立长安俱乐部。据说,长安俱乐部的会员通常通过老会员的推荐才能入会,并且条件极为苛刻。最初招募会员的时候对年龄有所限制:必须要在45至55岁之间,是企业的“一把手”,公司资产至少在5000万以上,最好会说英语。自2003年以来,由于年轻富豪的崛起,年龄限制被取消。俱乐部名商巨贾、知名人士来来往往,依靠强大的人脉资源,陈丽华的商业版图不断开疆辟土。

除了人脉,眼界也成就了今日的陈丽华。金宝街改造采用投资商负责修路、改造周边旧房、解决居民拆迁费用等。不止现在,彼时拆迁也是开发商头疼的问题。但陈丽华用28天时间,完成了2100户居民的拆迁。后陈丽华将拆迁经验总结为“钱吃亏,人不能吃亏”,充分满足拆迁户的要求。

在富华集团的官网上,董事长陈丽华被称为“爱国港商”,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侨商会会长等职务。富华集团也自称,富华也长期致力于扶贫赈灾、生态环保、公民教育、就业促进、艺术捐赠等公益事业,全面践行企业公民之责任,不断追求以更优异的表现回报社会。

余生“献给”紫檀

1999年国庆前夕,陈丽华投资2亿,在高碑店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中国紫檀博物馆”。

这是国内第一家“国”字头的私人博物馆,馆内珍藏了300余件明清紫檀家具,以及千余件她旗下工厂生产出来的紫檀精品。在这份爱好上,陈丽华“玩得”比地产还大、还认真。

为了收购上等的紫檀木材,她每年携重金远赴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雨林地区,顶着40度的高温穿行于野兽出没、蟒蛇肆虐的原始森林,查访紫檀的生长环境与木质属性。

在金三角,她坐过电瓶车、摩托车、自行车后座,还骑过驴,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如今,博物馆尚未实现赢利,每年还需投入2000万的维护费用。

不是不能赚钱,而是陈丽华舍不得。因为紫檀珍贵,不少巨贾曾出高价,希望收买一些藏品,但均被她回绝。其紫檀流出的方式,大多通过捐赠。

200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陈丽华将珍藏多年的四件大型紫檀古建模型——“紫檀制天坛”“紫檀制万春亭”“紫檀制角楼”和“紫檀制飞云楼”分别赠送给中国故宫博物院、美国史密森研究院、英国大英博物馆以及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作永久收藏。

2007年,陈丽华将一件紫檀雕天坛模型赠送给法国香博城堡。因为这件藏品,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特意向欧盟轮值主席请假,推迟赴布鲁塞尔开会的时间,破格礼遇陈丽华一行。

陈丽华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紫檀走向世界,让世人了解紫檀之美,以此弘扬中华国粹。撇开数百亿的身家,她和其他痴迷于兴趣的“老太太”无甚差别。

博物馆刚开时候,有个大学生在观看一副紫檀画时,将上面的镂空船桨掰断了。据说当时陈丽华难过得几乎要流泪,但她没有追究,反而送给该校一个酸枝木的展品,希望这些学林业的孩子们,见到这件艺术品,就想到要珍惜国家的民族艺术和森林资源,特别是那越来越少的木头。这件残破的紫檀画现在就摆在大厅的进门处,画边有个玻璃罩,里面放着那两根小小的残片。“这件我就不修啦,用来教育其他的人:你可千万别再掰了。”

如今,陈丽华没有住在富华地产开发的任何一幢高端物业里,她的卧室就设在紫檀博物馆后面的工厂内,她也不再过问地产的业务。对于75岁的她而言,每天与丈夫一起,陪伴着这些紫檀,便是生活。

(水云间荐自《西宁晚报》、《新京报》2016.10.26等)

猜你喜欢
富华紫檀首富
Observation of source/drain bias-controlled quantum transport spectrum in junctionless silicon nanowire transistor
水边的紫檀靠椅
Who Is Better?
深度解析国内盘刹空悬应用现状
——专访富华国内销售部部长古嘉杰
中国紫檀博物馆
《西虹市首富》:套路是永恒的,冷暖是自己的
吴亚军:白手起家的女首富
紫檀的江湖名称之乱象解读篇
“捡”来的世界首富
微言微语:用标准和实验数据说话的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