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滢
2015年玉米价格跌至谷底,2016年将会如何?
◇杨 滢
2015年夏秋,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风调雨顺,玉米大获丰收,然而价格却下滑严重,跌至近年来最低水平。
在临储政策的影响下,玉米价格虽然出现了恢复性上涨,但受卖跌不卖涨的影响,有部分农民出现了持粮观望的情况。2016年,玉米价格会呈现怎样的走势?农民该如何应对生产?
在河南滑县农村记者看到,不少农民的玉米现在还没有出售,种植户张振华自家地里产出的近1万t玉米还一点都没有卖。
张振华:价格太低,最起码1元多点才能卖,现在价格才九毛三四。
在山东德州,种粮大户傅贵民地里收的400 t玉米,眼下还有大半存储在粮仓里。
傅贵民:粮食大丰收本来挺让人高兴的,但按现在的价格,每667 m2地也就能卖800块钱。除去买种子钱、耕地钱、肥料钱,还得浇两次地、打药。从播种到收割,再加上人工费、油料费,卖粮食的钱也就刚够本。
有数据显示,2015年的玉米价格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大跌局面,比往年跌了20%~30%,最低时价格仅为1.6元/kg。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分析,2015年玉米价格走弱主要是因为受到新季玉米临储收购底价首次下调和进口玉米的冲击。
刘栋:首先是供应面,我国玉米连年丰产,加上近年来进口玉米及玉米相关替代品的大量进口,使玉米供应量连年增加。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下游养殖行业持续低迷,饲料需求不佳,导致玉米用量减少。深加工企业玉米用量相对稳定,但严重的产能过剩使行业经营状况较差。因此,总体来说玉米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是价格弱势的主要原因。
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国家将继续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农业部农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习银生指出,国家这次大幅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格,是希望传递一个信号,就是改变农民长期依赖国家的临时收储和托市收购,同时,引导规模化经营的农户,以符合市场的引导和符合市场的发展来决定种植的面积、结构和品种。
习银生:国内外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国外玉米包括玉米替代品会有很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就造成了玉米进口量的增加,实际上进口增加又进一步削弱了国内玉米的需求。这对市场是有一定扭曲的。
据记者了解,受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目前在东北玉米产区,玉米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度的回调,而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仍在低谷徘徊。对于玉米价格未来走势,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认为并不十分乐观。
刘栋:短期来看,春节前农户会有一个售粮的高峰期,玉米价格或会继续震荡趋弱运行。长期来看,未来玉米市场将是长期去库存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两三年甚至更长,国家会在统筹市场和农户利益的情况下,根据情况不断调整玉米政策,但政策调整的目标是回归市场化。
刘栋提醒农户当下应把握售粮时机,切忌捂粮持价,忽视后期粮食霉变及价格下行风险。根据2016年玉米价格走势的预测,刘栋建议种植户因地制宜,谨慎选择种植作物品种和规模。
刘栋:对于广大农户来说,在种植方面要因地制宜。对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主产区来说,目前种植玉米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户来说,可以适当发展特色种植,比如杂粮种植。在玉米的出售阶段,广大农户应该摒弃时间越往后价格越高的传统观念,时刻关注玉米信息,在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时及时出售,也可分批出售,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