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G20效应看中国经济新卖点
尽管G20峰会可以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一针强心剂,但是诸如英国脱欧、全球贸易增速停滞等引发经济金融市场动荡的导火索依然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逐渐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所以G20杭州峰会也更加抢眼,经济贸易领域的动荡也开始波及地缘政治和全球化合作。
文/刘艳(青年学者,知名财经评论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
G20杭州峰会来了,一场会议究竟能带给主办国多少红利,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所谓G20效应不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更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本次G20杭州峰会举办的世界经济背景更加复杂多变,包括地缘政治在内的全球格局性变化,让人不得不用创造性思维思考经济增长的突破办法。对于企业来讲,能否透过G20峰会效应找到中国经济的新卖点是顺应时势的重要选择。
G20(20国集团)源自1999年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倡议,由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尼、意大利、沙特、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欧盟等20方集团组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G20会议级别仅限于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针对国际货币政策、金融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发展等专题推动交流合作。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叠加,G20峰会的议题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金融、贸易、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等,同时参会级别也在不断升级。G20峰会具有区别
于七国集团和八国集团的独特性,一是体现在全球经济的代表性,G20峰会的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域的平衡发展,涉及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GDP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60%;二是体现在平等性,G20峰会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运作,新兴市场国家同发达国家在相对平等的地位上就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交换看法;三是追求会后的实效性,G20峰会通过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推行具体实施计划。
尽管G20峰会可以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一剂强心针,但是诸如英国脱欧、全球贸易增速停滞等引发经济金融市场动荡的导火索依然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逐渐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所以G20杭州峰会也更加抢眼,经济贸易领域的动荡也开始波及地缘政治和全球化合作。当年中国加入WTO带动全球贸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领头羊,贸易全球合作带来更加广泛的金融、政治乃至文化的国际合作。但是当全球贸易发展步入停滞甚至贸易摩擦加剧的时候,以贸易立足的国际经济合作开始受到挑战,与此同时没有找到可替代的经济基础。全球贸易格局几乎颠覆性的变化,给G20峰会提出的命题将更具挑战性,挖掘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是一个老问题,但是的确需要找出有效的新办法。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借助G20峰会的契机判断出中国经济新卖点更为切合实际。另一方面全球财富分配的不均衡态势也让G20峰会增加了达成共识的成本和难度。G20峰会这种多边合作模式一旦面临更多的新思潮和地缘政治交叉影响时,能否驾驭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战略发展合作的确是个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G20杭州峰会展示出的中国世界影响力,还应该更加关注G20峰会对未来世界新经济的持续性引导作用。
如果说G20峰会的效应显著,那么就要有具体的市场表现,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如何借助G20峰会的东风实现企业在宏观逆境中的突破性发展,这才是最关键的命题。其实从这次的杭州G20峰会所要探讨的议题方向来看,可以用一个词汇进行描述——“绿色+”,绿色增长、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绿色发展等。
首先可以聚焦环保新能源的G20产业聚集优势。目前这二十个主要经济体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量占其总发电量的比例已经在五年内增长。2015年,G20国家源自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发电站的发电量,总共占到其发电量的8%,远高于2010年的4.6%;其中,G20成员国中有7个国家新能源发电量已占到10%。已经奠定了摆脱化石燃料的产业转型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并未包含水力发电,太阳能和风力这些新形式正是各国政府共同对抗全球变暖危机的产业选择,并给予大力补贴支持。相比较德国和英国,中国国内依然是化石能源主导着电力供给,同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支持者,在去年全球对清洁能源3290亿美元的总投资中,中国占近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所以,G20成员国背后的经济体量和产业选择趋势正是中国企业应该重点思考的市场投资领域。
第二,绿色金融也将登上全球经济的主流舞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恶化,环境因素将成为影响投资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的重要决策权重。于是,定位于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必将受到各国政府、金融机构的重视,随之企业的投融资格局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除了持久落实自主贡献预案(INDCs)之外,重视和加强环保不仅仅意味可持续性发展,其实也同时打开了一扇产业盈利之门,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G20杭州峰会对绿色产业的关注也会为绿色金融奠定商业发展基础。不过,由于全球尚未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绿色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即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的支持,显然各国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难以全部满足绿色资金和技术的财力要求,与此同时绿色环保技术一方并不愿意免费或低成本转让技术而是希望获得更高的盈利水平。这种财力扶持与商业动力之间的矛盾正是有待于绿色金融创新模式解决的核心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缺口到2050年将达到每年2800~5000亿美元,这其实正是绿色金融的发展契机。G20峰会在推动绿色金融方面将有所建树,特别是这次在杭州召开,中国将绿色金融纳入G20峰会的重要议题,值得中国企业关注的绿色金融政策信号和合作领域,包括本地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国际合作跨境绿色债券投资、环境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等多个产业。中国在2016年上半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发行量达到549亿元,占全球29%,同时计划在2017年建成全国统一碳市场,有望超越欧盟碳市场。毫无疑问,绿色金融将成为G20峰会效应背后重要的中国经济新卖点。
总之,不管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什么变化,对话和沟通应是合作的常态,多交流有助于各国取长补短达成共识。下一步,要看企业自身对机遇的把握,结合G20峰会的全球效应,培养国际视野,练好内功。立足国内实体经济,走出去发展是分享G20峰会绿色产业市场价值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