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英语学习网络平台构建

2016-12-27 11:47罗沛笙何晓琳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20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外语语境

罗沛笙 何晓琳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英语学习网络平台构建

罗沛笙 何晓琳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在高职英语教学之中引入王初明教授“学伴用随”理论,进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研究。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公共英语教研室以课题研究出发,结合该学院具体情况,研究“学伴相随”原则提高教学效能以及“学伴相随”原则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等问题,探索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的可行性。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伴用随”与网络学习平台模式相结合,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学伴用随”; 英语学习 ; 网络平台

英语教育应该回归到社会化、实用化和对象化轨道上来,这是时代需要和必然发展趋势。未来的公共英语教育应该朝着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告别“哑巴英语”的应试教育模式,把英语真正当作一种实用工具来学习,培养用好这一工具的能力。公共英语教学应以“是否能最充分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衡量标准,使学生不局限于A/B级应试水平,而以能听懂、能看懂外国节目为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高职英语教学之中引入王初明教授“学伴用随”理论,进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研究,“学伴用随”与网络学习平台模式相结合,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学伴用随”理论首先由王初明(2009)提出,该理论综合了大量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有效解释了外语学习的过程与促学机理,为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1.“学相伴、用相随”原则

学过的外语知识能否用得出来、用得是否准确地道,取决于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与什么语境相伴,这就是“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简称“学伴用随” (英译Learn together, use together;王初明,2009)。国内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等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习过程中缺乏恰当的语境相伴。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外语学习过程中语境缺乏的问题。

课题组基于“学伴用随”原则,构建网络平台,转变教学模式,旨在探索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效能的途径。下面,我们将从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教学模式与实践、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效能提升机理研究、“学伴用随”下的网络平台构建原则这三方面论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1 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教学模式与标准

“学伴用随”的理论指出,影响外语学习的各种变量是通达联动的,学与用不可分割,“学相伴”增加了“用相随”的几率,“学相伴”能够促进“用相随”。学过的语言结构、语言知识能否用得出来,用出来对错与否,这些都取决于该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与什么变量相伴。相伴正确则易用对,相伴不当则易用错。王初明(2016)指出,在“学伴用随”教学模式中,有4个影响语言学习的关键变量:交际意图、互动协同、语境相伴、理解与产出相结合。如果具体的教学实践能充分合理地调动以上四个变量,则能极大地提升外语教学效能。

因此,要判断一种教学模式与实践是否符合“学伴用随”原则,可根据上述四个变量作为判断标准:

(1) 交际意图:学习任务能否激起交际意图并促使学生自主创造内容?

(2) 语境相伴:教学中能否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语境伴随语言知识的学习?

(3) 理解与产出相结合:教学中是否把语言理解与语言产出紧密结合起来?

(4) 互动协同:互动是否贯穿于学用语言的全过程?教学活动与练习能否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可帮助我们评估一种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伴用随”原则,而这四条标准,也能作为我们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能的指南与依据。

我们以课题研究形式,结合本学院具体情况,研究“学伴相随”原则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效能以及“学伴相随”原则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等问题,探索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的可行性。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从理论上深入研究英语教学改革中效能的相关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形成适应高职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体系。具体为:(1)探索网络学习平台和“学伴用随”结合的可行性。(2)研究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对于高职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

1.2 “学伴用随”下的网络平台构建原则

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能够弥补现实教学条件下英语语境的缺失问题,为学习者提供另一种人际互动空间,激发交际意图和促进语言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信息化技术必须合理运用才可能达到上述效果。

我们提出了构建基于“学伴用随”下的网络平台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效能。要真正构建出合理有效的网络平台,达到提升教学效能的目标,就要转变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有时候会带来整套教学理念与教学范式的转变,而这些转变始终要遵循教育学和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

在教学理念与教学范式的转变上,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指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这就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结合所带来的三项主要转变。而《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中也提到,“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仅仅用一种技术代替另一种技术不可能使学习更为有效。技术的有效使用需要思考、实验、愿意花时间发展和完善新的教学策略。”

可见,“学伴用随”下的公共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除了要遵循交际意图、语境相伴、理解与产出相结合、互动协同等外语学习客观规律,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上,还要努力实现以上三项转变,并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英语教育应该回归到社会化、实用化和对象化轨道上来,也可以回归这“三代”的轨道。针对解决“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等问题,我们需要推进教学改革,而教学模式的创新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能,这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1. 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要符合教育学的客观规律,遵循外语/二语习得的普适原则。因此,我们紧密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以“学伴用随”原则为理论指导,转变教学理念。2. 通过有效的技术条件与手段实现教学理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构建网络平台,能弥补现实教学条件和语境相伴的不足,帮助我们把“学伴用随”的核心理念转化为现实。从上述两方面看,网络学习平台与“学伴用随”原则能有机结合,在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感和高职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效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我们主要在为以下三个方面:1. 运用在线作文系统,激发学生交际意图,提高作文评阅效率,增强写作反馈,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语言问题与写作难点;2.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基于移动终端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扩大了师生的互动交流机会。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或“蓝墨云班课”APP进行课前任务布置及相关微课视频材料的学习,随后学生分组自主完成任务;课堂展示任务成果,教师指导点评,学生互评,课后跟踪反馈;3. 信息化课堂设计与教学:课题组成员尝试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在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提交了三份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分别获得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以及一项三等奖。

1.3 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效能提升机制研究

上文提到了在“学伴用随”原则指导下,外语教学实践活动应遵循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四个变量,激发学生交际意图、为学生提供恰当语境相伴、把理解与产出相结合、增进互动协同。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是在“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里学英语,难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激发学生的交际意图,也难以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语境相伴。根据王初明(2003)的“补缺假设”论断指出“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的产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汉语语境知识在补缺,在起着中介作用。我国外语学习普遍存在的客观状况是,与英语使用配套的语境多有缺失,学习时只能激活大脑中已存在的母语语境知识。这时,与英语相关的语境知识在大脑中尚未建立,在使用英语时激活的往往只能激活汉语语境知识,与之相关联的汉语结构也被连带启动,引发汉语负迁移。

根据“补缺假设”,要使英语学得地道和解决“哑巴英语”的问题,就要设法阻止母语语境知识补缺,防止母语负迁移的发生。在“学伴用随”原则下,要注重在恰当的情境中学习外语。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也许受制于现实条件,难以在课堂上提供能激发交际意图、存在丰富互动的目标语环境,但随着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王初明(2011)强调,在语境配合学外语这个关键环节,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能够发挥作用,提供与外语相伴的恰当语境。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能为我们创设丰富的、多模态的目标语语境,若把这种虚拟的目标语语境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则能弥补现实环境中目标语语境信息的缺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把英语语境和目标语知识相结合,直接在英语语境和英语语言结构间建立联系,根据“学伴用随”的原理,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就能直接激活英语语境知识,自然地输出目标语结构,减少或避免母语语境的中介作用,从而抑制母语负迁移,减少“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的现象。

学过的外语知识能否用得出来、用得是否准确地道,取决于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与什么语境相伴,这就是“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简称“学伴用随” (英译Learn together, use together;王初明,2009)。国内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等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习过程中缺乏恰当的语境相伴。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外语学习过程中语境缺乏的问题。

2.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网络平台构建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教学实践

2.1 课题组成员进行网络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英语写作评价网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综合了课堂和线上双重途径。英语作文自动评分系统是一种动态的交互式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它的出现带来了大英语教师教学的变革。自2014年课题成立以来,课题组成员借助于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给我院师生提供的英语作文免费在线批改系统平台——句酷批改网(www.pigai.com)对我院15级大一学生进行长达两年的网络写作实践活动。

句酷批改网是目前高校师生使用频繁的作文在线评阅系统。该系统的工作程序是:教师上系统布置作文题目和要求,设立发稿和收稿时间,系统自动生成作文号。学生登录系统,根据编号查到作文题目和要求,自主完成写作,并提交到系统中。系统能立刻从几个维度给出反馈意见,包括文章的总体得分和评价,并对单词拼写、词汇搭配、语法等问题逐句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系统给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提交、反馈、再修改,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

2.2 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网络平台构建

根据“学伴用随”原则,从建设语言环境、扩大语言接触量、加深语意理解,增加灵活互动方式四个方面,课题组提出了构建英语学习网络平台的设想。该网络平台搭载的学习内容主要以音频、视频为主,文字内容最大程度简略化,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视听功能以及便携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境。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2.2.1听说

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声音识别技术,匹配学生和原文录音的语音语调,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在识别语音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机器评分,或者老师在线评分,评选出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励,以此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微课

广东省各高校老师参与录制微课视频,时长为3至5分钟,择优选取。通过微课的形式,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随时学习、复习要点,使语言接触量扩大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2.3词汇

词汇练习打破普通背单词的单词卡模式,让学生记忆英语句子。通过创造完整的语意和语境,实现语境相伴学习,能够有效地加深记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以下是三种优秀的词汇练习形式可供参考:

(1)Cambridge Verb Phrases Machine:首先动画演示呈现场景,然后英文解释,最后例句和其他用法;

(2)百词斩:每日签到、打卡,在同学之间产生评比,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灵活互动,提高竞争趣味;

(3)小游戏:采用不同的游戏主题,增加记单词的趣味,加深印象。

3.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中,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教学理论研究

我们的理论指导为“学伴用随”理论。源于此理论的课题必须充分体现其精髓。即在“学相伴”的基础上加大“用相随”的几率,使“学相伴”能够促进“用相随”。在构建新的“学伴用随”教学模式中,我们紧扣四个影响语言学习关键变量,尤其在“互动协同”上下功夫。而前三个变量也充分注意。从四个关键变量间的关系分析,不难发现,从“交际意图”(学习目标)起,到“语境相伴”(学习方式)再到“理解与产出相结合”(新模式重点,全新效果)最后都归于“互动协同”贯穿其中。他们前三者既存在递进关系,又存在叠加关系。而“互动协同”则如红线将四者有机地连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什么样的交际意图,需要什么样相关的学习语境相伴。同时在此过程中,理解了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即学即用、趁热打铁、同步进行。而要这样,从学习英语开始便需借助互动、协同:教与学的互动协同;知识的吸收与语言技能的训练互动、协同;教学设计与具体教学操作的互动,协同;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正确应用间的互动、协同。

具体到上述三方面的探索,我们紧扣“学伴用随”的原则,着力在“互动协同”上做出种种努力。实验终于证明了,只有搞活、搞好“互动协同”,“学伴用随”才能得以实现。“学伴用随”强调的是“即学即用”。这样掌握了就马上使用,既可以强化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后瞬时转换,又可以强化对知识要点的忆记及语用能力的巩固。根据学习任务创设的学习语境可按照学生的语言交际意图而供学生选择,在一直不间断的互动协同下,学与用同时互相作用,促使学与用协同发展。根据教学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互动协同可以贯穿于学用语言的全过程,教与学的活动包括语言操练也能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这种效应是多方面的,综合形式的。其机制在于,由于学习任务能激发起学生在口头或笔头交际愿望和祈求,自然诱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从而必然到达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行为(包括主动寻找自己迫切学习的内容及适合自己个体需求的学习方式)。又由于确定了学习任务并在网络上创设了能促进学生尽早牢固掌握和正确应用该任务中必须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加速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准确度。更由于此模式一直处于上述四种互动协同状态的交替递进中。如此循环往复,理所当然能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

我们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在网络上进行英语教学,因此网络的优势得以全面展示。借助网络可以声、形、动态等智能同步运用,能为英语学习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综合体现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译功能。这是任何其他学习方式均无法同时具备的。故而在“学伴用随”教学原则下,可以构建融全部网络功能于一体的公共英语学习体系。在此平台上,可以利用有关软件进行英语作文的批改;可以设立在线为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解答疑难,批改作业;更可以在网络上备课、上新课或复习新课。其最大利好是利用当今可以采用的一切教学手段,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眼、耳、口、手、脑的多重训练。在完成听说读写译的学习任务过程中让学生可以一直既有兴趣而确有收获。因为网络平台上的英语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选择交际意图并以此去确定学习任务,选择学习内容决策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教师只须为学生提供相关语境,建议有关方法和途径并在其中贯穿互动协同,强化理解与应用同步作用。那么,从理论角度讲,网络教学平台完全能体现和实践“学伴用随”理论的四个原则。

“学伴用随”能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并适用于英语学习的网路平台建设。我院公共英语教师将继续在这领域探索,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效能,为学生服务。

[1] 王初明.“补缺假设”与外语学习[J].外语学刊2003(1).

[2] 王初明.学相伴 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 2009(5).

[3] 王初明.外语电化教学促学的机理[J].外语电化教学2011.

[4] 王初明. “学伴用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1).

本文为教育部外语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网络平台构建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效能研究(项目编号2014GZGZ5414-68)

罗沛笙(1964.2-),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课程研究。

何晓琳(1987.8~),女,广东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外语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网络平台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