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青年观对家庭教育的现实启示

2016-12-26 16:28田丽娜熊海斌
法制与社会 2016年35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启示习近平

田丽娜 熊海斌

摘 要 习近平的青年观不仅反映了时代之需,更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家庭教育作为青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对青年的知识建构和品质塑造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毫无疑虑,立足于习近平的青年观,研究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现实功用,才能培养出更多应需之求的人才。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观 家庭教育 启示

基金项目: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习近平的教育观研究”(编号NDYC2016-S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田丽娜,江西农业大学政治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熊海斌,江西农业大学经管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246

青年强则国家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于全球的视野,运用世界的眼光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对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盼。他说:“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青年的成才与否不仅关系到家庭的未来,还影响到中国梦的进程。青年的成长成才依赖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青年“三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塑造作用。学习和借鉴习近平的青年观,对更好的解决家庭教育的难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构建

习近平的青年观既是对其自身经验的总结,也是应社会需求之产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理想指引人才,挫折锻造人才,勤奋造就人才,道德塑造人才。

(一)理想指引成才

理想就像一座灯塔,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有理想才会有动力,有理想才会有方向,有理想才能不迷茫。因此可知,理想能够指引青年成才。从古至今,凡成功者,必然是有理想者,他们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在努力的过程中才没有迷失方向。苏格拉底曾经把:为理想而奋斗比作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习近平同志在长期的工作经历中,也深刻的认识到理想的重要作用,并将理想指引成才的观点植入到自己的青年观中。站在民族和国家的宏观角度上,习近平同志把坚定理想信念视作国家发展的动力,他多次强调: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有大作为,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立足于青年个人的微观视角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理想对青年成才的重要性:“理想指引人生方向,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以鼓励青年要从小就立志向,树理想。

(二)挫折锻造人才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只有经历过一些挫折,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所谓的挫折,即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的障碍,使得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碰钉子”。经受挫折是人生的一种历练,逃避挫折或者害怕挫折,就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挫折可以磨砺人才,锻造人才。毫无疑虑,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遇到挫折绕路行的做法是错误的。要引导青年正确的看待挫折,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挫折,习近平同志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来告知青年:“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 人生路上有“风雨”亦有“彩虹”,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宠辱不惊的心态,经得起失败,受得了成功,才能所向披靡。此外,习近平同志还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精神来鼓励青年要经得起挫折的锻造。 经历过挫折的人,才会更勇敢,才会越挫越勇,才能锻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青年要勇敢面对挫折,无所畏惧,激发自己未知的潜力,收获战胜困难的喜悦。

(三)勤奋造就人才

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力量,青年时期正是一个人长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唯有厚积才能薄发,“厚积”的基础是勤奋。勤奋既是实现中国梦需要 ,也是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华罗庚是这样阐述勤奋与成才的真谛的:“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习近平同志早已认识到勤奋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并养成了勤奋刻苦的习惯。一方面,习近平同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青年勤奋才是个人成才的必经路径。刚到农村插队时,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做,因而他痛下决心勤奋学习,充分利用上山放羊,田里锄地的等任何休息的时间,如饥似渴的看书识字。通过在农村的历练,习近平同志不仅成为一个务农好手,也奠定了坚固的知识基础。因此他告诫现在的青年,万事就怕勤奋二字,现在条件优环境好,青年应该鼓劲学习。即要习得理论,又要提高实践水平,承担好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另一方面,习近平同志多次勉励青年:“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努力成为堪当改革和建设事业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勤奋造就人才,唯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才能为成才奠基。

(四)道德塑造人才

道德是用来调整社会人员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俗话说:“不恐智不达,唯恐德不修”,做人先修得,高尚的道德是成才的重要保证。“成才先成人”,一语道破了人才的真谛。只有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经过努力之后才能成为人才。无德者就不能成为人才。真正的人才不只是知识丰、能力强,更重要的是要求品德高。人只有明大德,守道义,才能成大业。习近平同志认为高尚的道德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道德可以塑造人才,因而他很重视青年的德育工作。习近平同志早在插队时,就将修德定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指出:当代青年一定要练就高尚的品德,并强调:“孩子要成才,必须先学会做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 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做人做事的第一要务就是以德为先,有才无德之人,算不上真正意义的人才。青年要做道德高善的人,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小事做起,做到知、情、行三者的统一。

二、习近平的青年观对家庭教育的现实启示

时代的发展,凸显了家庭教育对“新”人才标准的现实功用。剖析和借鉴习近平的青年观,对于解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效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家长的自我提升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军,家长的教育方式、言行举止,思想观念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年。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错误认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家长把教育当成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其二,家长误把家庭教育视为请家教。其三,不知道如何开展以及采取何种方法进行家庭教育。其四,教育方式的极端化。万事都顺着孩子或者是孩子一做错事,就恶语中伤甚至会拳脚相加。错误的教育方式与观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家长的自我提升是家庭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从提升家长的素质,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做起。

那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呢?其一,家长要加强对教育方式、方法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其二,要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其三,家长必须做到宽严适度。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自私自利。管的过严,又会使孩子失去活力。因此,家长要必须做到宽严适度。其四,亲身示范。父母要做到礼貌、诚信、掌握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的妙招,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用新的视野和新的标准对孩子的成才给予正确的评价。唯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二)勇于面对挫折是家庭教育的重点

青年要想成功,除了要靠才华知识,还要靠勇于直面挫折的勇气与毅力。家庭教育的重点就是要教育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勇敢、坚强是孩子成功的必然要件。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遭受挫折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常常会因为某些事情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怕苦怕累,没耐心、焦虑困惑。再加上成绩问题、与同学之间的小摩擦,老师或者家长的不理解、个人身体条件等给自己带来挫折感。随着挫折的到来,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也会随之而来。为了让青年正确对待挫折,习近平把挫折比作风雨,把成功比作收获,并鼓励:青年时期经历的挫折与考验是在为未来铺路。由此可知,习近平同志的“挫折”青年观亦是家庭教育的重点。那么应该如何应对挫折呢?一方面:父母要坚持正面教育,培养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提升孩子抗压能力。多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通过认真总结教训和经验,找到问题的症结。另一方面:引导孩子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应对挫折除了要练就心态,还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调整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比如:找人倾诉,适量运动,自娱自乐、深呼吸等方法以使情绪得到充分地宣泄,使身心恢复到常态。家庭教育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真正受益。

(三)理想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难点

青年“有无理想,有什么理想,如何实现理想”对其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是隐形的,但其影响力却是强大的。毋庸置疑,切实可行的理想对青年来说是一种激励,会对孩子产生永恒持久的动力。但过度拔高的理想对青年来说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使青年丧失学习兴趣,庸庸碌碌,虚度终生。因此理想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难点。那么,如何为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理想呢?首先,父母要耐心和孩子沟通,要做到用词要恰当,换位思考,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其次,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与行为来帮助孩子树立理想。作为父母,要发展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将兴趣转化为能力。最后,家长要指导孩子制定好一段时间的小目标,并要定期检测学习目标的效果是否合理,予以及时调整。追求理想的关键在于坚守理想。没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就很难实现理想。

那么如何能实现理想呢?首先,首先家长要明确告知孩子,实现理想,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其次,要有百折不挠的决心。理想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过程是艰辛的,要做好良好的思想准备,坚定理想。最后,梦想需要奋斗更需要创新,创新是在多元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习近平同志早已认识到青年拥有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他强调:“青年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要有勇往直前的精气神。要用探索之心、质疑之心、积累之心、进取之心来提升孩子的创新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四)发展德育是家庭教育的着力点

立德为本的人生哲理,是家长教子的良方和处事智慧。美国巴尔博士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习近平同志也重磅强调:青少年要以德为先,德才并举。因此,发展德育是家庭教育的着力点。传统的家庭教育重智力教育而轻情商教育,教育方式陈旧、单一,家长对孩子成才标准缺乏正确的理解,家庭教育效果欠佳。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植入习近平“以德为先”的思想。那么,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呢?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靠监督,对于诸如比吃穿、比接送、比官职等错误思想,家长要运用得当的教育方式及时纠正,告知孩子错误思想的危害,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要靠实践。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青年只有通过某种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上升为道德认知,才会形成道德信念。因此,家长要从实际行动出发,以实际行动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给孩子做示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注释: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第2版.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第2版.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第2版.

习近平.共青团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杭开幕.浙江日报.2006年11月2日,第1版.

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省人民出版社.2014.64.

孙东平.体验生活过程,激发学习乐趣.东方教育. 2011(8).56.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启示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