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伏球
摘 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与历史的“本色”相融合,从唯真、求实、从简的角度让历史课堂充满古香古色的历史情怀,孕育出浓浓的“历史味道”,让历史教学走向自然天成。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探讨“自然历史”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唯真 求实
历史对于每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本应该受到很多初中生关注的问题,却一再被轻视、被忽略。想到很多学生面对“长征”时的淡然、“南京大屠杀”时的冷漠,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不禁陷入沉思,历史教学应怎样开展,才能矫正学生的价值观,进而使学生真正做到读史明智、以史为鉴?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深刻领悟到,历史教学的核心应当唯真、求实和从简,创设“历史”情境,让历史教学走向自然天成。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探讨了“自然历史”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打造“唯真”的历史课堂
历史不但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过去,更是让学生在了解过去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因此,摒弃课堂教学中虚华的“枝叶”,打造“唯真”的历史课堂,有利于矫正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用,以史为鉴。如学习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学生的家乡为背景,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一是从几十年前家乡遍地坟墓到如今殡仪馆内的骨灰纪念堂、生态公墓的对比;二是一组数据对比:某渔民如果想建一个坟墓就要动用上万元,但如果将骨灰存放于殡仪馆只需要花费2500元左右,到底哪个更“划算”?从对比中,你是否想到了我国土地资源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了吗?这就是将生活转化为知识,然后将知识上升到实践理论的一个过程,这种取材于现实的教学模式更真实,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点滴均与历史有关。他们会在关注历史、关注生命的同时,产生积极的行动,而一旦落实到行为上,历史教育的本质就凸显了。
二、用问题简化知识
中国的历史结构是24个王朝,每一个王朝都有很多历史事件,而每一个历史事件中都有中心人物。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联系法学习历史,让学生通过历史人物把握历史的发展,同时辅以问题,用问题简化知识,让学生把握住重点知识。
以“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一课为例,受近年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对明朝的建立并不陌生。然而,明朝采用了哪些集权制度?学生则不甚明了。对此,笔者引导学生从人物入手,结合问题的提出,带领学生全面解构这段历史。
从明朝276年的历史来看,专制集权发生在王朝建立初期,而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因此,笔者引导学生以朱元璋为研究的对象,采用提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找到解构明朝专制集权加强的突破口。
问题1:明朝为什么要专制集权?
合作解答: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线索,一是朱元璋的出身经历、性格特点和处事作风,二是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重要事件。最后得出结论:为了便于统治,必须采取专制措施,加强君权。
问题2:明朝加强专制集权采取了哪些办法?
合作解答:笔者引导学生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朱元璋的做法是:政治军事:①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权分六部;②建立内阁;③建立厂卫制度;思想文化:①八股取士;②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
如此,通过这种问题的呈现,学生从纷乱无章的历史事件中找到学习的突破口,学会以历史人物为突破的重点,通过对与历史人物相关的事件进行研究,逐渐向外围扩展,从而简化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求实意识
求实意识是揭示问题真相的前提,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初中历史新课标最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让学生具备求实意识,能够积极自学。培养学生求实意识的途径,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实现。
如“戊戌变法”一课,当学生在视频中看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用鲜血、用死亡试图唤醒国人之麻木时,学生并没有预期的热血沸腾和心生敬畏,而是表露出了不赞同的态度,他们认为用这种方法太过迂腐。这就暴露了学生对待历史时太过于主观与片面的缺陷,同时说明了学生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这恰恰是学生思维的活跃点,借助这个“点”设问,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对此,笔者立刻组织学生们围绕“谭嗣同就死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情境进行了现场辩论,提醒学生可以以当时历史特定的背景对人物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见解。很快学生就投入到激烈的辩论中,有的提出了谭嗣同如果不死,就应该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如号召领导更多的人投入变法中;有的学生认为,当时国人已经麻木,只有鲜血和死亡才能够将人们从麻木的状态中唤醒,就如同明朝时期的杨继盛一样,用死谏点燃人们的愤怒之情,正义之感。在学生的争辩中,或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已经开始了对历史的分析与思考,在历史面前他们展现出了最真实的自我。
总之,唯真、求实、从简是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重点关注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多种手段突出历史本质,引导学生从细节上解读历史、感受历史,提升对历史的客观认识,通过唯真、求实和从简,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历史,进而通过学习历史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梅.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求真、求实[J].历史教学,2007(13):49-50.
[2]郭子其.求佳,实现求真、求实的有效方法[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