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水生 王润平 林建强
摘要:通过对高中学生体育思维能力的分析研究,探讨影响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的因素及在高中体育课堂实施思维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思维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体育学习最为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体育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目前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总体情况偏低。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因素影响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在高中体育课堂实施思维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还可以发展学生体育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学习;思维能力;思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043-02
体育课程新标准,提出新三维健康观,在课程目标上增加了“学生学会锻炼,发展体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i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观被明确指向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需求和时代的呼唤。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发展学生思维是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体育学习过程不仅是身体的运动过程,而且也是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广州、上海、南京城区12所高中,共945名学生(男生520人,女生425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量表。思维品质是思维的综合表现,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表现在思维品质上。因而我们认为,体育思维能力测试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思维品质综合表现的测试,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该量表均采用5点记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思维能力越强。经检验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总量表及分量表克伦巴赫系数均在0.90以上,Guttman分半信度在0.85~0.88之间,重测效度在0.83~0.93之间,这表明该自编量表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
2.实验法
基于当今国际思维教学三种模式的认知,我们认为体育思维教学是将思维教育融合进整个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形成课堂整体文化,以学生思维为主线进行体育教学。本研究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为对照组,以体育思维教学为实验组进行教学实验。
(1)实验设计:以广州市南武中学高一乒乓球选项班学生实验对象(抽取两个自然班作为实验班63人,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66人)。进行3阶段(共36学时)实验教学。
(2)实验过程与内容:作者苏水生担任这四个班教学,采用统一教学进度和内容,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过程(教师示范讲解——组织学生练习并纠正——评价及考核),实验班采用体育思维教学过程。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学生体育思维能力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平均分为3.21分,总体情况偏低;各维度平均分分别是灵活性(3.63分)最高、深刻性(3.21分)中等、独创性(2.85分)最低和批判性(3.13分)偏低。以上数据表明,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他们思维意识薄弱,思考不够全面、深刻,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批判、创新思维等“思维缺陷”问题依然存在。
(二)影响因素分析
1.自身因素
(1)性别、年龄
经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及个别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男生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及思维独创性和批判性都显著好于女生。这与He部分研究结果相一致。从心理特征来看,男生好动,喜欢竞技运动,而女生文静,喜欢娱乐,男生参与体育动力比女生更大,因此,男生在体育活动中比较注重自我,重视动作问题、反思调整及改进动作。从生理特征来看,男生大脑右半球的特化比女生好,男生形象、空间、速度等方面好于女生。
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深刻性和独创性,没有年龄差异,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呈阶段性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与化学学科殷莉莉的研究结果有部分相一致。
(2)非智力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将非智力因素分为引导维持系统、动力系统、调控系统和定向系统进行研究,其中引导维持系统有个人的抱负水平、自我意识和注意等组成,动力系统有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动机等组成,调控系统由情感、情绪和意志等组成,定向系统由个人的性格、气质等组成。
①引导维持、调控系统
调查结果显示,引导维持、调控系统好、中、差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能力呈显著性递减变化。这说明个人抱负水平、意识、注意越高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相对越好;越懂得控制自我情感、情绪,意志坚强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就越好。
②动力、定向系统
在动力系统中,选择身体健康、学校要求等认知内驱力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比选择他人影响、兴趣爱好等着我提高内驱力的学生显著好,而选择获得称赞、参加比赛等附属内驱力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最低
在定向系统中,信心、认真、勤奋好、中、差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均依次呈显著性递减变化。性格外向、偏外、中性、偏内和内向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依次呈显著性递减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思维过程,起了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调节补偿的作用,与林崇德研究结果一致。
2.家庭因素
(1)家长
经方差分析,由父亲主管成长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灵活性比其他家长管理学生呈显著好,其次是由父母共管的学生,再到由母亲主管成长的学生,最低的是由长辈主管成长的学生。原因可能是父亲对子女的态度比较宽容,比较注重子女想法,善于给予鼓励,当他们遇到问题,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思维比较灵活。而由(外)祖父母管理成长的学生,相对娇宠,比较依赖,遇到问题难以独立解决。
(2)教育方式
经方差分析,接受理解情感、温暖教育方式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能力均最高,而接受拒绝否定、惩罚严厉、偏心偏爱、过分干涉和过于保护等教育方式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均比较低,这些研究成果与葛孚瑾部分研究成果一致。这说明,专制型和溺爱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控制和干涉过多,容易造成孩子相对固执呆板,缺乏主见性、独立性,压抑了他们的思维发展;而宠爱保护过多,就会造成他们凡事依赖,没有主张。理解、情感温暖民主型家庭的教育方式,比较宽容和尊重孩子想法,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
(3)家庭氛围
经调查分析,不同社会阶层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没有显著差异;经多元分差分析,家庭体育氛围较好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比家庭体育氛围中、差学生呈显著性好,这可能是父母体育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对孩子影响。
3.学校因素
(1)教师
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教师的背景因素分析发现,教师的性别、年龄和职称等因素对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经多元方差分析,选择不同类型教学风格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呈显著性差异,其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民主型想、情趣丰富型、逻辑严谨型、放任自由型和权威型。在体育课堂上,民主型教师风格处理师生关系比较和谐,善于调动和引导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情趣丰富型教学风格教师善于与学生交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维;逻辑严谨型教学风格教师,言语简洁,思维清晰,教学方法与内容安排比较科学,有利于学生对动作进行思维探讨;放任自由型教学风格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主体性”,而忽视教师“主导性”,对学生思维引导比较少;权威型教师风格教师,比较严格,以教师为中心,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教学手段
本研究以前人教学手段分类为参照,以思维课堂的特征为基础,选择5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评价、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教学手段进行调查。经多元分差分析,单一选择不同教学内容、目标与评价、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选择单一、两种、三种、四中或以上教学因素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均依次呈显著性递增变化(除选择三种教法比选择四中或以上教学手段学生的体育思维独创性好外)。
(3)学校其他因素
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教”和学生主体“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选择,是教师学生观、能力观和教学观的体现,教师们应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三维体育健康观,合理使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学校环境是小型社会,除教师因素外,学校领导、体育场地器材资源、体育社团竞赛活动、学校体育氛围等学校因素,都影响学生体育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还有社会文化思想、社区体育环境和国家政策等社会因素。
(三)体育思维教学结果分析
1.技战术分析
实验数据的T检验表明,实验组学生的正手攻球(实验第二阶段)动作准确度、协调性、达标、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总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比赛(实验第三阶段)本位因素、正确抉择、技术手段、调整变化、战术理论和战术水平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2.体育思维能力分析
实验数据的T检验表明,实验组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在体育课堂实施思维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组织方式,创造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导入问题情景并以问题为主线开展体育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维欲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理性思维方法,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原理、问题等,为了改进动作、组合动作等,对学习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创新改进,开拓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学生运动创新的好奇心,为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营造有利条件。
三、结论
(一)体育学科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体育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素质。体育思维能力是学生完成体育学习最为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体育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体育思维能力测试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思维品质综合表现的测试。体育思维教学是将思维教育融合进整个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形成课堂整体文化,以学生思维为主线进行体育教学。
(二)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总体情况偏低,从各维度来看,高中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思维意识薄弱,思考不够全面、深刻,缺乏批判、创新思维。影响学生体育思维能力主要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三)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男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独创性和批判性均显著好于女生。高年级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灵活性比低年级好。目前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抽象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方面上有所欠缺。
(四)非智力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思维过程,起了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调节补偿的作用。引导维持和调控系统较好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显著好于中和差的学生;在动力系统中,认知内驱力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最低,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中等、附属内驱力的学生最好。在定向系统中,性格不同及信心、认真、勤奋程度不同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呈显著性差异。
(作者单位:1.广州市南武中学;2.广州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
[2]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9-35.
[3]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7.
[4]叶延武.思维课堂:意蕴与实践[J].教育与研究,2012(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