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鹏
【摘要】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 给予坎地沙坦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缓释片治疗。选择80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CK-MB、cTnT、CR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数据并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CRP水平为(2.24±0.33)mg/L, 对照组CRP水平为(2.25±1.12)mg/L,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TnT为(0.21±0.02)ng/dl,
CK-MB(21.88±27.30)ng/dl, 均高于对照组的(0.02±0.01)、(8.31±2.22)ng/d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CK-MB和cTnT及CRP水平变化是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反映, 检测cTnT、CK-MB、CRP水平对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力衰竭;肌酸激酶;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23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综合征, 心脏因结构或功能性疾病而引起的。射血能力受损是其主要病因。射血功能受损会导致心排血量下降, 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血量需求, 就易诱发慢性心力衰竭[1]。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是引起射血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 呼吸障碍、水肿、体力活动首先等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2, 3]。本文主要研究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 其中, 男50例, 女30例, 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60.0±5.5)岁, 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5.1±3.2)年。另外, 选择身体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 男45例, 女35例, 年龄32~71岁, 平均年龄(61.3±5.7)岁。
纳入标准: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无严重并发症;心力衰竭病史在1年以上;自愿参加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坎地沙坦(北京诺华制药, 国药准字H20000292)治疗, 8 mg/次, 每日早晨服用1次, 马来酸依那普利缓释片(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3020207)10 mg/次, 服用2次/d。以上两种药物联合服用, 持续服用4周。
1. 3 检测方法
1. 3. 1 准备 实验组入院第2天进行检测, 空腹、真空采血管取静脉血液5 ml, 放入冰箱(37℃)30 min, 待血液凝固后, 用离心机对血液离心, 离心机转速保持2000 r/min, 持续15 min。完毕取血清2 ml放入冰箱(-20℃)待检。
1. 3. 2 方法 CK-MB:先采用多克隆抗体抑制活性, 然后采用连续检测法进行检测, CK-MB参考值<25 ng/dl。cTnT:采用全血肝素抗凝法检测, 参考值<0.03 ng/dl。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参考值<30 mg/L。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实验组治疗前后CRP变化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CRP水平为(2.24±0.33)mg/L, 与治疗前的(2.53±1.24)mg/L相比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CRP水平为(2.25±1.12)mg/L,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实验组治疗前后cTnT与CK-MB变化比较 实验组治疗前cTnT和CK-MB分别为(0.39±0.04)、(36.21±15.02)ng/dl, 治疗后cTnT(0.21±0.02)ng/dl、CK-MB(21.88±27.30)ng/dl,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为(0.02±0.01)、(8.31±2.22)ng/dl, 实验组cTnT、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表现为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 病情恶化快,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病死率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逐渐提高[4], 如何积极开展有效治疗, 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采用何种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现实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主要由肝脏生成。在评估急性时相反应方面, CRP一种最为敏感和快速的实验指标。研究显示, CRP在判定心力衰竭程度、治疗效果、预后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在正常健康人血清中, CRP的含量很低, 但是发生感染、组织损伤、感染时, 人体血清中的CRP含量会在一定时段内急剧上升。当患者病情稳定后, CRP含量就会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本文中, 与治疗前相比, 实验组治疗后CRP水平下降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早期心肌缺氧损伤反映指标中, 心肌细胞代谢产生和释放的霉学变化最为明显。有研究显示, 肌酸激酶(CK)的存在位置主要在骨骼肌和心肌, 并且肌酸激酶水平会随着心肌损伤加重而上升。在心力衰竭时, 神经内分泌机制启动, 保证心力衰竭心脑器官供血, 心率加快, 同时能够提高新钠肽等保护心脏, 在作用机制不足时, 心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在其他细胞中, 肌酸激酶(CK)的存在量很少[5]。身体健康的人, 其血清中肌酸激酶以肌酸激酶同工酶MM型(CK-MM)为主, 含量达94%以上。CK-MB含量较少, 还不到5%。研究显示, 心肌受累与血清中的CK-MB含量紧密相关, 心肌受累越严重, 血清中的CK-MB水平越高, 是判断心肌受损的重要指标。本文中, 与治疗前相比, 实验组治疗后cTnT与CK-MB下降显著,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CK-MB、cTnT及CRP水平变化是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反映, 检测cTnT、CK-MB、CRP水平对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素瑾.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32):75-76.
[2] 葛晓丽. 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0):2338-2339.
[3] 常当宁.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吉林医学, 2013, 34(14):2677-2678.
[4] 王玲. 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联合脑钠肽对急性心梗患者的诊断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4):19-21.
[5] 张燕, 赵龙, 孙惠萍, 等. BiPAP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在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抢救治疗中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3):5799-5801.
[收稿日期: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