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宣明
摘要:有效的课堂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体验思考、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的享受。让学生学会交流,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交流品质;交流氛围;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031-0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的参与、互动应以有效的数学交流为载体,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有效的课堂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体验思考、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的享受。
一、优化数学语言,提升交流品质
数学交流是以数学语言为载体和工具的。教师充分地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表述概念地准确性,同时是提升数学交流品质的保证。
1.从教师语言中形成规范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2.从数学阅读中感悟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阅读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问题情境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与任务,让学生自主的思考、讨论、交流、尝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中相互促进、资源共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展示中学生运用丰富的方式表达各自的观点和想法法,在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促使学生更准确、深刻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认识平行》一课,学生在体会了平行线的特点之后,提出根据平行线的特点,分组讨论该如何画平行于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呢?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尝试,小组交流讨论,并展示各自的画法。在学生展示画法的同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正确的画法,尝试让学生做“小老师”上台边画边说说画平行线的具体步骤,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画法展示,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营造和谐氛围,创建交流环境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的交流与互动。如在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和若干个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让他们同桌合作尝试那种正方形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合作交流、展示讨论等,自主探索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长、宽的关系,从而发现并建立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完善多元评价,保持交流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和学生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教态温和,说话亲切,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简单的表情或是动作,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加赞赏予,以激励孩子的学习,并开展“英雄榜”、“夺红旗”、“我是小老师”等丰富多彩且带有竞争性活动等。实施多元评价,既关注过程性的评价,又关注终结性评价,挖掘学生的潜力和闪光点,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评价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心灵的窗户。让学生学会交流,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规范表述示范引领,创设学生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和观点,使学生爱说,乐说,勤说,正确、精练地说,在数学交流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创造数学,逐步达到说话有根据,思维有条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心理得到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林小俊.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2007.29.
[2]方三志.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学周刊,2016.8(24).
[3]李艳.小学数学课堂和谐氛围的创设.吉林教育.综合,2013.4.
[4]多元评价.让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张力,华人时刊(校长),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