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王颖
【摘要】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报道一直都是各家新闻媒体的重要报道题材之一。总体来看,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有着明显差异。新媒体传播快、互动多,而传统媒体却具有新媒体所欠缺的权威性。本文以今年六七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为切入点,通过对比传统广播电台与新媒体在防汛报道中的优势,探析传统广播电台在突发灾害事件报道中如何与新媒体实现良性互动。
【关键词】防汛报道 广播电台 新媒体 互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①
今年6月底以来,安徽省连续遭遇强降雨袭击,近千万人口受灾,部分地区被淹几成泽国。当突发自然灾害降临的时候,各大媒体迅速做出反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组织应急报道,多路记者分赴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在这次报道中,除了传统广播节目对灾区情况进行快速报道之外,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报道的差异呈现
(一)传统广播电台在防汛报道中的作用
1.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广播电台在突发灾害新闻的报道中,“快”已经不是独家优势。不过,由于网络的随意性和匿名的特征,某些情况下发布者发布的信息带有主观色彩,从而使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大打折扣,造成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实。错误的信息如果被以讹传讹,将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在本轮南方洪灾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担心/不安等情绪在受灾群众和网民心中蔓延开来,不满和质疑之声随之而来。负面消息趁虚而入,网络出现了一些“质疑”三峡工程的声音。
相较于新媒体,广播电台的权威性优势此时显现出来。广播电台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防汛报道中,不但及时报道新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且可以维护正常的社会及救灾秩序,引导各方面妥善处理事件、解决问题。针对网络出现的“质疑”三峡工程的声音,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等媒体迅速介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俗易懂地为网民释疑解惑,有效疏导了受灾群众和网民的情绪。
2.广播的不可替代性
虽然新媒体高速发展,但是广播在灾害面前仍然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当汛情来临时,广播成了老百姓尤其是农村地区老百姓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移动广播车深入县城街道,播送抗洪救灾要点;村一级启动“村村响”大喇叭,向全村百姓传达转移命令和灾情信息。这样的情况,在受灾地区经常出现。
安徽在这轮降雨中多个城市受灾,受灾人口近千万。笔者对2016年7月1日至15日,新媒体平台播报的防汛信息做了一些统计,可以看出,新媒体对于“湖北暴雨”等热搜词汇及时推送内容,而对于安徽灾情的推送相对较少。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徽受灾地区多为农村地区,受灾的老百姓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操作不够熟练,不能通过新媒体及时将信息发布出去。
对于这些地区,广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之声持续多天关注南方洪灾,灾情刚刚露头,来自最基层的线索第一时间进入广播时刻运转的新闻“雷达”,信息通过已经部署在主要受灾区域的前方记者及时反馈给当地政府和一线救援力量,反应速度与力度都一再刷新纪录,引发了更多听众的关注。有些听众离家在外打工不能及时回家抗洪救灾,也希望通过广播了解家乡的灾情及亲人的安危。在整个防汛报道中,中央电台前方记者通过手机连线等方式转播了多场前方新闻发布会,让社会各界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灾情。中国之声节目中大量采用现场连线、录音特写等广播特有的听觉文本形式,透过记者饱含深情的报道和大量感人的现场音响,将听觉形象的传真、传情发挥到极致。广播作为信息流平台的巨大力量可见一斑。
(二)新媒体在防汛报道中的作用
1.传播的时效性更强
对于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广播的优势在于快。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播传播信息的速度已经不及新媒体。从此次我国南方遭受洪涝灾害即可看出,新媒体在这类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最新消息往往由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用户率先发出。
6月底以来,强降雨袭击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当灾害发生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手机向外界发送信息,新媒体使用者的现场优势无可替代,新媒体信息源的广阔也绝非传统媒体可比。比如:6月以来,湖北武汉降雨突破了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的最大值,大雨造成水位猛涨,湖水漫过湖堤和湖边公路、周边多个小区,居民楼、学校成了孤岛,停水、停电、断网,电梯停用等报道在微博、微信上铺天盖地,几乎为受众展现了武汉全方位的受灾情况。正是得力于新媒体的传播,武汉得以成为本轮洪灾报道的重点。
2.强大的互动能力
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与受众互动的能力。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此次洪灾中,新媒体使用者高度参与,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社会进行捐助和救援。
此次南方洪涝灾害报道中,中国之声新媒体与前方配合,对暴雨、排涝等情况进行时时直播。#暴雨·抗洪#话题阅读量突破4000万人次,报道《暴雨红色预警#武汉别慌#》《逃出农庄,#鳄鱼去哪儿啦#》《与险情赛跑,来不及喝水战士抬头喝雨水》成为网络热点,阅读互动量近300万人次。中国之声新媒体利用微博平台对发布会进行全程视频直播,将武汉雨情、灾情第一时间向外界公布,在线观看人数13万,这也是中国之声新媒体首次利用视频直播平台对发布会内容进行直播。
相对来说,新媒体上大众的参与性、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更加灵活,但同时也面临着传播者大量转发容易造成社会舆论的压力过大、传播内容失实等杂乱无序的现状。那么,广播与新媒体如何才能实现良性互动?
二、广播电台与新媒体的良性互动
(一)电台与新媒体既是竞争更是互补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广播的收听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广播电台与新媒体之间既是竞争,但更多的是一种优势互补。广播电台的优势在于权威、深度,而新媒体则在于传播的速度与受众的广泛性。在这次的防汛报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广播电台与新媒体良性互动的例子。
比如:中央电台防汛报道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同步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实时传递最新救援情况,汇集灾区群众发布的灾区现状,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逃出农庄,#鳄鱼去哪儿啦#》先是在中国之声进行播报,此后又在微博进行传播,成为网络热点,阅读互动量近300万人次。7月4日,中国之声官方微博视频直播《湖北黄冈蕲春县大同镇发生山体滑坡,一具遇难青年的遗体被挖出》。7月5日,记者进入受灾群众居住地,中国之声官方微博视频直播救援官兵解救群众的过程及百姓的生活状况。新媒体全新的手段、快速的反应、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极大提升了中国之声“南方抗洪防汛”报道的传播影响力。
同时,针对网络上部分不实信息,中国之声官方微博进行了及时有力的更正和澄清,起到了引导舆论、稳定人心的积极作用。在南方洪涝灾害紧急救援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军队后勤保障的声音,针对某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央视报道抗洪遭央广打脸:什么是正能量?煽情得有底线!》的文章,中国之声新媒体及时推送相应正视听的文章《央视抗洪报道遭央广打脸?背后的真相让人流泪……》,对上文中质疑部队战士救援时只能就着泥水吃馒头的声音进行批驳,从救援现场紧急状况及后勤保障充足等几个方面回应了公众质疑,呈现了相应的事实,并通过前方记者和部队通讯员发回的消息再次印证。这篇推送十分钟阅读量过万,五小时阅读量超过10万。
截至目前,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发布#暴雨·抗洪#话题90多条,阅读量达到3300多万人次,留言讨论互动超过2万人次。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推送抗洪专题6条,阅读量突破8万人次,留言500多条。广播电台与新媒体实现相互补充,形成良性互动。
(二)广播电台要吸取新媒体经验,增强民间话语权
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围绕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公共空间话语权呈现出再分配的新形态,在复杂多元的公共话语空间中,官方话语空间与民间话语空间凸显分野与对撞。
自然灾害发生后,很多信息是由民众从自媒体平台率先发布的,由于缺少严格的审核机制,极易出现不客观、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极易造成信息的混乱局面。因此,对于民众尤其是农村民众而言,作为具有公信力和权威的信息来源,广播电台需要增添人文的柔性关怀,适度增强民间话语权,学习新媒体受众面广、灵活多变的优势,适当调整、制定较为开放的应对与报道机制,让民众的声音更好地与官方话语相结合,报道民众需要的事实,以适应现实灾害事件的底层需求。
(三)电台联手新媒体晶化舆论,引导理性
晶化舆论是指“在舆论的引导过程中,媒体使公众认知明晰的同时也应当保证舆论引导过程的透明、公正。”
传媒发展至今,广播电台在信息整合、传播、引导舆论方面的主导地位仍然坚不可破。借助新媒体,电台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变得更强。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我们往往说传统媒体往新媒体的方向走,殊不知这种互动是双向的。
在南方防汛报道中,中央电台在“两微一端”随时播发最新消息,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两微一端”及时了解到亲人的信息。传统媒体语境中的社会责任已经在新媒体中得到演化和传承。
在突发事件尤其是自然灾害事件中,媒体对于公众情绪、认识、意识等的形塑尤为重要,广播电台应结合新媒体的速度、技术层面的优势晶化舆论,用新媒体手段增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基于公众在事件中的需求与心理,利用新媒体平台迅速发布信息、引导正能量的舆论,形成较为开放的舆论场域,提供民众获取信息、了解信息的媒介空间。在此基础上,民众才能摆脱诉求困境,塑造理性认知,同时树立传统广播电台更为权威的公信力与传播力。
(四)完善自然灾害事件报道机制
近年来,媒体技术发展的同时,通信设备也日新月异,为传统广播电台的发展和自身优势的发挥创建了良好的机遇。广播电台要结合自身优势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机制,发挥电台独有的作用。
为了做好南方抗洪防汛报道,中国之声大胆创新,应用最新技术,比如:抗洪救灾现场,前线记者手持安装了移动直播台客户端的智能手机,随时拍摄、即时播出、全网推送,带领受众“亲临”洪涝灾害现场,记录党和政府、解放军、武警官兵奋力抢险救援的动人场景,感受人民群众和子弟兵的鱼水深情,体现灾难面前的万众一心。截至7月14日14点,中国之声全景直播的“武汉破垸蓄洪视频直播”的阅读量达到150万人次,互动转发、点赞过万,暴雨与抗洪话题页面阅读量突破一亿人次。
当然,广播电台要与新媒体高度融合、良性互动还需要确立一整套相互联动的规则,并不断在重大事件中进行磨练,取长补短,联合展示灾害性事件的全貌。
注释
①搜狗百科:自然灾害,http://baike.sogou.com/v59057.htm?fromTitle=%E8%87%AA%E7%84%B6%E7%81%BE%E5%AE%B3.
②李春雷 舒瑾涵《群体性事件中舆论场域的媒体构建路径分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安徽记者站)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