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玲玲
摘要:2016年11月8日,笔者收到中国少数民族第十五届年会组委会的邀请,参加了2016年11月4日,在福建省霞浦县召开的,为期四天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下文就是笔者对自己所参加的场次会议内容的总结。本次会议分别由2016年11月4日至11月5日白天的室内会议与11月5日晚和11月6日早上的田野实践两大部分组成。本文只总结室内会议部分。室内会议部分除了开幕式和大会主题发言外,还有五个主题构成。五个主题分别为:“一带一路”战略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各民族音乐的新课题研究、海峡两岸音乐的文化互动与交融、畲族音乐研究专题与民族音乐研究,以及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在“各民族音乐的新课题研究”这个主题中具有相当大的篇幅。
关键词:少数民族 音乐学会 年会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038-02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在这个带有战略性方针的议题中,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杨民康《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到跨界族群音乐比较研究》,该论文中首先是方法论的最先由来,从国外的新潮方法到国内的具体应用。特别在创造性的音乐方面,在进行整合和梳理时是十分精准的。论文重点谈论的是单点单线到隐喻思维以及背后功能的研究倾向。其文章重点在于民族志的拓展至深入方面的和线索的音乐志的隐喻思维的结构及后现代研究观念的转向。特别在他所列举的例子:孔雀舞发展历程中包含的时空与隐喻关系简图中,我们可以准确、清晰的看到时间加上空间维度的文化语境,更可以看出一个现象在一个坐标点上发生的时间与空间的历时与共时的变化。博士生李纬霖《中、老、缅泰掸傣族族群传统乐器的跨境比较研究——以“拉弦”、“弹拨”乐器为例》中以“拉弦”“弹拨”乐器作为线索,做的跨界问题的研究。这种研究手段是民族音乐学学者应该吸收与应用的。宁颖的《中韩跨界语境下延边朝鲜族“盘所里”传承支脉溯源》,从她的演讲表述中我们知道,她有着长时间去做田野工作的经历,其田野工作扎实、细致、逻辑性强。从来源、脉络以及纵向和横向的思维纬度都很清晰,并且在同源民族的相同点上,拓展了一些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做的相当精准。刘晓伟的《粟特乐舞入华及其成因》,其论文从北朝入华粟特人墓中的乐舞图像到“胡腾”与“胡旋”:唐代文献中的粟特人乐舞再到粟特人入华的成因中,作者呈现出大量的文献资料依据以及历史文物资料,使得论据更加充实,更是年轻学者学习的楷模。崔玲玲的《来自伏尔加河岸边的歌声——记卡尔梅克民间音乐访述》,从她介绍的不同艺人及不同流域所展现出来相同特征的民族民间音乐,让我们了解到同族异域文化的探访给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带来的震撼。凌晨的《越南母道教“上童”仪式中执行者性别与认同》对执行者的社会性别与差异进行解读,强调后现代主义提倡的多元性和审美宽容性,也为广西壮族巫信仰仪式中执行者的性别与认同问题提供参照。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的《传统乐器在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作用》,主要是对维吾尔木卡姆演奏过程中的乐器所承担的角色展开议论,用实例来解释传统乐器在木卡姆演奏中的作用及其音乐本质上的特征。祖木来提·土尔共的《试论吐鲁番婚礼套曲节奏型——以纳格拉鼓为例》,文中列举了婚礼套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及鼓吹乐形式予以分析,说明吐鲁番婚礼歌曲集鼓点节奏的独特性,充分阐明了婚礼套曲在维吾尔音乐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
二、各民族音乐的新课题研究
在民族音乐新课题研究的这个板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共通性及多样性。何玮婧的《嘉禾伴嫁歌文献研究综述(2005-2015年)》中,作者将2005年至2015年间,近十年的“嘉禾伴嫁歌”从内容和研究角度方面进行了整合和梳理。其所做目的,是为了对嘉禾伴嫁歌未来的研究做出趋势上的预测,供研究者在资料查询、研究方向选择和实际工作中作为参考。赵凌的《田野的魅惑——民族音乐学者进入田野的方式及其思考》中,作者以进入田野的三种不同方式进行阐述和对比,得出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我们学者应该带着谦虚、好学、忠诚而尊重的态度对待田野工作。贾恒存的《跨界音乐视阈下广西京族民歌文化新探》中,作者通过对京族民歌的梳理,探究其音乐文化视像。钱善华的《阿美族丰年祭发展现况——以港口部落为例》,是透过对阿美族的背景资料,以及“丰年祭”的文化叙述,以歌曲节奏与舞步关系加以探析,加深大家对阿美族丰年祭祀文化的认知。方红樱的《推动古谣吟唱经验分享——以阿里山乡新美小学古谣对为例》中,由新美小学的校长讲述自己及其丈夫是如何将自己本民族邹族民间歌谣进行整理、发展、发扬、推广及传承的事件。肖文朴的《“乐器说话”新论——瑶族婚俗唢呐乐话的空间感与功能丛》,肖老师通过对过山瑶婚俗唢呐音乐的考察,提出“中距离乐话”的新观点,并探究乐话的空间感知方式与多重功能。徐小明的《贵州侗族多声部丧葬唢呐文化初探》中,作者从侗族丧葬唢呐的角度窥探侗族多声部实质。朱伟芳的《广西那坡县坡荷乡中山村“同歌节”仪式研究》中,对于“同歌节”大致的描述及提供了一些视频资料供学者分享。刘雯的《小黄寨与岩洞寨春节期间鼓楼竞歌比较研究》通过对两个侗寨春节期间的竞歌作比较研究,得出“阴阳二元多声思维”。赵东东的《百越遗风——贺州土瑶民歌文化探析》力求对土瑶音乐审美心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窥探古老族群的文化遗风。楚卓的《从场域和惯习中探讨桂台多声部民歌》用法国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和惯习理论,解析桂台两地多声部民歌“场域音声、惯习声境、范式秉性”等问题,为壮侗语族与南岛语族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陈坤鹏的《广西少数民族“器”与“乐”的现状思考》从民间性与艺术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等视角提出发展观点,从而探究现代社会中民族“器”与“乐”的兴衰原因。陈忠松的《侗族大歌海外传播的特点及其原因》中,总结了侗族大歌具有海外传播早、传播频度高、传播国家多、传播影响大等特点,因为海外传播有共同协作的传播者、有独特的品质、理想的传播场合和受众、友好的善意传播目的和原真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展演原则。孔庆余的《论彭水苗族名额中的情歌》中作者从人类自身发展出发,看着爱情在灿烂的阳光下开出香溢的玫瑰,自由的开放,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古代民族留下的斑驳民歌,其中的艰难曲折反映当时旧社会对于妇女一族的忽略,而作者将其搬上了学术舞台。吴宁华的《音乐人类学视野下壮汉音乐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广西壮族熬加山歌研究为例》中以南宁平话山歌“唱加”与崇左“敖家”用歌韵作为切入点进行比较分析,凸显“平话、平话人、平话歌”在岭南文化中的客观影响及特色地位。
三、海峡两岸音乐的文化互动与交融
海峡两岸的少数民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优美姿态。赖灵恩的《歌谣中的部落生命史——以卑南族下宾朗部落为例》中,从不同时期的歌谣看下宾朗部落的历史,从其呈现的歌谣看其融合的音乐文化,去理解组人区辨的元素。李秀琴的《西拉雅——淹没于汉文化中的南岛语族》中讲述了南岛语族的西拉雅人尝试恢复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信仰等,积极争取社会和政府的认同,并从他们讲述的故事和生活经验中了解西拉雅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别具一格的信仰。林珀姬的《从历史与族群融合之视角下探讨台湾各族音乐文化交融》从台湾的历史与族群文化融合之视角,探讨了台湾歌族群音乐文化的交融现象。林清财的《台湾布农族猎首歌Mlastabang》透过歌词内容和文化的解读,重新梳理这首Mlastabang的仪式歌谣和布农族内氏族之间的关系,而得出Mlastabang的定义及意义。薛罗军的《文化研究的综合性——以台湾和日本的事例为基础》中,作者是借此会议向学界朋友呼吁大家对文化现象做综合研究。吴荣顺的《论泰雅族的口述传统与口唱史诗Lemuhu/Msgamil》中,作者从Lemuhu的名称的由来、意义、使用场合及其吟唱方式到泰雅族社群中的文化意涵以及泰雅口述传统与口唱史诗在当今社会中保存的困境做出了具体的阐释。并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恳切希望给予一个明确的文化资产的认定。
四、结语
这个会议主题跟随时事,并且拥有一定与时俱进的驱动形式色彩。我们从方法论上来说,研究的共性有很多,可以听同一类型的报告,让大家集中起来讨论一些问题,更可以系统化的解决相同性质的专业问题。在智慧碰撞的时刻,总是能够激起灵感的火花。其中以正确的态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方针,从学术角度,更从实际出发,在学术领域架起了跨族、跨界的新研究思路、新研究方向、新研究课题,为学术界添砖加瓦,为民族文化的欣欣向荣贡献学者的一份力量。在两岸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特别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新颖的学术理念和虔诚的学术态度是我们年轻学者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相信以后我们年轻的学者们将其运用到现在自己所学的领域中,将会产生多大的学术新思维!另外在吴荣顺教授的演讲下,笔者对于自己本民族音乐文化中存在相同的问题,也有了共鸣及反思。所以在会议圆满结束之后令笔者情不自禁的记下这个具有支点意义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