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静模式约束的隔、夹层空间分布综合预测
——以塔里木盆地东河塘油田井区为例

2016-12-24 06:44李维禄徐怀民胡筱妮韩如冰
关键词:示踪剂构型夹层

李维禄,徐怀民,王 超,胡筱妮,韩如冰,黄 娅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2.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 300171;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库尔勒 841000;4.怀俄明大学 地质与地球物理学院 拉勒米(美国 怀俄明州) 82071;5.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6.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北京 102249)



·地球科学·

基于动、静模式约束的隔、夹层空间分布综合预测
——以塔里木盆地东河塘油田井区为例

李维禄1,2,徐怀民1,王 超3,胡筱妮4,韩如冰5,黄 娅6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2.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 300171;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库尔勒 841000;4.怀俄明大学 地质与地球物理学院 拉勒米(美国 怀俄明州) 82071;5.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6.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北京 102249)

隔、夹层的发育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储层非均质性和其中流体的运动,开展隔、夹层的空间分布研究对于储层优势通道的研究和开发方案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以塔里木盆地东河1油田井区东河砂岩段为例,结合静态地质和生产动态资料,提出了基于动、静模式约束的隔、夹层空间分布综合预测验证方法:从隔、夹层的地质模式出发,借助注采井组的示踪剂实验,从示踪剂是否见效、见效速度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示踪剂实验井组井间的隔、夹层空间展布情况;结合生产曲线特征,对井组的生产动态特征进行分类,探讨隔、夹层分布的地质模式与动态响应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总结了完全不遮挡型、部分遮挡型以及完全遮挡型3类基于动、静模式约束的隔、夹层分布模式。根据总结的对应模式和生产动态特征来分析无示踪剂实验的井组,预测整个研究井区的隔、夹层空间分布,取得较好的效果。

东河砂岩;动、静模式约束;动态评价;示踪剂实验;隔、夹层空间分布预测

隔、夹层分布是影响流体在储层内流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1-4]。在中后期的油藏开发过程中,深入研究隔、夹层的成因类型,精确地识别和解释隔、夹层以及定量地刻画其空间分布状况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同时,隔、夹层的空间分布研究对于储层的精细表征、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隔、夹层的识别、解释以及分布预测,众多学者从测井解释、构型解剖、地质统计学以及地质建模方法等角度,应用不同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工作[1-11]。例如,岳大力等(2007)对曲流河点坝内部的构型进行解剖,应用经验公式、水平井及小井距资料等确定了侧积体等的规模及产状,为隔、夹层的研究提供了思路[5];徐寅等(2012)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海相砂岩为例,确定了隔、夹层的划分识别标准,探讨了隔、夹层的厚度、分布范围、垂向渗透率及产状等因素的控制作用[9];孙天建等(2014)以隔、夹层定量规模为约束条件,采用相控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不同类型隔、夹层空间分布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11]。但是,这些研究大都是利用静态地质的方法预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利用动态分析资料,采取地质模式指导与动态响应模式验证的动、静结合的手段,对隔、夹层的井间分布做出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

东河1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主力油层为滨岸相沉积的石炭系东河砂岩储层。油层厚度大,最厚约120 m,纵向非均质性较强,物性差异较大。研究区隔、夹层的研究局限于单井,对于注水优势通道,隔、夹层空间分布及渗透机理的认识不够。因此,运用各方面资料来分析、预测隔、夹层的空间分布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以东河1油田东河砂岩段为例,在成因类型和单井精细识别解释的基础上,根据地质模式指导,结合示踪剂实验,对注采井组的地质模式与动态响应模式进行总结,提出了基于动、静模式约束的隔、夹层空间分布综合预测方法。

1 地质概况

东河1油田位于新疆库车县东河塘乡西南约6 km,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台凸起东河塘断裂带(见图1)。油藏顶面构造形态为一受北界逆断层控制的、北东—南西走向的不对称短轴背斜,长轴5.5 km,短轴2.1 km,圈闭面积7.4 km2,构造幅度113.0 m;构造顶部平缓,地层倾角3°~4°,构造高点位于DH1-H1井东北角[12]。研究的目的层位是CIII油组(即东河砂岩段),钻遇厚度约120 m,底部为砂体上超不整合面,顶部为区域性削蚀不整合面,整体被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发育低位(LST)、海侵(TST)和高位(HST)3个体系域。东河砂岩是一套厚层状灰色、灰白色的细粒石英砂岩,沿海岸呈条带状分布,走向与岸线平行,砂体稳定且连片分布,在沉积旋回、沉积环境演化的控制下,大量隔、夹层赋存其中,多数厚度在0.5 m以下。

图1 研究区构造位置图Fig.1 Tectonic location of study area

2 隔、夹层分布的地质模式

2.1 隔、夹层单井识别与解释

根据成因类型(岩性、泥灰质含量等),东河1井区隔、夹层主要可以分为3类:原生沉积成因类、次生成岩成因类和混合成因类。同时,还可以从规模(厚度)和物性(渗透性能)的角度对隔、夹层进行分类。通过岩心刻度测井,识别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总结隔、夹层的定性测井识别标准,并建立基于成因类型的定性解释模型和基于规模及属性的半定量—定量测井解释模型,藉此实现对单井隔、夹层的精细识别与解释[13-14]。

从岩心上看,原生沉积成因的隔、夹层的岩性以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为主,表现为泥质含量相对高,粒度相对较粗,纯泥岩很少,主要形成于弱波浪时期悬移质沉积、砂体迁移或进退造成的砂质沉积间断区泥粉质悬浮物质沉积或者过渡带沉积区较弱水动力条件下泥粉物质的沉积;次生成岩成因类主要岩性为灰质粉砂岩及细砂岩,岩心上表现为因沉淀形成的条带或结核,分布不均,它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早成岩期碳酸盐岩胶结作用,其流体来源于海水和早期碳酸盐岩的溶解;混合成因型隔、夹层主要为泥灰质或灰泥质粉砂岩,多为灰白色,发育板状层理、交错层理等,主要为原生沉积成因和次生成岩成因的混合。隔、夹层岩性、物性及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东河塘油田井区隔、夹层岩性、物性及测井响应特征表

Tab.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hology,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log response for the interlayers in Donghetang oilfield

类型特征 原生沉积成因型 次生成岩成因 混合成因型 泥质粉砂岩泥岩灰质细砂岩灰质粉砂岩泥灰、灰泥质砂岩泥质含量/%25~50>75<25<25灰质含量/%<8>85~8孔隙度/%8~136~80~55~9渗透率/10-3μm21~303~1003~302~3厚度分布厚层型为主薄层型为主分布广泛测井响应特征GR/API50~7575~11020~4343~5020~50Rt/Ω·m1~48>4809~48DEN/g·cm-324~27257~27524~257AC/μS·(δt)-167~8545~6363~68

从厚度上看,不同性质的隔、夹层测井响应不同,不同垂向分辨率的测井系列对不同规模的隔、夹层界面敏感性不同。本研究选取自然伽马曲线(GR)、密度曲线(DEN)及地层倾角曲线(FC)等代表性曲线类型分别从3个厚度区间(>0.5 m;0.2~0.5 m;<0.2 m)对隔、夹层进行识别与解释。厚层隔、夹层(>0.5 m)测井相应特征表现为GR,AC高值为主,电阻率、DEN低值为主;中厚层隔、 夹层(0.2~0.5 m)GR, AC曲线反应微弱, DEN曲线或高或低值响应; 薄层隔、 夹层(<0.2 m)常规测井曲线上基本无反应,主要通过倾角曲线识别,表现为或高或低的电导尖峰。

从属性参数来看,主要针对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行分级。分级的标准主要参考不同的孔隙度及渗透率区间,研究区隔、夹层可分为I,II,III三级:I类隔、夹层以灰质岩类为主,孔渗性最差,孔隙度<5%,水平渗透率<0.03×10-3μm2,GR,AC,CNL低值,电阻率、DEN高值;II类隔、夹层孔隙度范围为5%~6%,水平渗透率(0.03~0.2)×10-3μm2,主要为泥质灰质岩类,GR中—高值,AC相对较小,CNL低值,电阻率中—高值,DEN中—高值;III类隔、夹层粉砂、泥质岩类为主,孔隙度范围为6%~9%,水平渗透率(0.2~3)×10-3μm2,具有一定孔渗性,但未达到有效厚度的下限,GR,AC,CNL高值,电阻率中—低值,DEN变化较大。

2.2 地质模式

受沉积旋回及沉积环境演化的控制,储集体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与隔、夹层的空间展布相互关联,隔、夹层常常发育于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的界面处。因此,研究储集体的构型模式对于研究隔、夹层的空间展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徐怀民等(2012)在参考国外浪控滨岸沉积模式、储集体构型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5-25],以塔里木盆地巴楚县小海子野外露头剖面及油藏区的岩心资料为依据,将研究区滨岸相砂体的构型单元划分为7个级次,并以二、三级构型单元为基础(对应于Miall二级界面限定的构型单元),参考单一层系储集层等特征及外部几何形态(向岸方向)、不同级次构型单元间的构成样式,以非渗透性或低渗透性渗流屏障(隔、夹层)为依据,将滨岸相的储集体划分为平行状、斜交状、槽状以及复合状等4种储集层构型概念地质模型的单一模式[15,26]。本研究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平行状储集层构型模式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只体现在垂向上;斜交状储集层构型模式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最强,既体现在垂向上又体现在平面上;槽状储集层构型模式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垂向上,而在平面上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复合状储集层构型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较为复杂。

考虑到对油气田中后期开发的控制作用,此次隔、夹层空间分布预测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级或三级构型界面,即不同类型层系组分界面(岩相差异面)以及沉积体侧向迁移、侵蚀面。由于短期不稳定流或者与局部不均一相关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形成了界面与短期水动力条件变化相关的沉积物差异面,常表现为与沉积微相相关的界面,其上存在一定的侵蚀作用,附近发育较多的具钙质条带、泥质粉砂岩等非渗透或低渗透层,即我们考虑的隔、夹层[27-28]。

④在宪法理论上,制宪权属于人民,一个新的政权诞生时会制定宪法,在该政权存续期间只是对所制定的宪法进行修改,所以在我国宪法中只规定全国人大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并没有赋予其制定宪法的权力。

平行状储集层中,垂直岸线方向,隔、夹层近似平行。构型体在剖面上呈板状,沿岸线方向延伸较远,可达数千米,垂直岸线方向宽度不等(见图2A)。在沿岸砂坝、滩砂等沉积储集层中,隔、夹层的发育频率相对较低;而沿岸洼槽等成因的储集层中,砂体内部及砂体间多发育一定规模的隔、夹层,频率较高。在垂向上,隔、夹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较强,平面上无控制作用。斜交状储集层中,垂直岸线方向,隔、夹层相互斜交(见图2A);储集体多呈透镜状或楔状展布,沿岸线延伸较远,垂直岸线延伸规模不等;此类隔、夹层在临滨亚相中较为发育,发育频率较高,在垂向和平面上对流体的控制作用均较强。槽状储集层中,隔、夹层在垂直岸线方向呈弧形相交(见图2A);储集体在剖面上呈槽状或透镜状,沿岸线方向延伸可达数千米;垂直岸线方向延伸数十至数千米,规模不等;此类隔、夹层多发育在临滨顶砂、临滨底砂、离岸水道、沟槽等微相中,发育频率较高,对流体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垂向上,平面控制作用相对较弱。复合状储集层中,隔、夹层产状较为复杂,多为以上3种类型的复合(见图2A)。考虑到研究区的沉积背景,在临滨带沉积时,因受原始沉积的影响,河流相斜交状的隔、夹层受波浪的重新改造,表现为较为复杂的展布形态,对流体的控制作用较强。

本研究针对动态生产考虑更多的隔、夹层与产能的关系,在构型模式的基础上,从隔、夹层的渗流性能出发,将隔、夹层分为完全不遮挡型、部分遮挡型以及完全遮挡型这3种模式(见图2B)。

完全不遮挡型隔、夹层模式,即储集体空间全连通,砂岩连续分布。隔、夹层发育及延伸规模较小甚至不发育,厚度一般较薄,在0.3 m以下;四类构型模式均有发育,在垂向及平面方向上的渗滤性能均较好,对流体基本不起阻挡作用。

部分遮挡型隔、夹层模式,储集体部分连通,砂岩非连续分布。相对来说,隔、夹层发育程度中等,即存在遮挡的情况,厚度中等,一般在0.2~0.5 m;在垂向上的控制方面,四类构型产状均有发育,在平面上的控制主要以斜交状、槽状和复合状构型为主;对流体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A 储集层构型模式;B 隔、夹层分布地质模式图2 基于构型控制的隔、夹层分布地质模式Fig.2 The geological model of interlayers based on architecture

完全遮挡型隔、夹层模式,储集体上下不连通。隔、夹层的厚度相对较大且连续分布,主要发育于平行状构型模式中,斜交状、槽状、复合状也有部分发育,遮挡了流体在垂向上的运动;而在平面上,斜交状、槽状和复合状构型单元界面有发育。

3 开发动态分布模式预测

地质模式提供了可能的定性的隔、夹层的空间分布模式,而开发动态评价为这些可能性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本研究借助储集层动态评价的手段,从示踪剂试验出发,从示踪剂是否见效以及见效速度分析,预测示踪剂井组井间的隔、夹层分布,并结合生产曲线特征,总结出不同隔、夹层分布模式对应的生产动态响应模式;最后,根据没有示踪剂实验的井组的生产动态特征来预测这些井组井间的隔、夹层分布。

3.1 注采对应特征及开发动态模式分析(动态评价)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在考虑油井射孔层位并排除生产措施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单井的各项生产动态参数(主要包括日产液、累产液、含水率以及动液面等)(见图3)响应特征,总结变化规律,扩展至注采井组,对储集层构型进行动态评价,确定生产井组井间隔、夹层模式,以期反映开发层系的总体特征。具体评估内容为:① 射孔对应程度,需要确定注采井组内注水井与采油井的射孔层位及对应程度,应用注采对应率的概念,通过对比井组中与注水井对应的采油井产液层位与井组内采油井射开层位,反映一定的注水见效程度。② 动态要素分析,需要在各项动态参数的响应特征中总结规律并寻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日产液、累产液、含水率、动液面等,先看参数的曲线形态,再看数值及变化率等,据此确定是否存在隔、夹层响应。③ 井组受效评估,采取将示踪剂资料与生产井各动态参数响应特征结合的方法。通过注采井组间示踪剂监测判断见水状况,即油井注水见水与否、见水方向以及不同方向的见水速度等特征;通过生产动态参数响应特征判断见效状况,即渗流屏障对流体渗滤性能的反映。

A 含液“‘-’型”稳定,含水“C型”上升,若周围存在水井且射孔连通,则该井射孔层不受隔、夹层阻挡,若周围无水井,则底水锥进,表示该井垂向上不受隔、夹层阻挡;B 含液“‘S’型”上升,含水“‘S’型”上升,该类型在垂向上受隔、夹层影响较小;C 含液“‘微L’型”下降,含水“‘S’型”上升,能量供应不足,受隔、夹层的影响;D 产液“‘V’型”下降后上升,含水“‘-’型”平稳,日产液先下降再回升,能量前期供给不足后期供给增加,隔、夹层阻隔效果明显图3 生产动态曲线特征Fig.3 Production curves characteristics

3.2 隔、夹层分布动态响应模式

本研究将注采对应特征及开发动态模式与可能的地质模式对应,总结了隔、夹层分布动态响应模式(见图4)。

1)完全不遮挡型-储层全连通型:较为典型的情况是射孔不对应,注水见效。注采层位之间的隔、夹层不连续,对流体流动不起阻挡作用。采油井生产曲线具有含水率稳步上升、日产油稳步下降的特点(见图4A1,A2,A3)。易产生的情况是采油井附近储层底部水快速的进入油井中,注水开发驱油效果较差。

2)部分遮挡型-储层部分连通型:注水井和采油井间注水见效速度较慢。采油井生产曲线具有无水采油期较长,含水率稳步上升,日产液、动液面稳定的特点(见图4B1,B2,B3)。储层内部的夹层对注入水起一定的阻挡作用,注入水在油层中的驱替速度得到控制,驱油效果较高。该类型隔、夹层空间展布较为复杂。

3)完全遮挡型-储层不连通型:可能存在3种情况,第一种,射孔对应,注水见效,对应层位顶、底部隔、夹层连续,采油井生产曲线具有含水率快速上升、无水采油期短、动液面稳定下降等特点(见图4C1,C2,C3);第二种,射孔不对应,无注水反应,射孔层位之间隔、夹层连续发育,阻挡了流体的流动,若无其他注水井影响,对应采油井含水率低且稳定,动液面持续下降,地层能量下降(见图4D1,D2,D3);第三种,射孔对应,注水不见效,动态响应特征可表现为采油井一直处于无水采油期,其生产曲线具有产油量较低,动液面、日产液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特点(见图4D1,D2,D3),此时储层内部发育大套厚且连续的夹层,阻碍了注入水的运动,无法驱替储层内部的油气。

A1 完全不遮挡型隔、夹层井间分布;A2,A3 完全不遮挡型隔、夹层生产动态响应;B1 部分遮挡型隔、夹层井间分布;B2,B3 部分遮挡型隔、夹层生产动态响应;C1 完全遮挡型隔、夹层井间分布;C2,C3 完全遮挡型隔、夹层生产动态响应;D1 完全遮挡型隔、夹层井间分布(水平井);D2,D3 完全遮挡型隔、夹层生产动态响应(水平井)图4 动态响应模式典型实例Fig.4 Typical examples of dynamic response model

4 典型井组隔、夹层井间综合预测

以DH1-7-6井组为例,利用基于动、静模式约束的方法对井间的隔、夹层进行综合预测。该井组注水井为DH1-7-6井,对应采油井为DH11,DH1-H18,DH1-7-9井。就单井而言,隔、夹层的类型主要是泥质、灰质以及泥灰质。在单井识别与解释的基础上,分别从射孔对应情况、示踪剂实验响应情况、动态生产曲线特征等方面来预测隔、夹层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DH1-7-6井组井间隔、夹层分布预测分析表

Tab.1 The analysis table of interlayer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of group DH1-7-6

DH1井DH1⁃7⁃9井DH1⁃H18井DH11井射孔对应情况 200401m之后对应12~22小层 200707m以后对应21,22小层 201002m对应2岩性段(水平井) 200401m以后对应12~22小层示踪剂响应情况200803m见示踪剂响应 200709~200805m:无示踪剂响应;201112~201207m:见响应不见示踪剂响应未进行示踪剂监测动态特征 含水率、日产油、日产水曲线长期处于较平稳状态 该井受多口注水井影响,曲线特征受其共同影响 含水率在短期内快速上升(推测下部注入水很快进入产层) 射孔对应后含水率迅速上升,以3砂层组最为明显隔、夹层分布预测 21小层顶部、底部隔、夹层半连续;22小层底部隔、夹层连续 21小层顶部、22小层底部,隔、夹层连续性好;21与22层之间隔夹层半连续 产层21小层以下隔、夹层连续性差,与DH1⁃7⁃6井横向不连通22底部隔、夹层不连续

其中,注水井DH1-7-6井于1997年7月射孔4~7岩性段,后于2004年1月封堵,并于2005年12月补孔12~22层。DH1井2004年1月以后对应射孔12~22小层,并于2008年3月见示踪剂响应,含水率、日产油等曲线长期处于平稳状态,说明注入水能量较稳定,隔、夹层半连续,水驱效果较好;DH1-7-9井对应21~22层位,早期未见示踪剂响应,后期见响应,考虑注入水经绕流进入采油井,说明隔、夹层分布较复杂,属于部分遮挡型(另外考虑到该井同时受其他注水井的影响,需要综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DH1-H18井属于水平井,采油层位为2岩性段,未见示踪剂响应,证明与DH1-7-6井横向隔、夹层发育阻挡,但含水率短期内快速上升,推测为下部注入水的影响,所以21层以下隔、夹层不连续;DH11井未进行示踪剂监测,3砂组含水上升明显,属于射孔不对应,见注水反应,22层顶部隔、夹层不连续。据以上分析,进行井组井间隔、夹层的空间分布预测(见图5)。

5 应用条件分析

基于动态评价的隔、夹层空间分布预测,通过分析生产动态资料,可以了解隔、夹层对地下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为油田开发后期,准确把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依据。但是,在隔、夹层预测研究中,该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区块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①以示踪剂试验为基础。采油井的见水反应主要是通过示踪剂试验给予直观的认识,其次依靠含水率曲线等资料。②受限于生产资料范围。进行动态评价的前提就是生产动态响应,越是丰富的动态资料,越是能够从不同的参数指标对隔、夹层的分布进行约束,因此,对于未生产的层位暂时无法提供依据。由于动态监测资料的限制,该方法在推广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③定性而非定量。虽然动态评价为隔、夹层的空间展布预测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但是对于它具体的产状以及延伸长度并不能够从定量的角度进行描述,因此,仍然属于定性—半定量的范畴。④对平面控制的预测相对较弱。对比垂向上的隔、夹层的封堵作用,在平面的控制更多依靠的是隔、夹层的延伸及产状,这一特征的描述相对不完善。

图5 DH1-7-6井组基于动态评价预测隔、夹层空间分布栅状图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layers based on dynamic evaluation in group DH1-7-6

6 结 论

1)以东河1油田东河砂岩为例,建立了基于构型单元控制下的隔、夹层分布的地质模式:完全不遮挡型、部分遮挡型以及完全遮挡型。从发育程度、厚度、构型单元类型以及对流体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各类型特征,其中,部分遮挡型及完全遮挡型隔、夹层发育程度较高,对流体的运动产生阻挡作用。

2)结合示踪剂试验,通过注采井组生产曲线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归纳了不同地质模式下的动态响应模式;进一步扩展到没有示踪剂实验的井组的生产动态特征来预测这些井组井间的隔、夹层分布,同时分析解释生产动态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静模式约束的隔、夹层空间分布预测验证新方法。

[1] 李阳.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J].石油学报, 2007, 28(3): 75-79.

[2] 束青林.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研究[J].石油学报, 2006, 27(3): 100-103.

[3] 周国文, 谭成仟, 郑小武, 等. H油田隔、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J].石油物探, 2006, 45(5): 542-545+18.

[4] 邹志文, 斯春松, 杨梦云. 隔、夹层成因、分布及其对油水分布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莫北地区为例[J].岩性油气藏, 2010, 22(3): 66-70.

[5] 岳大力, 吴胜和, 刘建民.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J].石油学报, 2007, 28(4): 99-103.

[6] 严耀祖, 段天向. 厚油层中隔、夹层识别及井间预测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2): 127-131.

[7] 王改云, 杨少春, 廖飞燕, 等. 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3): 378-383.

[8] 张国一,侯加根,吴小斌. 厚油层内部隔、夹层预测建模——以Velasquez油田为例[J]. 科技导报, 2010, 28(23): 56-59.

[9] 徐寅, 徐怀民, 郭春涛, 等. 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塔中地区海相砂岩储层为例[J]. 科技导报, 2012, 30(15): 17-21.

[10] 袁新涛, 吴向红, 张新征, 等. 苏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夹层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1): 8-12.

[11] 孙天建, 穆龙新, 赵国良. 砂质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类型及其表征方法——以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1): 112-120.

[12] 周新源, 杨海军, 胡剑风, 等. 塔里木盆地东河塘海相砂岩油田勘探与发现[J].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1): 73-78.

[13] 杨帆, 廖茂杰, 王谦, 等.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隔、夹层——以塔中4油田为例[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4, 11(4): 487-492.

[14] 焦翠华, 王海更, 牛玉杰, 等.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层序地层界面类型及测井识别方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28(1): 69-76.

[15] 龙明, 徐怀民, 江同文, 等. 滨岸相碎屑岩储集层构型动态评价[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6): 754-763.

[16] MIALL A D. Architectural elements analysis: A new method of facies analysis applied to fluvial deposits[J]. Earth Science Reviews, 1985, 22(2): 261-308.

[17] MIALL A D. Reservoir heterogeneities in sandstones: Lessons from outcrop studies[J].AAPG Bulletin, 1988, 72(6): 682-697.

[18] YE L, KERR D R. Use of microresistivity image logs in detaile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reconstruction of glenn sandstone, genn pool field, northeastern oklahoma[J].AAPG Bulletin, 1995,79(9):203-213.

[19] JACKSON RG.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lithofacies models for meandering alluvial streams[C]∥MIALL A D. Fluvial Sedimentology.Calgaiy: Canadian Society of Petroleum Geologists,1978.

[20] ALLEN J R L. Studies in fluviatile sedimentation: An exploratory quantitative model for the architecture of avulsion-controlled suites[J]. Sediment Geology, 1978, 21: 129-147.

[21] KOLLA V, BOURGES P, URRUTY J M, et al. Evolution of deepwater Tertiary sinuous channels offshore Angola(west Africa)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rvoir architecture[J]. AAPG Bulletin, 2001, 85: 1373-1405.

[22] RICHARDS M M. Submarine fans and related depositional systems II: Variability in reservoir architecture and wireline log character[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998, 15: 821-839.

[23] ALDEN J M, STEPHEN T S, DAN J H. Characterization of petrophysical flow units carbonate reservoirs[J]. AAPG Bulletin, 1997, 81(5): 731-759.

[24] JORGENSEN P J, FIELDING C R. Facies architecture of alluvial flood basin deposits: Three dimensional data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Callide coal measures of east-central Queensland, Australia[J]. Sedimentology, 1996, 43: 479-495.

[25] CLARK J D, KEVIN T. Pickering architectural elements and growth patterns of submarine channels: Application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J]. AAPG Bulletin, 1996, 80(2): 194-221.

[26] 孟庆芬, 姜汉桥, 孙自金, 等. 浪控滨岸相储层构型要素分析[J]. 科技导报, 2012, 30(26): 19-23.

[27] 印森林, 吴胜和, 陈恭洋, 等. 基于砂砾质辫状河沉积露头隔、夹层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4): 29-36.

[28] 赵洪, 罗晓容, 肖中尧, 等.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隔、夹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6): 824-833.

(编 辑 雷雁林)

Spatial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of interlayers based on dynamic evaluation:A case of Donghe sandstone in Donghetang Oil Field, Tarim Basin

LI Weilu1, 2, XU Huaimin1, WANG Chao3, HU Xiaoni4,HAN Rubing5, HUANG Ya6

(1.College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2.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Tianjin 300171, China;3.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Tarim Oilfield Company, Korla 841000, China;4.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University of Wyoming, Wyoming 82071, USA;5.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partment, Beijing 100083, China;6.China Petroleum Logging CO. LTD., Beijing 102249, China)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layer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and the fluid flow, and the study on it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prediction of preferential flow path and establishment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Donghe sandstone in Donghe-1 Oilfield, Tarim Basin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as sample by using dynamic and static data, the mode based on which constrained the cross-well prediction. A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and verification method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layers based on constraint of dynamic and static mode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mod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ross-well interlayers in experiment well group was predicted combining with tracer material, which made contribu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work situation and speed; the produc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ell group were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production curve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logical and dynamic response model were discussed, and three main distribution models were summarized, which refers to completely non-block type, partly block type and completely block type. Further,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and dynamic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well groups without tracer experiment were analyz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layers in whole well area were thus predicted, which showed good effect.

Donghe sandstone; the dynamic and static constraint; dynamic evaluation; tracer experim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of interlayers

2015-05-2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1ZX05009-003)

李维禄,男,山东寿光人,博士,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

徐怀民,男,吉林通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油藏评价、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

TE122.2

A

10.16152/j.cnki.xdxbzr.2016-06-016

猜你喜欢
示踪剂构型夹层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场景高程对任意构型双基SAR成像的影响
示踪剂技术在压裂效果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分子和离子立体构型的判定
缝洞型油藏井间示踪剂分类等效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南海东部深水油田水平井产出剖面 示踪剂监测技术及应用
航天器受迫绕飞构型设计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