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平整机平整液残留在带钢表面形成斑迹,后续产线生产中,在表面会形成白斑,影响带钢表面质量,此文对此种平整机吹扫装置的吹扫原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平整机;湿平整;残留;吹扫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3.251
1 湿平整吹扫的背景
平整机的工作模式为湿平整模式[1],带钢平整液的残留问题及后果非常严重,主要残留形式为上、下表面边部残留和飞溅点状残留。并且不同的带钢规格残留程度不一样。平整液残留严重影响着带钢的质量,制约生产,因而解决平整液残留问题意义重大。
2 湿平整吹扫装置
本套湿平整吹扫装置:主要装置包括带钢干燥风机、排烟风机、上防缠导板、下防缠导板、科安达喷嘴。
本套湿平整吹扫装置工作原理如图1。
湿平整吹扫系统的主体吹扫设备是带钢干燥风机,它形成风量V=32000m3/h,风压P=4200Pa的吹扫风,经由上防缠导板,以斜向下25度的角度吹向带钢和上工作辊,并吹向工作辊两端和上工作辊与上防缠导板的间隙(间隙g=3~5mm),吹向两边的气流形成第一道带钢边部辊缝吹扫,初步缓解带钢上表面边部残留程度,吹向上工作辊与上防缠导板间隙的气流,穿过此道间隙时形成一道增压后的气幕,并形成气封,阻止从间隙处滴落平整液。部分辊面残液顺着气流被带入低压区上防缠导板的积液槽体内,然后从两侧开口排出。
另外整个上防缠导板起到一个密封挡板的作用,以防止平整液从上方飞溅到带钢表面。另外上防缠导板的科安达喷嘴斜向上吹向上工作辊辊面,进一步阻止平整液从间隙处滴落。
总之以上两套设备紧密配合顺利地阻止了平整液从带钢上方的滴落。具体设备图纸、设计原理以及设定参数如下:
2.1 带钢干燥风机、上防缠导板和科安达喷嘴
带钢干燥风机、上防缠导板和科安达喷嘴三者紧密配合的主要功能:带钢干燥风机形成风量V=32000m3/h,风压P=4200Pa的吹扫风,经由上防缠导板,以斜向下25度的角度吹向带钢和上工作辊,并吹向工作辊两端和上工作辊与上防缠导板的间隙(间隙g=3~5mm),吹向两边的气流形成第一道带钢边部辊缝吹扫,初步缓解带钢上表面边部残留程度,吹向上工作辊与上防缠导板间隙的气流,穿过此道间隙时形成一道增压后的气幕,并形成气封,阻止从间隙处滴落平整液。部分辊面残液顺着气流被带入低压区上防缠导板的积液槽体内,然后从两侧开口排出。另外整个上防缠导板起到一个密封挡板的作用,以防止平整液从上方飞溅到带钢表面。另外上防缠导板的科安达喷嘴斜向上吹向上工作辊辊面,进一步阻止平整液从间隙处的滴落。
(1)带钢干燥风机。主要参数:风量V=32000m3/h,风压P=4200Pa,转速n=1500rpm。优缺点:针对于湿平整液吹扫,它的优点在于风量大,足够形成上工作辊与上防缠导板间隙的气封,从而阻止平整液从带钢上方滴落,然而风压小的因素使之只能缓解上表面边部平整液残留而无法彻底解决。
(2)科安达喷嘴。科安达喷嘴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一道0.5mmX1400mm缝,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情况下,形成一道气刀,吹向上工作辊辊面,压缩空气压力设置为P=2bar,供气管道D=76.1mm
(3)上防缠导板。上防缠导板装置的液压缸由伺服液压阀控制且液压缸上具备行程传感器,因而液压缸行程X可以实现PLC控制,通过计算得到以下公式,表示上防缠导板与上工作辊间隙g与上防缠导板液压缸行程X的关系,因而间隙g可以实现PLC控制,间隙g=(3~5mm)。
2.2 排烟风机和下防缠导板
以上设备解决了上表面可能产生的平整液滴落,上下表面边部的平整液残留,然而气体在不开阔的空间内,又因为带钢干燥风机形成的大风量,会使得空气在空间内非常紊乱,从而紊乱的气流带上平整液滴,很容易带至带钢上,形成第二次污染,从而排烟风机功能的重要性显现出来,排烟风机形成风量V=22000m3/h,风压P=6300Pa的吸风,阻止了气流的紊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排-吸气流,阻止了平整液的四处飞溅。排烟风机。主要参数:风量V=22000m3/h,风压P=6300Pa,电机功率P=75KW转速n=3000rpm。下防缠导板具有一个斜坡式的吸风口,结合排烟风机形成吸风,防止狭小空间内气流紊乱而导致平整液飞溅,带钢干燥风机与排烟风机,上防缠导板与下防缠导板的配合形成稳流风,从而使平整液飞溅得到有效控制。
3 结论
平整机湿平整吹扫装置在调试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其工作原理,对吹扫风机压力、科安达喷嘴压力等进行适量调节,以达到最有效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晓明,邸洪双,刘相华等.平整液综合评价实验研究[J].轧钢,1999(03):20-23.
[2]高文晖.浅析冷轧平整机延伸率控制系统[J].自动化应用, 2016(09):18-19.
[3]梁博健,徐云晖,高殿荣等.润滑与密封[J].2016(09):121-127.
[4]Jinan Skin Pass Mill Functional Description[M].SMS Demag,2003.
[5] Design of the COANDA Nozzle[M], SMS Demag,2001.
作者简介:曾小明(1989-),男,湖南邵阳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设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