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016-12-23 22:23刘银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应用

刘银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迎来了真正的互联网时代。在此背景之下,各类社交网络平台随之兴起,并以不可回避之势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抓住了此次机遇,将社交网络平台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丰富了教育资源,开拓了教育渠道,加强了师生互动,实现了自主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而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也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来了挑战,出现了虚假信息传播、偏激思想片面诱导的情况,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却又影响了学生线下人际交往。本文旨在通过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应用现状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 社交网络平台 高职 思想政治教学 应用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06-02

一、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以当前社交网络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火热程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用社交网络平台的思路似乎理所当然应运而生,相关的新型教学模式也逐步建构,似乎从最大程度上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具体表现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通过丰富教育资源,开拓多种教育渠道,加强师生课下交流等形式,巩固了自主型学习的效果,弱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实体课堂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打开了新思路。

(一)丰富了教育资源

思政教育理论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能利用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应用最多的无非是课本及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件。社交网络平台资源更新迅速,信息获取便捷,利用到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说,借助社交网络平台,我们能够获取更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的实时资讯,能够自我获取法律相关基础知识。譬如通过人人网一类的社交网站,我们能够及时获取全国甚至国外的其他院校关于该课程的一些主流观念和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资源不再仅限于僵死的课堂以及单一的“教—学—教”模式,这也充分体现了发挥自主型学习优势所在。

(二)开拓了教育渠道

充分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即意味着一个学习交流平台的形成。这就开拓了教育渠道,结合理论实体课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能够双管齐下,势必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能够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学习新知识,对于理论实体课堂有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当下大学生对网络社交所带来的较好互动体验乐此不疲,对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热情逐步提升,能够不被传统教学模式所束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在思政教育信息上互通有无。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家长、教师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社会也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声,向学生群体科普法律意识,促进法律基础的理论教学效果。

(三)加强了师生互动

自社交网络平台的构建日趋成熟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线上沟通交流也日渐增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合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交流也成为了必然之势。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因为性格原因或是其它现实条件不足而与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出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失范或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察觉的情况,也有因此而出现许多不可挽回的不良事故的发生。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来说,社交网络平台的利用似乎显得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问题关乎一个学生能否端正品行,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则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显然,师生间融洽频繁的互动存在很大不足。社交网络平台的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打破了面对面交流可能会出现的尴尬;另一方面,实时交流增强了互动双方的平等性。这最终是有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四)实现了自主学习

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实现的自主学习仍然是有教育者介入参与其中的,但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却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声,可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分享给受教育者,而最后的学习过程却是由受教育者自主完成的。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为受教育者的群体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自主地甄选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地领会众多资源的精髓,甚至自主地评价学习效果。全世界的新闻资讯,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快速传播,并为人们所知。受教育者可以主动接收新知识,而不需要端坐在课堂上听教育者的“喋喋不休”,这无疑是实现自主型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社交网络平台给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也是科学技术成果之一,社交网络平台亦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也具有这样的两面性。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滋生了一些新问题。譬如,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影响学生自我学习效果;偏激思想的诱导,致使不少学生树立错误的“三观”,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过分依赖社交网络,影响线下人际交往。

(一)虚假信息的传播

当前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并以铺天盖地之势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自娱自乐的最佳体验,便捷的网络服务节约了时间成本,快节奏的工作导致的生活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轻信网络虚假信息,导致上当受骗。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基于信息真实可靠,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示范的前提,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信息的真实性是及其重要的,这关系到受教育者是否能从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教育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分享给受教育者的教育资源往往也来自网络,即是说,我们很难保证教育资源的分享源是真实可靠的,而这时受教育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的自我教育仅仅得到了便捷的实惠,而本末倒置地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最后效果,这反而无益于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这是社交网络平台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第一个挑战。

(二)偏激思想的诱导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我们尚且处于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而当下,网络的发展使得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自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甚至每个人对多元的文化触手可及。因此,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而消极之处也不可忽视。多样的社会思潮通过网络的肆意传播,对意识形态的建立和控制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其中有正能量的弘扬,也充斥着偏激思想的诱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国家人才,思想道德观念必须正确。然而,当前不少媒体为了博眼球,不惜制造噱头,进行虚假报道,曝光未经查证的新闻,放大社会负面形象,传播不良偏激思想。社交网络平台作为媒体发展的基础,往往推动了这些不良思想的快速传播,譬如对拜金主义的大肆宣扬,对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过度解读,对违法犯罪案件的歪曲报道等等,都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不少学生在媒体不实报道的诱导下,怀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质疑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的意义,教材反而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歪理邪说”。这大大削弱了社交网络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三)影响线下人际交往

电子科技的迅速崛起是当前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呈如火如荼之势继续跃进的基础,智能手机从初入大众视野,到现在融入大众生活,社交网络很自然地转变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大学生群体因此而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他们享受着线上社交的快感,尝试着一波又一波新潮APP。大多数高校学生在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已然转向线上网络平台,基于自主型学习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是层出不穷,譬如各类小语种学习软件,各类考试软件。此时,若是各类教育课程亦转向社交网络平台线上交流,那么必定会弱化受教育者线下人际交往。生活中不少大学生成为“低头族”“手机党”,课堂之上或是课余的任何时间,都离不开手机。这不仅使得线下活动都以各自玩手机结束,也使得人际交往产生障碍,人际关系日渐疏远,更有甚者因为低头看手机而发生安全事故。这完全背离了应用社交网络平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初衷,因此,在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上交流的频率不可过度,不可将人际交往全权付于社交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赵石强,戎辉.社交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SWOT分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04).

[2]叶菁,夏婷婷,余松林.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因应[J].法治与社会,2014,(06).

[3]张妍妍.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浅述[J].青年与社会,2014,(13).

[4]杜朝晖.利用社交网络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5,(1).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自主性学习的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53353)的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应用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