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
摘要:汉语语气词“吗”用于句末构成“吗”问句。根据问话人的疑问程度,将《雷雨》中的“吗”问句分为基本是非问句、引导性是非问句和反诘句三大基本类型,以图表明示其分布情况、问句构成和确信度,并以《雷雨》剧本为例,通过归纳、分类和图示《雷雨》中“吗”问句的英译策略,探讨其英译。
关键词:《雷雨》;语气词“吗”;确信度;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1011803
1引言
传统语法认为疑问语气词有4个,即“吗”“吧”“呢”“啊”。在这其中,学者们一般认为“吗”表疑问的意义和功能比较明显。基本的“吗”问句一般是指句尾带语气词“吗”的是非问句[1]。是非问句通常是以“是”或“不是”来应答,但通过对语料的观察可以发现,“吗”问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携带问话人对命题的主观态度,问句的“确信度”强弱不一,这极大地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
2“吗”问句的基本句型类别及其确信度
夸克(Quirk R.)基于对英语是非问句的功能研究,以问句是否包含“问话人的期望”(speakers expectation)将疑问句分为“中性问题”(neutral question)和“引导问题”(conducive question)[2]。中性问题即问话人对回答的肯定或否定全无期待和猜测,问话的目的就是希望听话人针对命题给予明确的答复或提供相关的信息,本文将这种类型的问句称为“基本是非问句”。引导性问题即问话人对于回答具有一定的预期、猜测和倾向性引导,本文中这种类型的问句被称为“引导性是非问句”。此外,当问话人对于回答的引导尤为强烈时(“强烈的引导性问题”或称“语气强烈”),问话人实际是在使用问句结构表达自己坚信不疑的观点或在对话中向听话人凸显客观事实,这样的问句在对话中与语调相结合能表达更加丰富和强烈的人物情感。在本文中这类问句被统称为“反诘句”。
郭锐依据问话人对问句的命题部分相信为真的程度,提出“确信度”的概念,认为“确信度”是在从0到1之间连续的,越接近0.5,疑问程度越高,确信程度远离0.5,疑问程度越低。“基本是非问句”中问话人在发问时疑问程度最高,以0.5表示;“引导性是非问句”中问话人对命题抱有自己的态度,根据问句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问话人向听话人提出请求,表达自己的意愿(较高确信度,在0.6—0.9区间浮动,为方便标记,本文以0.75统一标记),另一类是问话人对肯定答案持怀疑态度,需要对方证实(较低确信度,在0.1—0.4区间浮动,为方便标记,本文以0.25统一标记);“反诘句”中问话人对命题的确信度为0。
2.1“吗”字问句在《雷雨》[3]中的分布状况及其基本句型
表1“吗”字基本句型在《雷雨》中的分布
《雷雨》“吗”字问句基本是非句引导性是非句反诘句总数数量257883186比例13.5%41.9%44.6%100%可以看出,在《雷雨》中携带问话人倾向的“吗”问句占绝大多数,人物在发问时很少是简单地为了寻求信息,而更多地是表达倾向、意愿和情感。《雷雨》话剧剧本几乎涵盖了所有“吗”问句的常见结构。
2.2“吗”字基本是非问句
“吗”问句表达疑问语气,是因为说话人由于缺乏已知信息,不能对所陈述的内容即命题做出判断,所以通过询问要求听话人告诉自己。这样的“吗”问句大部分“结构上像陈述句,只是要用上语调或兼用语气助词,要求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4]
例如:周繁漪:(咳)老爷在书房里么?(p41)(确信度:0.5)
2.3“吗”字引导性是非问句
引导性“吗”字是非问句中上下文、语境和焦点标记的提示非常重要,否则读者和听话人都无法进行具体的判断,在脱离语境的情形下甚至会将之误认为是基本是非问句。例如:
(1)鲁四凤:您真是还账了么?(p22)(确信度:0.25)
(2)周蘩漪: 听说他也要到矿上去是么?(p22)(确信度:0.75)
(3)周繁漪:他倒是惦记着我。(停一下忽然)他现在还没起来么?(p43)(确信度:0.25)
(4)周朴园:将近三十的人应当懂得“自爱”!——你还记得你的名为什么叫萍吗?(p69)(确信度:0.75)
“引导性是非问句”在《雷雨》中出现频率非常高,与反诘句出现次数相当。例(1)是“肯定陈述句+吗+?”结构,焦点标记词“真”表达了问话人对肯定回答的怀疑,确信度较低。例(2)是“陈述句+附加问”结构,“‘陈述句+附加问”是比较典型的带有说话人主观倾向的“吗”字问句结构。其中以肯定附加问结尾的一类主要用以产生“引导性是非问句”。例(2)中问话人对命题内容较肯定,通过询问来证实,确信度较高。例(3)是“否定陈述句+吗+?”结构。试将例(3)转换成基本是非问句的形式“他起来了么?”,可以发现,问话人在发问时实际上已经有了否定的预测,通过否定陈述句发问,表达了问话人对肯定回答的怀疑,确信度较低。例(4)中以固定搭配的肯定形式“还……吗?”结构产生“引导性问句”,在语境的帮助下可以判断,问话人的目的是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不是怀疑周萍忘记了自己名字的由来,问话人对命题的确信度较高。
2.4“吗”字反诘句
“反诘性是非问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说话人通过否定形式的疑问句表达肯定的意义,或者是说话人通过肯定形式的疑问句表达否定的意义。”《雷雨》中“吗”问句的反诘句数量最多。例如:
(1)周萍:(不平地)你是冲弟弟的母亲么?你这样说话。(p21)(确信度:0)
周蘩漪是冲的母亲,这是事实。但是在问话人眼中,周蘩漪此时此刻的行为言语不配为冲的母亲,因而有此发问。说话人通过肯定语气表达否定意义,因而整句的确信度为0。
(2)(低声,缓慢地)可是我们矿上流的血呢?周家大少爷刚才打在我脸上的巴掌呢?就完了么?(p134)(确信度:0)
这是“肯定陈述句+吗+?”结构。这类结构的反诘句通常与语调、上下文、焦点标记词等配合使用,加重反诘效果,如例句中的“就”。句中将“吗”问句与前两句分开的缘由是为了表达问话人极度愤怒的情绪,希望能借由独立的发问向听话人传达自己的情感。
(3)鲁四凤:(哀诉地)哦,大少爷,你别再缠我好不好?今天一天你替我们闹出许多事,你还不够么?(p161)(确信度:0)
“还不……吗+?”的搭配语用功能是加强反诘口气,表达问话人对于命题强烈的不认同。问句的真实语义是“你应该够了,就此罢手吧。”
3《雷雨》中三种基本句类的英译
“语气作为语法范畴,它最终是通过句法层面的句法手段来实现的。”英汉语言中都有语气系统,除了使用各类句型,二者均可以通过语调、副词、语序等手段表达语气。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需要掌握“吗”问句的三种基本句型类别所携带的确信度,在面对反诘句时还需要正确判断其的情感强烈程度,从而选择更为适当的翻译策略。
本文选用王佐良和巴恩斯的英译本(Wang & Barnes 1978)进一步探究“吗”问句的翻译策略。表2列出了《雷雨》三种类别“吗”问句句型的主要英译策略:
译基本是非问句1181001〖〗13引导性是非问句2324991219反诘句288181021025从表2可以看出,“吗”问句在译文中的句型按照出现频率依次为:陈述句、肯定式的一般疑问句、否定式的一般疑问句、反义疑问句(附加疑问句)和祈使句。
3.1英语陈述句译“吗”问句
英译引导性是非问句和反诘时,常常直接用陈述句表达原句功能,但译文会叠加使用其他手段共同表示某种具体的口气,如添加语气副词、感叹词;使用词的屈折变化构成猜测或虚拟;添加短语或短句说明人物态度;调整句序突出重点;或以陈述句加问号结尾,配合语调还原原句语用功能。例如:
(1)鲁贵:(鄙笑着)好,好,好,没有,没有。反正这两年你不是存点钱么?(p19)
LU: ...But in any case you must have saved quite a bit these last two years.(p4)
(2)鲁贵:……就说你哥哥,没有我,能在周家的矿上当工人么?(p20)
LU: ...and even your brother hed never have got that job in the Chous mine if I hadnt put in a word for him.(p5—6)
(3)鲁四凤:(惹怒)您是父亲么?父亲有跟女儿这样说话的么?(p24)
FENG: ...Thats a fine way to talk to your own daughter, I must say!(p8)
(4)鲁大海:(拉住他)你别走,你以为我们能上你这样的当么?(p151)
HAI: ...Dont imagine we can be caught as easily as that(p104)
3.2英语肯定形式一般疑问句译“吗”问句
从表2中可以看出,《雷雨》中几乎全部使用肯定式的一般疑问句英译基本是非问句。当引导性是非问句表示说话人的倾向,即疑问程度较高时,译文也大量使用一般疑问句。作为补充,译者会通过对选词和构句的细致推敲来保留原句的引导性效果。例如:
(1)周朴园:藤萝架那边的电线,太太叫人来修理了么?(p168)
CHOU:...did your mistress send for someone to mend it?(p117)
(2)周冲:是父亲要辞退四凤么?(p121)
CHUNG: Is it true that Fathers dismissed her?(p117)
(3)周冲:我,我怕您生气。(停)我说了以后,您还是一样地喜欢我么?(p50)
CHUNG: Will you still love me just the same after Ive told you?(p27)
以上三句中,例(1)是基本是非问句。英语中肯定的一般疑问句通常以“Yes”或“No”来作答,英汉表达吻合度很高。例(2)中使用“Is it true that”从句还原原文中焦点标记词“真”的功能,表达出问话人对肯定回答有所预测但不愿意相信的心情;例(3)选用“will”而不用“do”构成一般疑问句,是因为相比较而言,“will”更加侧重人物意愿。
《雷雨》有极少量的反诘句也使用了肯定的一般疑问句英译,译者同时加入一些表意成分凸显了反诘功能。例如:
(4)鲁大海:(大笑)董事长,您不要同我摆架子,您难道不知道我是谁么?(p115)
HAI:...Are you trying to tell me you dont know who I am?(p75)
此处加入“try to”是为了凸显原句的反诘口气,表示问话人明白对方清楚自己是谁,发问仅仅是为了戳穿对方虚伪的面孔,表达自己的不屑之情。
3.3英语否定形式一般疑问句和附加疑问句译“吗”问句
英语中的否定式一般疑问句语气较强,有强烈的惊奇、不满和否定的感情色彩,这与汉语反诘句的语用功能相符合。从表2中可以看出,《雷雨》中“吗”问句的反诘句大量选用了这种方式来英译,问话人对于命题是全然不信,确信度最低,问句传达的是问话人惊奇、不满、责怪和更为强烈的情感。例如:
(1)鲁四凤:不,不,你放开我。你不知道我们已经叫你们辞了么?(p122)
FENG: Dont you realize weve already got the sack from this place?(p81)
(2)鲁四凤:没有旁的法子。你难道看不出这是什么情形么?(p122)
FENG: ...Cant you see how things are?(p81)
英语中另一种常用于表示反问的手段是反义疑问句,也称附加疑问句,它的前半部分是陈述句,后部分由简短疑问构成,能够表达惊奇、愤怒、讽刺、不服气、提醒等详细的口气。它有肯定附加问和否定附加问之分,肯定附加问主要被用以翻译引导性是非问句,少量用于翻译反诘句。 例如:
(3)周冲:(焦灼)您不愿意么?您以为我做错了么?(p51)
CHUNG:You dont think Ive done wrong, do you?(p28)
3.4英译“吗”问句的其他翻译策略
除了上文提到的三种常用句型结构外,《雷雨》中还出现了以祈使句、特殊疑问句、条件句、感叹句等其他句型来译“吗”问句的情况。尤其是在译反诘句类时,由于反诘句包含的问话人的情感强烈,在不同的对话语境和上下文中语用功能较多,因而英译时根据需求灵活度较高。除此之外,《雷雨》中还存在由于人物关系、语境等因素影响而改译、未译的现象。改译通常是为了遵循英语中的对话习惯。
例如:
(1)鲁贵:(坐在长沙发上) 钱不钱,你没有你爸爸成么?……(p19)
LU: Money or no money, where do you think youd be without your old dad?(p4)
(2)周朴园:就这么跑了么?
周冲:(抑制着自己,走回去)是,爸,我要走了,您有事吩咐么?(p66)
CHUNG: Sorry, Father, May I be excused?(p39)
(3)鲁侍萍:(沉静地)都还清了好。这儿的家我预备不要了。
鲁贵:这儿的家你不要么?(p136)
LU: Youve what?(p93)
4总结
以句末语气词构成的“吗”问句是汉语口语对话中表达疑问语气的常见手段,与其他语气词一样,它经常与另外的表达语气的手段配合使用,用以表达更具体的口气。“吗”问句虽然是典型的疑问语气词,但它实际的语用功能却不止于此。在英译时,需要依据上下文、语境和人物关系考虑到句子真正的语用功能,选择使用不同的英译策略。 《雷雨》中翻译“吗”问句的手段丰富多样,比如使用语气副词、感叹词等语气词类,依据对话语境增译、改译,使用句型配合语调,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各种英语句型表达不同语用功能的“吗”问句。总的来说,表“疑”的基本是非问句英译时选择较单一,即采用肯定形式的一般疑问句;而表达倾向和情感的引导性是非问句和反诘句则选择余地较大,需要译者判断原句的倾向和情感的强烈程度,或依据问话人对话题的确信度灵活选择各类句型表达相似的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郭锐.“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2):13,13—23.
[2]Quirk R., Greenbaum & G. Leech.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NewYork: Longman Group Ltd., 1985.
[3]曹禺.雷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4]王小卫.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吗”、“呢”、“吧”的英语翻译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5:11,22.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