Д.В.苏斯洛夫 王超
摘要:2015年俄中两国元首签署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的联合声明,随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纷纷表示支持。对中国来说,丝路带任何时候都不只是单纯的交通问题,中国需要向西面推进投资,并在那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俄罗斯来说,对接为从自己身上卸下一部分保障中亚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责任提供了现实可能。对中亚国家来说,将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由中国向西拓展,既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当地政局稳定。然而对接并不是没有困难的。对接合作前景广阔。俄中在互利共赢原则基础上建立经济合作模式,既可保证双方经济共同发展,又能支撑两国政治关系进一步向好。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俄罗斯;中国
中图分类号:F151.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6)05—0031—07
据中国海关总署资料,2015年俄中双边贸易额为680.65亿美元(同比下降28.6%),其中俄罗斯向中国出口332.64亿美元(下降20.0%),俄罗斯从中国进口348.01亿美元(下降35.2%)。此前预计双边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事实上却不足700亿美元。
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中,俄罗斯从此前的第九位下降至第十六位。在中国的外贸额中俄罗斯所占比重从2.21%降至1.67%。排在俄罗斯前面的有:美国(5 583.8亿美元,增长0.6%)、中国香港(3 443.3亿美元,下降5.0%)、日本(2 786.8亿美元,下降10.8%)、韩国(2 759亿美元,下降5.0%)、中国台湾(1885.6亿美元,下降4.9%)、德国(1 568亿美元,下降11.8%)、澳大利亚(1 139.8亿美元,下降16.7%)、马来西亚(973.6亿美元,下降4.6%)、越南(958.2亿美元,增长14.6%)、新加坡(796.7亿美元,下降0.1%)、英格兰(785.4亿美元,下降2.9%)、泰国(754.8亿美元,增长3.9%)、印度(716.4亿美元,增长1.5%)、巴西(716亿美元,下降17.3%)、荷兰(682.7亿美元,下降8.1%)。而排在俄罗斯后面的国家分别是:加拿大(556.9亿美元,增长0.9%)、印度尼西亚(542.4亿美元,下降14.6%)、法国(514.2亿美元,下降7.8%)和意大利(446.9亿美元,下降7%)。
原料和工业品价格下跌给俄罗斯出口商提供了另一种选择,除了继续按照供应商品的情况增加实物规模,譬如石油、铁矿石、铜和镍,还可以开辟新领域(农产品、高技术产品)。后者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不得不从零开始。并且,主要商品的实物规模得到了维持,因此,俄罗斯在中国进口总值中比重的下降幅度不是十分剧烈。
在俄罗斯市场上遭遇史无前例的需求(中国的出口同比下跌了35.2%)急剧下降的那些中国公司经受了损失,但是这些公司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住了以前占有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公司做到了这一点。中国仍然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在2015年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11.3%增加到12.1%。
据俄罗斯和中国专家评估,2015年两国相互贸易增幅放缓是由2014年形成的一系列客观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的效果在2015年完全显现出来了。
第一,乌克兰事件复杂化,形成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由此引起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世界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包括国外商品市场需求降低、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债务问题。
第二,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
第三,国际市场上原料商品和载能体价格下降,而原料供应占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比重达70%多。
第四,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购买力降低,原因是卢布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急剧波动,包括中国人民币。
第五,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并且这种压力逐渐增加。根据海关部门统计,2015年中国外贸总额同比减少8%,达3.9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下降了2.8%,出口额为2.28万亿美元;进口下降了14.1%,进口额为1.68万亿美元。这种下降趋势不仅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中显现出来,而且在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中都有体现。特别是,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减少了8.2%,达5 648.5亿美元;与东盟的贸易额下降1.7%,达4 721.6亿美元;与日本的贸易额下降10.8%,达2 786.4亿美元。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出现小幅上涨,涨幅达0.6%,贸易额为5583.8亿美元。
在整体上,如果此次危机不持续深入的话,那么至少要比上次2009年衰退持续的时间更长。当时处于休克状态:经济急剧下降,然后又快速回升。至2010年末,贸易额实际上已经达到危机前水平。现在,还看不到经济快速恢复增长的态势,因此不能期待2016年可以重现类似情况。
最可能的情况是,危机从急剧时期转入不景气状态。2015年出现的贸易额急剧下跌的不良态势在2016年将不存在,完全可能的情况是,2016年贸易比值将出现正值。对此,中国商务部十分期待。中国商务部领导人表示,2016年中国对俄贸易的主要任务是止跌回升。但是,如果这种增长出现的话,也是十分缓慢的并且信心不足的,因为作为这种增长的基础——2015年的状况是不乐观的。
希望投资合作成为拉动双边经济增长的动力这种愿景也没有变为现实。中国在境外的投资绝大部分没有给予俄罗斯。只有年均不足10亿美元的金额是投给俄罗斯的。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俄罗斯依旧没有进入中国主要投资国前十位的排名,甚至位列哈萨克斯坦之后。2015年前11个月,中国在俄罗斯非金融资产领域的直接投资减少了15.2%。
目前,这些资金主要投给能源和原材料部门,而且主要是由最大的国有企业来实现的,还有通过签订相应的政府间协议而规避潜在风险的政治性金融法规。
2015年12月,俄罗斯政府外资委员会批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获得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10%的股份。在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过程中,中国丝路基金与俄天然气企业诺瓦泰克公司签署了购买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9.9%股权的协议。2016年4月末,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获得了来自中国银行的贷款,这是今年取得的积极成果。
诺瓦泰克公司最大的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贷款协议,贷款金额为93亿欧元和98亿人民币(相当于120亿美元),期限为15年。这是外部融资的关键步骤,此次融资发生在诺瓦泰克公司遭到美国金融制裁之后。由此,诺瓦泰克公司完全获得了总值为270亿美元的项目融资。
2015年中俄经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局面与两国政治关系的持续升温形成明显反差。
总体上,2015年的情况显示出,如果仅凭政治因素,没有良好的经济战略作支撑,是不能保证经贸关系出现质的飞跃的。研究与中国经济关系的长期战略成为更为重要的任务。考虑到目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趋势、地区一体化趋势、两国部门结构上的改变等因素,从而适当采取与中国进行经济交流的方法、确定优先发展方向、分析潜在的利益和威胁,甚至确定相互关系的合理形式。
为了研究俄罗斯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回答如下问题,即中国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俄罗斯重要和稳定的合作伙伴。专家们在这一点上还未形成一致意见,目前已有的观点和预测有时又是相互矛盾的。并且,专家们的政治倾向常常对其观点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试图将中国作为经济伙伴来看待,那么十分显见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条件是极为复杂的。中国进入了困难和复杂的“调整”时期,须解决国内的一些尖锐问题,如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停止体制性的财政危机、改善生态环境、改进社会环境,所有这些不是一年时间可以完成的。在此期间,可能产生一些重大的威胁或者挑战。当然,现在我们已经能看出这些因素正在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使证券市场出现震荡、并导致国家外汇储备政策不稳定。但是,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还要看到其他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是以经济总量的日益增强为补偿的。甚至可以说,官方统计数据大为提高,而实际增长速度不足6.9%,或比6%更低。中国经济增速比世界经济总体上的增长速度高出1倍或2倍。
2015年的结果表明,中国仍然是最大的碳氢化合物、金属和其他工业产品消费市场。尽管中国的进口指标降低了7.6%,但是对一系列大宗商品的进口规模增加了。购买石油增长了8.8%(达到3.335亿吨),液化天然气比重增加了17.8%,铜和铜精选矿石增加了12.6%,纸浆增长了10.4%,几乎上述所有商品都是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主要项目。
在中国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领域,其中之一是农产品。中国去年谷物和面粉的进口从1950万吨增加到3270万吨。对俄罗斯来说,这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渠道。2015年12月,最终签署了双边部门间备忘录,为俄罗斯的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和油菜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新通道。如果所有这些文件是在2012年或者2013年签署的话,那么现如今农产品在两国贸易额中已经占有了稳定份额。
中国向境外投资的增长势头没有改变。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估计,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大约是1280亿美元。预计2016年,还会增加10%。至于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份额,这是另一个问题。
尽管中俄双边经济关系在总体上存在一些消极现象和不景气,中国仍然是俄罗斯最有前景的经济伙伴之一。在此情况下,必须更正一些在俄罗斯已经深入人心的一系列与中国合作关键方向上的观点与做法:
第一,必须高度关注商品和服务贸易条件的问题。自由贸易区可以改善俄罗斯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目前,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与22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几乎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额的40%。其中不包括俄罗斯。首先,自由贸易区在供应商品时为双方提供优惠的关税。考虑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因素,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将越来越残酷,关税的每一个百分比都非常关键。当然,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的煤炭要征收关税,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向中国供应的煤炭就不征收关税。去年,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达成了一项共识,开始就达成协议进行谈判。其中一点即为要求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缓和措施。在此情况下,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时间将会被拖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毕竟已经奠定了基础。显然,如果避开预备阶段,立刻开始研究和讨论未来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参数,这是十分有益的。这可以用具体的内容来填充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框架内的合作,从而加强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前景,甚至可以提升该组织在中国伙伴眼中的重要性。
第二,消除干扰俄罗斯远东贸易和投资合作的障碍。应该注意的是,在整个远东地区生活着600余万人,按照中国的概念远东地区是所谓的二线地区。在远东地区集中了重要的矿产资源。要看到远东内部市场容量较小,又远离国家的中心地区。显然,在制造业进行大量投资是没有必要的。开采和加工原材料、海洋生物资源,发展交通通道以及农业,这些可能引起中国企业的兴趣。但是,缺少发达的跨境基础设施,所有这些项目都是难以实现的。与此同时,在俄中边境上,有两条跨境河流——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条桥梁通道。目前正在实施两个项目,建设同江—下列宁斯科耶(犹太自治州)、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阿穆尔州)大桥。两个项目的政府间协议分别是在2007年和1994年签订的。直至目前,任何一座大桥都没建成。如果说同江—下列宁斯科耶项目已经有某种进展,那么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桥则还没有开始。现在提出了建设索道以取代桥梁。
第三,在能源合作方面,应该承认一个事实,即无论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如何波动,很长时间以来卖方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即按照2014年的天然气合同,俄方的义务是否正常履行,2018年是否按照计划向中国供应天然气:某些中国专家对此问题持有异议。
接下来的两三年,对中俄经济合作的长期前景将具有决定性意义。毫无异议的是两国经济合作将胜利渡过目前的困难时期。问题在于合作前景将如何?根据最严格的要求可以看出如下三个主要方案:
第一个方案,俄中在互利共赢原则基础上建立经济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将保证双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二个方案,经济关系依旧按照惯性发展,作为对政治关系的某种补充。
第三个方案是最不利的,预测两国经济合作道路将出现分歧。有别于第三种方案,第一和第二种方案是最可能的,并且是最合乎愿望的。
除了纯粹的经济因素之外,地缘政治因素也对俄中贸易与合作前景产生重要影响。
2015年5月8日俄中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关于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现在距离声明的签署已过去一年。这是两个超级大国消除产生矛盾原因的重要步骤。签署的文件为在中亚地区进行合作和共同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随后,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国纷纷表示支持宣言。他们认为与俄罗斯和中国建立双边关系,并且建立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合作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在交通物流领域,投资的互动和激励发展前景广阔。将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由中国向西拓展,包括中亚国家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在内,这是十分重要的。
对中国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任何时候都不只是单纯的交通问题。中国需要向西面推进投资并在那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俄罗斯来说,这些计划为从自己身上卸下一部分保障中亚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责任提供了现实可能。目前,正是俄罗斯劳动力市场接纳了至少三个中亚地区人口多的、最贫穷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剩余劳动力。向俄罗斯移民为中亚地区稳定做出重要贡献。如果部分当地人在中国企业找到工作岗位,那么俄罗斯将更容易应对劳动力资源的流动。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俄罗斯军事存在(凯特空军基地距离比什凯克不远,201军事基地在杜尚别)可以使当地国家或多或少感受到平静。
中亚五国中的两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了欧亚经济联盟,并且在超民族国家体制框架内协调合作。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外贸已经转交给欧亚经济委员会全权负责。目前这个机构根据2015年10月欧亚经济联盟首脑会晤时达成的协议正在制定与中国的贸易与合作的有关协定。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并不是没有困难的。必须像中国专家呼吁的那样,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在促使官员有效工作方面,其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官僚机构在制定与中国合作的“路线图”方面进展缓慢。同样,中国也忙于内部困难而进展缓慢。北京还没有形成一个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成果的大致前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一个消极因素,在个别领域这种消极作用非常明显。例如在交通领域,中国国家铁路公司已经注意到连续26个月运量下降的情况。
必须理解,外部势力——美国和欧洲国家在地区合作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是积极的。在第二种情况下一切是相对简单的。欧洲公司向一系列地区经济部门投资,首先是采掘业。欧洲人还没有准备继续向前走。甚至由于自身力量的衰弱,欧洲国家没有对地区政策和地区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情况下,欧洲是俄罗斯的重要伙伴,也是欧亚大陆的自然组成部分、丝路经济带的西部边界。至于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活跃于中亚地区。美国采取很多努力以巩固后苏联时期的中亚国家主权。俄罗斯和美国有时在地区军事政治稳定问题上达成合作。例如,俄联邦在稳定阿富汗主要潜在的不稳定根源时做出了很大努力。而中国担心,美国在中亚的存在和那里建立的亲华盛顿政权将使全世界的地缘战略环境恶化。中国不露声色地回应了美国2015年5月末提出的关于丝路经济带建设方面的合作建议。那时,正如专家们指出的,美国代表建议北京就这个问题进行双边层面的互动。
对于丝路经济带,美国的政策是积极吸引中国参与中亚地区事务。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此事必然引起中俄之间的竞争。但是,如果不抱有成见地看待这件事情,那么不存在产生这种竞争的土壤。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投资只是巩固了地方政权,使俄罗斯南部边疆更为巩固并使其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巩固欧洲和欧亚地区的安全。因为中国不打算负责当地的安全保障,这完全不是中国政府的风格。这时,建立像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这样的组织在未来对中国来说可以形成与欧洲和亚太地区国家合作的新条件。
因此,2015年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协议是惠及各方的。遗憾的是,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以最快的速度显示出自身的作用,即不能允许建立新的欧亚合作共同体。这是一种零和博弈的逻辑,这种逻辑曾在上个世纪为欧洲国家造成困境。
俄中地区合作存在的问题:
2015年,俄中两国元首签订的《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已经实行了五年时间。《纲要》的实施期限已经过去一半。《纲要》的目的是在实施俄中地区发展战略时相互配合,在实施俄联邦《远东和外贝加尔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纲要》和中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时共同努力。实施《专项纲要》过程中,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之间的外贸额从50亿美元增加到113亿美元。在实施《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是直线增长的。2014年是例外。当时,俄罗斯东部地区向中国出口额是60.49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降低了2.7%;进口额为53.02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降低了14.4%。正如我们知道的,进口额出现明显降低,其原因是卢布贬值,整个2014年卢布汇率持续波动。这种情况导致进口商品价格提高,生产和消费需求降低。同时,从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向中国的出口额下降没那么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燃料能源商品价格的降低引起的,同时在2014年出口的实物规模增加了。上述变化在2015年一直持续着。
在俄东部地区向中国东北地区出口的商品结构中原料商品继续占据优势。2014年,石油和石油产品在向中国出口总值中占41.7%,鱼类和海产品占15.1%,木材及其制品占15.1%,煤炭占13.7%。同时,在进口结构中,工业产品占优势:机器和设备占32.1%,粮食产品占13.7%,轻工业产品占12.9%,金属及其制品占12.1%,化工产品占11.6%。
2014年和2015年,在《专项纲要》框架内,俄方继续在建设检查站、建设和改建边境和跨境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积极工作。
特别是,在滨海边疆区恢复重建多边公路检查站波格拉尼齐内(俄)一绥芬河(中)和克拉斯基诺(俄)一珲春(中)。分别计划于2017年和2016年完成。解决了在波塔夫卡一杜宁检查站所辖地区建设跨格拉尼特河的公路桥梁通道问题。目前,与此相关的政府间协议草案被送往中央政权机关审批。
在阿穆尔州,正在研究建设布拉戈维申斯克一黑河公路桥问题。2014年11月,阿穆尔州和黑龙江省的工会组织达成协议,即共同完成设计和建设边境桥梁通道及货运检查站的任务。开始寻求设计和建设的资金来源。在距离上述通道不远的地方,计划建立大型物流运输综合体。
在犹太自治州,正在对2013年遭受洪水袭击的下列宁斯科耶、阿穆尔杰特和巴什科沃边检站进行恢复重建,计划于2015年末完成。重建后比罗比詹—列宁斯科耶的公路和通往巴什科沃检查站的专用线准备投入使用。建设铁路桥通道和下列宁斯科耶一同江的检查站的资金问题由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和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发展基金提供。主要承包单位已经确定,建设工作已经开始。
在外贝加尔边疆区,完成了多边的公路检查站外贝加尔斯克—满洲里的改建工作。双边的公路检查站斯塔罗鲁哈伊杜伊—黑山头和奥洛奇—什维的现代化工作正在进行。
为了在俄中之间建设跨境公路线路和拓展客运和货运列车过境蒙古,由布里亚特共和国通过国境线建设恰克图—纳务什检查站,该项目包含在联邦专项纲要《俄联邦国家边境(2012—2020)》内。
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正在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上建设客运公路检查站。
在交通领域,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各联邦主体在俄中政府总理定期会晤筹备委员会交通部门合作分委会框架内与自己的中国伙伴展开积极合作。主要方向之一是通过俄远东各港口从中国东北地区向亚太地区国家组织往返过境运输。据俄方和中方的预计,在该方向的货物周转量可能至2016年前每年达到800万吨,至2020年将达到1600万吨。更为关注拓展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与中国东北各大城市之间的定期通航。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正在积极吸引中国侨民进驻港口特别经济区苏维埃港。
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发展合作区的框架内,继续共同开发大乌苏里岛,规定在当地建设旅游休闲区。目前,正在筹备俄联邦政府关于发展岛屿的俄罗斯部分的纲要草案。在这种情况下,在纲要框架内,计划建设永久公路客运检查站,保护水利工程建筑物和内河港口,建立阿穆尔问题国际研究所,俄中公民可以通过有时间限制的免签证制度登岛。
在阿穆尔州,俄中农业技术转移中心正在运营。该中心进行合作培育和利用土豆、蔬菜和饲料作物新品种。在滨海边疆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发展俄中信息技术园区,在游击队城建立俄中试验创新基地“杰赫纳格拉特”。
在巩固俄中劳务领域合作方面,由于在引进外国劳动力时俄罗斯法律要求更为严格,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始组织培训中国公民通过必要的考试,以获得在俄工作的许可。尤其是,今年3月,阿穆尔国立大学与鹤岗师范学院(中国)签署了相关协议。
在旅游领域,发展合作的措施如下:组织团体免签证旅游、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保证旅游者安全、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以及建立新的旅游线路。
旅游的主要部分是在俄联邦政府和中国政府2000年2月29日签署的关于团体旅游互免签证的协议框架内完成的。为讨论和解决在协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境内建立了地区部门间委员会,并一直在发挥作用。
总体来说,在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各联邦主体,出境游业务在减少。并且,卢布贬值和中国境内旅游服务越来越昂贵导致2014年和2015年这种趋势日益突出。同时,来自中国的入境游客,由于人民币升值、中国公民福利的增长和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还应该特别指出,在《规划纲要》框架内两国投资合作的发展。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优先项目清单中列了投资单位。目前,从俄方来说,有41个项目位列关键项目清单中,中国伙伴参与实施的只有9个(占22%)。并且,在初始阶段,《规划纲要》包含80余个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
建设基姆卡诺—苏塔尔采矿加工厂(犹太自治州),拥有中方投资累计达到124亿卢布;
开发诺约—塔罗果伊多金属矿产地(外贝加尔边疆区),拥有累计投资44亿卢布的中亚银多金属矿组织是其投资商;
在外贝加尔边疆区东北部地区创建波良尔纳亚森林工业综合体,投资商是黑龙江信伴资源开发国际投资公司,累计投资规模达120亿卢布;
在乌兰乌德市十月区的西南部修建104个小区,投资商是建庆投资建设公司,投资规模达6.59亿卢布。
在实施《规划纲要》的关键项目时,中方共投资318亿卢布,在此情况下,在关键项目上的总投资是3056亿卢布。换句话说,中国投资在正在实施的项目投资中只占十分之一。这说明,《规划纲要》的投资合作是十分不充分的。并且,中国投资的大部分给了开采自然资源的项目,而不是建立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在《规划纲要》框架内,由于中国伙伴对投资项目参与不积极,日本和韩国公司表现出了对关键项目的兴趣。
在《规划纲要》关键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双边合作的主要障碍如下:
第一,缺乏对优先项目清单的有效协商机制,结果是其中的一部分没有引起合作伙伴的兴趣,而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第二,缺少给予参与实施《规划纲要》项目投资商的某些特权;
第三,边境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令人不满意,不能使项目发挥全部生产能力。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存在一些专家的意见,这些意见也不无理由,即近些年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这是经济结构改组引起的,还有国有企业老化和生产能力过剩等原因。很显然,形成“锈带”的中国东北地区将成为这个艰难过程的主要难题。政权机关和观察家都将对此特别关注。对俄罗斯来说,这意味着中国边境地区未必能成为远东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同时,中国地方政权努力在国际上十分活跃来补偿社会经济领域的复杂状况。尽管中方项目中的大部分从最初就没有意义,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在实践层面实施,并且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会产生积极效果。但是没有改善的投资环境、监督功能的自由化和汉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就谈不上项目的成功实施。
[责任编辑:刘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