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利平
【摘要】表面看起来,“官样朋友圈”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生活态度,但实际上会让官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官员在网络上的刻意回避和“不作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官民之间的陌生感;官员对民众关注的事件不发表观点,将自己置身于“失语状态”,放弃了舆论中的主动权和引导权,容易导致小道消息和谣言滋生,造成舆论观点的不平衡。
【关键词】“塔西佗陷阱” 媒介素养 隐私曝光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不知道是谁将“圈”这个精妙的说法引入人际关系中,它既封闭敏感又不断接纳新人;看似单调却又“圈圈相扣”;各自为营又时刻渴望被窥视。微信朋友圈就是这样的地方:我们关注热点新闻、发表人生感悟、分享美好事物,时刻贴上个性标签。然而,不同群体的朋友圈各有其特点。官员的朋友圈除了面对家人亲友外,还有同事和上下级,他们在朋友圈一般都较沉默,几乎不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即便偶尔转发文章也不涉及争议事件,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官样朋友圈”。
“官样朋友圈”有着“无可挑剔”的政治正确
“官样朋友圈”从内容来看,避开了有争议的话题。细究官员朋友圈,充斥着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如修身养性、成功之道、人生智慧、美景分享等,有网友戏称“官员不是在转发鸡汤文的路上,就是在寻找鸡汤文的路上”。当你吐槽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时,他转发帖子说吃“保持平和的心态,会有助于延年益寿”;当你质疑社会不公、谴责丑陋时,他转发帖子说“要对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心存感恩,才能更快成长”;当你讨论时事、探寻真相时,他转发帖子说“包容多元的世界,社会才会包容你”。这样的朋友圈乍看充满了正能量,永远是不会引起争议和不必要猜测的内容,有着“无可挑剔”的政治正确。
“官样朋友圈”从情感来看,喜怒不形于朋友圈。凡人皆有喜怒哀乐,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除了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会在网络上倾诉,常见的就是发朋友圈,让朋友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以获得情感共鸣和支持。通常的朋友圈都会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好恶之情,对热点时事的愤慨或赞扬,对幸运或不幸之事的欣喜和难过等,个体都会利用朋友圈的信任基础,将生活里的情绪呈现在朋友圈中,有的甚至会故意放大情绪。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官员朋友圈竟然是没有情绪的朋友圈!你在这里看不到乐不可支的喜悦、寤寐不宁的忧虑、拍案而起的愤怒等常人的七情六欲,有的只是波澜不惊的一片祥和。
“官样朋友圈”从行动来看,对时事热点不转发、不表态。新媒介的普及与发展,给网友提供了更丰富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表达观点的平台。当国内外有重大新闻发生时,广大网友因不同的经历和价值观对新闻事件进行有选择的转发、评论并关注事件的进程,表达诉求。但官员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几乎不转发、不评论、不表态。
“官样朋友圈”的形成逻辑
第一,受“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的官场文化影响。从古至今,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就有“言多必失”的告诫,官员更是把“谨言慎行,沉默是金”当作金科玉律。对于责任内的事情,发言尚且适可而止,责任之外更是“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官场文化里,话多始终是弊病,难免言语间得罪人留下祸患。朋友圈作为虚拟社区,是现实生活圈子在网络上的延续,圈子成员的社会身份和特征有比较高的一致性,这就意味着官员的朋友圈里除了亲友、同学,更多的是同事和上下级。如果经常转帖子、发评论,在朋友圈表现得活跃,会给人留下一种“在岗不在状态”的清闲官形象或是不够成熟稳重的感觉,这样一来不利于维护自己威严的形象,二来也无益于自己的仕途。
第二,网络舆论中的“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是指政府和组织在失去公信力后,无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公众都会认为不是在说好话做好事,都会给予负面评价。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加上网络的飞速发展和舆论生态的不健全,官员形象因少数官员的违法乱纪背离公众期望,导致公众的不信任。因此当矛盾出现时,作为公权力代表的官员更容易受到大众的质疑,成为大众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官员似乎掌握着发言权,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反倒处于弱势,做好事、说好话经常被质疑为作秀。当官员“越说越不信”“越描越黑”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在非理性的“仇官情绪”和舆论环境中,官员减少在公众视野中的曝光自然是“上策”。
第三,惧怕接触新媒体,媒介素养不高。一般来说,官员的文化素养较高,也能使用微博、微信。但他们像是“潜水者”,窥视别人的动态,却很少评论和更新,原因之一是部分官员在如何与网友进行交流的问题上依然是“菜鸟”。有的官员平时习惯性地讲官话套话,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也继续“打官腔”,而不善于使用网友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和幽默方式,受到广大网友的吐槽。《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征集过“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高度重视、现场指挥、圆满完成”等词语榜上有名。有网友戏称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一些官员不会使用新功能、不理解网民的说话方式或者照搬官话套话,降低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第四,官员一定程度上代表公权力,不便言说。朋友圈的定位虽然是“个人”而非“公共”,但官员毕竟是政府活动的承担者,他们的言行举止会被默认为一定程度上代表官方。其实官员下班后也是普通百姓的一员,老百姓遇到的困难,他们也会遇到;老百姓觉得哪里不好,他们也有感受。但因为工作性质原因也不方便随意在朋友圈内吐槽,特别是一些特殊岗位或者存在泄密隐患的事件中,如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事关重大,不能随心所欲。另外,官员的观点会被一些网友解读为政府的观点,如果出现过度解读或者误解,都会让政府的公众形象受到损害,因此很多官员会选择在朋友圈闭口不言。
第五,害怕隐私被曝光,言行被网友“拍砖”。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公众对政府组织和官员个人有了更多的监督渠道;另一方面,官员也存在隐私被曝光、语言被过度解读和行为被误解等风险。普通民众发朋友圈是希望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得到别人的关注,官员则恰恰相反,他们不希望自己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或是尽量减少曝光,防止由此引发网民的猜想、挖掘。官员的一张照片、一段视频或者一句评论都可能引发网友的猜想从而快速发酵,如跟某人在朋友圈互动频繁可能被怀疑私交甚密;一张不经意的照片可能被质疑炫富;一个观点可能会遭到其他朋友的误解。如果经过大量二次传播,自己就有可能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沉默就成为规避这种风险的“理性”选择了。
“官样朋友圈”带来的弊病
表面看起来,“官样朋友圈”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生活态度,但实际上会让官民的隔阂越来越深。
第一,未能深入发现矛盾,加剧官民陌生。《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指出,尽管网民对负面信息的关注程度仍高于对正面信息的关注,但对正面信息的关注比例有所提高,网民心态更加积极,对各类社会问题解决的期待上升。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官员在网络上的刻意回避和“不作为”会打击大众积极性。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官员不愿进一步或深入地了解矛盾所在和公众的诉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官民之间的陌生感。
第二,官员在舆论中处于被动,谣言趁虚而入。官员对民众关注的事件不发表观点,避免说错话表错态,将自己置身于“失语状态”,放弃了舆论中的主动权和引导权。长此以往,民众看不到官员的态度导致小道消息和谣言滋生,造成舆论观点的不平衡。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第三,加剧官员和公众的对立情绪。在我国,大多数民众本就觉得官员“高人一等”,有距离感。“官样朋友圈”没有达成民众与官员间有效地沟通,反而更增加了神秘感,引发猜忌和对立情绪,这种猜忌包括对官员日常生活的好奇和对待热点事件态度的推测。官员越是表现得不同于民众,就越把自己置于民众对立面;越是不在朋友圈里互动,就越拉远了官民距离;越是保持沉默,就越失掉主动权。一些西方国家的官员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们几乎都有注册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账号,并积极更新状态,发表观点,大至国际事件,小到个人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来消除民众的疑虑和对立情绪。
“官样朋友圈”的破解之道
“官样朋友圈”的出现不仅是官员自身的问题,整个社会也有责任。要打破这种怪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掌握新媒体舆论战场的主动权,要像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所要求的那样“不忘初衷,坚定信念,在坚守新闻舆论阵地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永远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努力”。
第一,转变官场生态文化。官场生态文化是官员为官的土壤,我们应跟随时代的脚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谨言慎行固然是好,但要警惕发展为怕难怕事的“鸵鸟心态”。健康的官场生态文化,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自我循环系统,而是不断鼓励官员同外界交流,获取最新动态,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官员拥有更加透明的、良性的竞争环境,拥有相对活泼的官场气氛,拥有对个性更多的包容时,才能保证官员们敢触网、敢发言、愿发言。
第二,增强政府公信力。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历史性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矛盾,导致政府官员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危机。2011年的“郭美美炫富案”、2015年的“南京宝马肇事案”等,加深和固化了我国官民之间的不信任,增加了社会冲突,甚至出现了一些“官员说什么,我们就不信什么”的情形。这种“习惯性的不相信”情绪已然渗透进了大众的生活。政府应当积极利用新媒体引导舆论,及时应对危机事件,维护自身形象,增强公信力。当推倒横亘在政府官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隔阂之墙时,官员和人民群众才能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官员“不敢言”的心理才会消除。
第三,提升官员媒介素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打破“官样朋友圈”的道路上,官员应该主动出击有所作为。当务之急是要主动接触新媒体、学习新技术和全新的交流方式,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让自己不落伍,这也是新时期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部分。正如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所说:“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官员要“放下架子、丢下面子”,充分利用网络去了解民意,收集舆情,倾听多元的声音和多样的诉求,将原来视为“洪水猛兽”的网络为己所用,真正做到“网络走基层”。
总之,我们不仅要从宏观上转变官场文化,增强政府公信力,而且从微观上也要求官员学会熟练使用新媒体、新技术去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要敢于在朋友圈展现自己真实的生活,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善于及时正确引导舆论。当然,要打破“官样朋友圈”不是一蹴而就的,群众也要包容和理解,对官员多一些支持,多一些辩证地看待。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熊凤鸣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年4月19日。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