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 本文指出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之处,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并以《材料成形力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几点原则,对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深化改革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多媒体 传统手段 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在“十二五”期间的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突破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强化了实践,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但是它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它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媒体功能强,而不是所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首先,当前多媒体课件几乎都是高度程序化、结构的线形化、教学方式的固定化、系统的封闭性和不可修改性,限制了授课的灵活性。而且画面做的内容太过于五彩缤纷,扰乱了学生的视听比例,甚至使学生撇开了授课内容而一味地注意画面的奢华。再者大屏幕投影仪和音响对学生的眼、耳的刺激会使感官和大脑易于疲劳,影响听课效果,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其次,对于多媒体短时间内传送给学生的信息量大、速度快,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大多数学生在吸收时存在困难,这样大容量、快速的传输信息给学生,必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再次,多媒体授课时一屏所能显示的内容有限,一个推理或一个数学证明往往在一屏内不能一下显示完毕,学生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一个完整的思路很容易被打断。影响了听课效率。
最后,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在大部分的时间,教师手握鼠标,面对计算机,而学生则面对屏幕,感受不到课堂的活力和情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或多或少的受到教师的监督,教师随时会提出某个问题,要“开小差”的学生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因担心提问,会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而在多媒体课堂上这种监督力度变弱,学生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这无疑会导致学习效果的降低。
因此,正是多媒体教学存在上述诸多不足,在教学上要适当、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千篇一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经过长期时间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生动、有个性,且有利于师生感情交流,使老师能从思想、情感、人格、审美等方面熏陶和感染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教师的表达潜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也暴露出了自身的某些局限性,它的教学效率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效率,应灵活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来,树立学生是授课的主体,是课堂的中心这一理念,以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显得尤其重要。
《材料成形力学》课程是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难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开发了《材料成形力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它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多媒体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却很难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原因并不在于多媒体课件本身,而在于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人本身,在于人们如何去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应该抛弃原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总之,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容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遵循以下原则:(1)精心修改多媒体课件,以突出趣味性为原则,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导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2)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树立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手段的思想。(3)充分利用软件自身功能,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下得以实现。(4)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实现学生是教学中心的角色转换。(5)和谐实施教学过程。
在此改革基础上,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上课得出勤率明显提高,良好以上的学生成绩由改革前的58.2%提高到74.8%,效果明显。
因此,改革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寓教于乐,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正确的改革方向。
基金项目: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邓萍,管静.浅议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J].科教文汇,2009(12):45.
[2] 张燮.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1.
[3] 朱云,李革,方治华,等.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0):325-327.
[4] 郭树东,张慧研,路晓鸥,等.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13(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