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秀
【摘要】2016年高考评卷专家《高考低分作文,“低”在何处?》引人思考。高一新生月考学生抽样调查的作文现状让我们担忧。怎样上好《“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一专题,实现初中和高中语文记叙文板块的衔接,同时让学生明白在高中阶段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迎接作文教学。才能实现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的目标。信息时代学生并不如预想的那么爱读书,我们怎样利用好课本这个好例子来指导学生,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呢?
【关键词】高考作文 用心就能寻找那些让人感动的细节 课本资源
一、教材定位。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表达交流”第一篇就是《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对于教材这样的安排,我认为这既是实现初中和高中语文记叙文板块的衔接的需要,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好其他文体的关键。
二、现状分析。
(一)2016年高考作文评卷情况分析。一位高考评卷专家在《高考低分作文,“低”在何处?》中指出:偏离题旨、脱离轨道;篇章结构有“硬伤”;素材选用陈旧华、大众化;语言无温度、灵气。而其中关于篇章结构的“硬伤”是这样描述的“有的记叙文开头或结尾就弄一段无病呻吟的议论,不伦不类”,让人生厌。“语言无温度、灵气”就明显体现出了遣词造句上的绝对化、空话、套话、大话,让人不堪卒读。更不要说有些学生在写作时的记叙文还处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只是简单的演绎材料,没有思想深度,没有文采,没有精巧的情节,没有耐读的细节。为什么会这样呢?而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设为必考内容,就体现了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这也预示着,我们面对高考作文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二)高一新生月考作文情况现状让人堪忧。除了常见的字迹潦草错字以外,还有就是网络语言的大量渗入。最让人吃惊的是文章更多的是记流水账,好像没什么东西可写。要不就是写小学的某某。在不同的考场但作文的相似性会让你觉得他们是在抄袭一样。学生的生活相对单一,更多的就是学校家,好像是没什么可写的。事实真的如此吗?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吗?我们又该怎样触动他们呢?那么怎样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三、措施和方法。
(一)用心,用真情,高考作文,想说爱你也容易。巴金曾说“我写东西时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时,我就不写”。歌德说“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贺拉斯说“你自己要先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
(二)那些前辈已经发掘感动点。感动点就是触发你心灵颤动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如一封信,一件工艺品;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地上的一棵树,水中的一层浪花。总之,不管是什么,你一定要被它感动过,并通过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并将你的感情融合进去。
我们来看看课本中的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实例。1、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课本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实例。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说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读书人窃书不算偷。”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这样描绘藤野的服饰:“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于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严谨治学却不拘小节的先生形象便伫立在读者眼前了。在《七根火柴》一文中,在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之后的表情变化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细节。
2、我们再来回忆刚学过的《必修一》记叙文单元,温故而知新,深入领会记叙文的一些具体方法。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学习了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学习了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场面描写的具体方法;在《鸿门宴》一文中学习了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对比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在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等文章中学习了写真人、真事,抒真情等记叙文写作要领。通过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从而克服学生对作文,从而爱上写作。
(三)多思考“为什么”,学会提炼素材,是写作的关键。提炼素材这个过程,是发掘主题、深化意蕴的过程。要善于从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一定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做一个有心人。
(四)掌控全局,写之前要整体构思。
动笔前一定要想一下要写的人和事,需要从哪点展开叙述?重点安排什么材料?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
总之,在面对语文学科的分值越来越大,而语文学科又不能像数学之类的学科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可以快速提升的特殊性,面对信息时代的学生并没有如预想的那么喜欢阅读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善于借助课本这个好例子,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心人。善于去观察、思考,家庭、社会、学校以致他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都会给他们垢心灵带来许许多多触动。只有心灵受到触动,真挚的感情才会很自然地在他们的笔下流露出来。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才能真正实现“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北京大学中文系协办。
[2]《中学语文好教师》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好课时这样炼成的-----品读名师的经典课堂》华东师
大出版社
[5]《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