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滕刚微型小说《仿佛》

2016-12-23 16:32舒梦婷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主题语言

摘 要:滕刚被誉为现代微型小说界的黑马,他打破传统微型小说的桎梏,运用异于一般写实主义的形式和技巧,以现代人的情感状态为题材,借鉴先锋小说的创作手法,把人们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事推到极致,使之产生新奇化、陌生化的效果,从而将其本质淋漓尽致地变现出来,虚构出一种现实。《仿佛》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滕刚的创作形式和创作技巧,本文则将对滕刚的微型小说《仿佛》依次从叙述视角,语言,人物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着重讨论作者如何通过语言、人物、视角等因素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关键词:滕刚;主题;语言

作者简介:舒梦婷(1992.5-),女,湖南龙山人,赣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01

一、序言

滕刚是小小说“新写作实验派”的代表人物,“怪诞的鹰”这个词是学界对滕刚普遍的评价;异于其他作家的关注点,尴尬的生活际遇、荒唐乖谬的人生、充满悖论的命运以及异化的情感是他创作的主题。同时,他对当下人们的生存境遇与脆弱心态具有深切的了解。而这一切都归因于一点:他丰富的社会实践。本文将就作者的层层铺叙进行解析,探讨各个要素语言、叙述视角等对主题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探讨故事主题。

二、解析《仿佛》

1、《仿佛》视角解析

《仿佛》以非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荒诞滑稽却令人发省的故事,一大早去给父亲抓药的张三偶遇阮元甲一家被御林军抄家全过程,惊慌恐惧之中回到家与父母亲开始了防抄家“演习”。藏与找,收与砸的“演习”过后,整个家已经被“抄”得差不多,所剩无几了。直至最后张三说了一句:“看样子还真没办法,难道我们就这样等他们抄吗?”全文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整个事件,建构全文的未知叙述者似是张三周围的朋友邻居,以旁观者的姿态或带着嘲笑口吻叙述整个事件,蔑视张三一家的滑稽与愚昧;又或是也如张三般处于恐惧当中,同样当心着哪天自己的家也被“抄”。第三人称的巧妙使用,读者“对号入座”到未知叙述者的位置,扮演张三朋友或邻居的位置,在头脑中也,进行着类似的“抄家演习”。凸显出人人自危的心境。这样的故事构建打破了年代和区域的疆界,使其更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并拓宽了其历史范畴,延伸到现代社会,使得每位读者能在主人公的复杂思想感情里搜寻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

2、《仿佛》语言的解析

全文加上标题1716个字,篇幅短小,文章第一段简明扼要交代了故事的大致时间和背景,道明事件“抄家”发生的原因,而全文主要的故事围绕张三和他父母在模拟“抄家”过程中的对话展开。对话简短紧凑, “怕人”,“抄家”等词汇不断重复出现,作者不动声色的用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给人以紧迫感真实感好似身临其境,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话语通俗易懂,通过对话将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来。滕刚“没有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的境界在这得到充分体现。他的白描,他这种真实且细致的笔触,将这一荒诞事件叙述得极为真实可信,夸张的情节在紧贴生活实际的话语中展开,变得比真实更加真实。

3、《仿佛》的人物解析

张三作为全文的主要人物,但是显少有对其进行背景、外貌的介绍。他的形象和性格是模糊的,除故事开头提到的“天刚亮,张三就去桥头的五草堂给父亲抓药。”可见其孝顺的品质,模糊的形象,大众化的名字却有其独特的含义。小说的主角虽然叫张三,但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泛化的符号,在生活中被人们反复使用,其所指意义几乎消失,因此,张三在小说里面虽然有名,实则形同无名。张三这个名字让读者更多的想到的不是发生某个特定人物升身上的事情,它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可以从张三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张三即我,我即张三。而《仿佛》这篇小说中“张三”就如同病态生命所出现的病症,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中一种具有明显代表性的疾病征兆。在《仿佛》一文中,张三象征着普罗大众,读者可以在张三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作者运用这种命名方式把索要象征的概念隐藏,当然隐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并非浅陋,更不是直说,而是一种暗示,含蓄地表露出来。

4、《仿佛》主题的解析

滕刚微型小说的主题常常围绕人生的尴尬、荒唐、乖谬,以及充满悖论的命运和异化的情感等。《仿佛》通过对张三一家啼笑皆非的“防抄家演习”的描写,揭露现代人人人自危的状况和现代人内心深处“卡夫卡式的恐惧”,进一步寓指现代社会的凌乱;同时印证公权力之下,谁敢严勇;公权之下,无人能避的现实。在文章最后,张三说:“看样子还真没办法,难道我们就这样等他们抄吗?”可见爱尔兰剧作家塞繆尔 贝克特创作的悲喜剧《等待戈多》的幻灭感。滕刚《仿佛》的最后结尾似是揭露对张三一家妄图反抗愚昧的嘲笑,但给读者带来的却是“戈多”存在一般的希冀。

三、结语

作为小小说“新写作实验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的微型小说界,滕刚是一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家,独特的性格、反叛传统的姿态以及强烈的时代感。滕刚凭借着一种对传统风格的反叛,新颖的叙述方式和幽默的语言,驰骋于微型小说界。他常以诙谐语气叙述,可谓荒诞不经,而同样的能做到亦庄亦谐,亦喜亦悲的阅读感受。其微型小说普遍具有非一般的立意。在笔者看来滕刚的作品是带有语言性质的现代荒诞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经过滕刚的艺术处理后,作品的夸张性、戏剧性、荒诞性更能揭露现实生活的问题和现状。

参考文献:

[1]卢翎.滕刚评传[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

[2]刘海涛.规律与技法——微型小说艺术再论[M].新加坡:新加坡作家协会,1993.

[3]李阳.主题与叙述,滕刚微型小说论[J].长沙: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雷娟.微型小说的另类文本[D].吉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主题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浅谈中国侠文化背景下的武侠电影
《风雨哈佛路》的主题评析与文化解读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