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人民日报》05版发表了一篇“人民时评”:《铁路版图升级,改革需要跟进》这篇文章因此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关键的敏感点在于:这是要将中国铁路私有化吗?或者说,中国铁路的私有化是否就是“十三五”期间铁路改革的既定目标?
从整体上说,中国铁路的改革,如果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民资、外资扮演辅助角色,我认为未尝不可。例如,一条铁路线的建设,民资、外资参与一部分投资,分享一部分利润也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拓展资金来源,加快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民资、外资进入实体领域,避免在金融泡沫等虚拟经济领域里兴风作浪。其中的关键是由谁主导。
我始终认为,完全用经济效益来评价国有资本的作用是不合适的。但民资、外资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以利润为主导,甚至以短期高额利润为集中兴趣点。两者的差异会对铁路建设造成不同的后果影响。国有资本发展铁路建设,以全社会的升级发展为目的,国有资本投入哪怕微利、保本,只要对全社会有利,其间接效益也是巨大的。但是,民资、外资一般不会接受微利、保本的命运。因此,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吸收部分民资、外资发展铁路,实际上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从现实角度看,以私有资本为主导发展铁路,效果并不理想。
“十三五”期间铁路建设总里程将超过2.3万公里,拆迁补偿的范围比房地产项目大得多,而且还是跨区域的。私人资本能承担更为复杂的拆迁补偿责任吗?莫非又要政府做恶人,帮着私人资本赚钱?试想,在私人资本主导舆论的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一旦私人资本引导舆论呱噪,造成民怨沸腾,矛头统统指向政府,政府却按照《人民日报》的意见,把“优质板块、优质线路”都交给私人资本,这样的冤大头,政府可以当吗?
对于中国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改变经济发展的某些错误的西方经济理念,例如一味追求金融的高风险、高利润,为此不惜铤而走险。事实上,私有资本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短期高额利润为目标,辅助性地参与国有资本主导的中国铁路建设,不失为一个旱涝保收的选择,赚的少总比过山车大起大落突然赔光强。而且,私有资本也应该具有当年中国企业家“实业救国”的抱负,避免重蹈西方一窝蜂地扎入虚拟经济、造成巨大经济危机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