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专业施工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6-12-22 19:54周敏
科学与财富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周敏

摘要:施工类课程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一类专业核心课,实践性很强。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整合,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加强教材、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和课程网站建设,可以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市政专业;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力度加大,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需要大量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这对高职教师提出了如何面对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及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市政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理论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高职的专业课程设置如何实现就业导向,这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核心课题。施工类课程作为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系列主干课程,课程改革必须从具体的工作岗位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为主要任务,按专业核心技能要求设定教学目标,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加以实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对就业工作岗位“零距离”顶岗的能力。

一、跨学科融合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体系构架

针对不同的专业,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名称不同、教学大纲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差异。然而,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同一个工程往往同时涉及建筑、道路、基坑等不同的工种。如何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将不同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理论有侧重点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不同专业的施工课程突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专业的技术要求,做到课程内容全面、翔实,生动、具体。再将工程材料、力学、结构、管理等相关知识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中,做到课程知识体系前后有序、融会贯通。强调学科知识间的交叉和综合性。帮助提升学生专业知识领悟力和应用能力,并激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兴趣和志向。

二、课程培养学习情境设置

课程教学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施工的工作过程设置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以“应用性理论讲授+岗位技能实训”为课程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了校内校外相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就业特点,删除内容,强化识读与绘制教学内容,增加并强化了试验与检测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设置,每个学习情境中的学习项目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大部分课程采用现场教学,精选适合教学的施工工地,利用实际工作项目,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实施过程中,重视项目的选择、成果的展示、教师的评估,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三、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课程网站建设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规范使用。学院重视教学手段、方法的

现代化建设,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好讲授内容和多媒体显示相配合的教案,做到“胸有成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逐帧、逐条、逐行、甚至逐字显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实现听、看、想的统一;结合工程实践,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体验施工情境。

2.教学专题网站建设。

通过与企业联合打造的“道路工程施工”网络课程专题网站,提供大量专业学习资料、施工图片、施工录像、施工文件,通过在线学习、在线测试、教学录像等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采用施工资料、施工录像、职业岗位分析等手段,使学生可以进行专业的施工情境化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还可以在线交流,实时完成知识的查缺补漏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以外同样能够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随着学院对精品课程投入的逐步加大,课程组教师不断建设道路工程施工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使课程的电子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网络课程、网络课件、参考文献、视频、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料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课堂是师生交流、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舞台,师生应该共同参与。改进课堂教学包括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多媒体课件的优化,增加工程施工环节的图片、录像、动画等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工程施工工艺的感性,让课程更生动、更活泼。尤其是图片、录像、动画等更符合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均能通过具体形象的动画、视频和音频等手段得到强化,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大了内容容量,又使相对枯燥的施工课程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在课程设计阶段把学生分为小组,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学生小组的讨论与工作分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同时,课程增加了学生的工地参观环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相互沟通并改善团队精神的能力,提升授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及综合业务能力。图7 反映了跨学科融合、规范整合、改进课堂教学与考核以及小组制、校内外结合等教学改革措施的逻辑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昌明,张济生,唐一科.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增加工程能力———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4).

[2]范臻辉.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3]吴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5,(3).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