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凡柱 张晨曦
摘 要:该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地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功能与目标定位不清晰,创新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陈旧枯燥,考评方式单一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地理学教学;地方本科院校;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105-03
1 引言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表层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系统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与发展变化过程规律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体系[1-3],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大科学领域[4]。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促使地理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的基础学科。国内高校地学、资源环境学与城乡规划类专业普遍开设有地理学课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地方本科院校逐渐成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在地理学教学方面一直存在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地理学固有的技能训练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功能的发挥。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地方本科院校地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对其课程特征和实践教学的特点较为熟悉。本文结合多年地理学教学工作实践,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和改革思路进行了探析,为进一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地理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 当前地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地理学教学功能与目标定位不清晰 地理学教学是地学、资源环境学和城乡规划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这些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古老而年轻的地理学学科分支众多,知识体系庞杂,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古代地理学自然和人文现象理现象的描述,近代地理学科学内部不断分化和学科体系的形成,发展到现代地理学(地理科学)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及向分析、预测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演化规律的方向[4-6]。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现代地理学日益成为一门应用性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地方本科院校沿用的传统地理学教学理念一直偏重于地理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在创新和实践方面的发展。这些都是由于对地理学教学功能与目标定位不清晰而造成的。
2.2 地理学教学创新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8年底,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约64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而到了2015年底,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到3 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高等学校普遍存在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等“短板”问题,普遍存在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等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在开展地理学教学的地方本科院校表现的尤为突出。地方本科院校地理学教师队伍构成复杂,学历水平、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不具有完善的地理学教学创新体系。
2.3 教学内容枯燥,实践环节设置随意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地理学不仅注重“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研究,更注重把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因素进行研究。然而,国内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一直沿用旧习,即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相关院系教务人员对教学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由院系内相关课程教师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最后简单地进行教学总结和成绩评定。这种模式导致地理学教学一直以来使用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地理学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材层面,导致教学环节枯燥无味,未能深入当地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同时,实践环节多设置在暑期,导致实践与理论脱节,学生暑期实践意识不强,多数实践活动变成走马观花式的几日游,使得学生在应对全球变化及区域性发展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
2.4 考核方式单一,教学评价不全面 现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考核不力,不少高校对教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对学生考核“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教学过程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同时对学生考核多采用笔试形式进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需要“一本教材,一张考卷”,丧失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学生为了完成考试,只需要“考前一星期,60分万岁”,丧失了学习的动机和欲望。为了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一些教师设计的期末考核内容也多以上课做过的题目为主,失去考试本身的作用,考评的反馈和调节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现有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通过考核来强化地理学基础理论和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范围。总之,高校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地理学教学评价机制,对地理学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测评。
3 地理学教学改革思路
3.1 明确地理学教学的功能与目标,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管理部门人员规模的不断缩小,学习过地理学课程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必须由行政事业单位向现代化企业转变。这要求地理学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地理学教学功能与目标的进行准确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的首要任务。对于地理学教学而言,从大局上要求地方本科院校院系或专业负责人对地理学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全面的认知和系统的把握,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能够做好地理学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统筹。要改革优化地理学实验教学,需要首先明确地理学课程和实践环节在培养体系中的定位和任务,做好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统筹,才能从教学本身有效服务于人才培养。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院系要抓住新一轮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机遇,重新审视地理学教学在地学、资源环境学和城乡规划学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界定其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中角色,从而为教学和实践环节工作的布局和开展厘清头绪。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地理学教学创新体系 地理学教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创新体系一般包含教学理念创新、课程内容体系编排创新、教学课堂拓展创新、教学模式方法的综合创新、测评方法多元的创新5个方面[7]。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是教育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地理学教学创新体系改革就是想方设法发掘教师的潜力,使其成为更好地推动地理学人才培养的力量。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变革是一个“动态进化”的过程。大学校园里课堂、虚拟课堂以及野外实践是重要的创新实施环节,也离不开高质量教师的指导。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地理学教学创新体系不完善的情况,院校相关专业一定加大对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积极筹措教学经费和解决实践资源不足问题,从而使教师在地理学教学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
3.3 积极引进实践教学,开辟第二课堂 高校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是为了人,具体目标是提高质量和推动创新。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立足于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立足地方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出满足地方行业发展和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8-9]。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地理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技术开发和推广创新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在当地开展自然资源、产业布局、旅游开发和城市规划的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和行业精英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努力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将地方资源打造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
3.4 实施多元化的考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系统性作为地理学的特征之一,要求无论是组织教学还是总结评价都要系统谋划。教学环节要遵循“因材施教、能者多学”的教学理念,实践环节要有效引入“学生参与式”互动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的考评要从单一对结果的考核转变成“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1)教学前:学校要组织教育专家根据地理学学科属性与教学目标对课程计划的合理性进行评估;(2)教学中:院系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性进行评价;(3)教学后:做到教师和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教学考评考核除期末考试外,自主探究过程的课堂表现、讨论和实习报告均纳入教学考评体系。全面、客观、公正的多元化考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从而使人才培养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4 结语
地理学作为地学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类专业课程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重视,相关专业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地理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并将教学与科研和行业发展有机结合,做到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合理衔接,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同时,为适应高校战略转型和人才培养体制变革,要不断完善地理学教学环境基础设施和师生间有效的互动反馈机制,才能不断地提高地理学的持续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傅伯杰,冷疏影,宋长青.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J].地理科学,2015,35(8):939-945.
[3]蔡运龙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59(6):803-810.
[4]陈一萌.对国内几种典型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构成的解读[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1):61-65.
[5]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陆大道.“未来地球”框架文件与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从“未来地球”框架文件看黄秉维先生论断的前瞻性[J].地理学报,2014,69(8):1043-1051.
[7]周尚意,朱华晟.人文地理学本科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56-59.
[8]夏江宝,刘俊华.地方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5(20):136-138.
[9]刘俊华,夏江宝.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21-123.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