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控“收”与“放”的时机

2016-12-22 12:46黄炎辉
新一代 2016年17期
关键词:预设平行四边形探究

黄炎辉

摘 要:精心设计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尤其是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活动结果的生成应该有哪些情况。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设计好的教学与真实的课堂生成不相符,这就要看教师的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放”要放得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才能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收”,才能达到“放”的效果。在实际解决问题中,教师应该怎样适时的收,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关键词:教学;“收”;“放”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实施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孩子经常会为寻找不同答案或解题思路积极交换意见。“放”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在“放”的同时还必须处理好教学过程的另一方面——“收”,“放”是前提,“收”是目的。“放”得科学,“收”就会有效、有力。

精心设计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尤其是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活动结果的生成应该有哪些情况。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设计好的教学与真实的课堂生成不相符,这就要看教师的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放”要放得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才能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收”,才能达到“放”的效果。在实际解决问题中,教师应该怎样适时的收,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一、伺“机”而动,价值引导

精心预设,要求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积极创设真实的活动情景,掌握处理好教材与活动相互促进的策略。人是环境的产物,因境而异;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智力激荡。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分类”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出示下8种四边形让学生分类,这可是一个全开放的大问题,由于老师课前预设不够全面,学生的回答让老师不知怎么办,后来老师只能自己出示笑笑的分法——按边来分;在按边来分的情境中,老师课前预设不到学生有哪些回答,未能引出平行四边的概念,从而未能从生成来引导教学预设达到效果。

课堂评价是“收”的一种方法。当学生汇报了各种情况后:老师应当“收一收”,引导学生对上面的分法进行评价,引导按边来分比较合理。在按边来分的情境中,经过学生热烈的讨论,有时会产生很多想法,教师可以借此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课堂上的追问也是“收”一种方法,通过追问让知识进一步升华,从而提炼出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因此,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生成,是伺“机”而动,价值引导。

二、随“机”应变,顺应学情

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比喻:预设与生成就好比是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鱼”,再用生成的网捕逮住“小鱼”。对于一些不往两张网里钻的“鱼”,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你们也能想出办法,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操作实验去寻求答案。由于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学生思维活跃,很快就产生了几种推导方法:有的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学生汇报和展示实验结果是教学过程中最自然的“收”, 当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实验待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后,教师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露出一种喜悦的表情,这时在抓住时机恰到好处的收场,让他们汇报和展示探究结果,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借“机”施教,放大生成

一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让人听了后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有一种艺术享受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实际,既要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又要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在正确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要做好“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如教师在让学生探究什么叫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学生四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究它们是否是对称图形,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们是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是什么?各有几条对称轴?只见学生纷纷投入活动中,他们拿起不同的纸片,通过对折、展开、观察、描画、比较等方法,全神贯注的操作着、探究着。

积疑与反问也是“收”的一种方法,能让探讨的问题进一步升华,放大生成。在汇报交流时,有一名学生介绍圆时说,老师的反问让课堂进入学习的高潮,课堂上时不时的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由此可见,一“收”到底的课,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一“放”到底的课容易造成学生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探究,会劳而无功,“收”与“放”有效结合才适应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借“机”施教,放大生成。

总之,“放”与“收”是相辅相成的,只“收”不“放”的满堂灌或照葫芦画瓢的临摹法,已被时代所废弃。只“放”不“收”,只能体现个性化,但数学的大众性会散失殆尽,这对于中下学生极为不利。因而,“放”而有“收”,活而不乱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猜你喜欢
预设平行四边形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