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精品工程装备

2016-12-22 02:55杨佳鑫宋彭涛李小丽
中国军转民 2016年7期
关键词:精品工程陆军精益

■ 杨佳鑫 宋彭涛 李小丽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精品工程装备

■ 杨佳鑫 宋彭涛 李小丽

日前,由陆军驻郑州地区军代表室监造的高速工程装备和新型电站陆续生产下线,这是该代表室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来,积极寻求与优势民营企业合作打造精品装备取得的又一喜人成果。

军民融合发展,是富国强军所需、潮流所向,也是打造陆军精品装备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由总装备部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联合有关军工集团公司发起的陆军装备精品工程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项活动的核心是宣贯落实精益理念,推动以“精益论证、精益设计、精益制造、精益服务、精益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五精工程”。该项活动是对长期装备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着力提升陆军工程装备质量的重大举措。

一、打造陆军精品工程装备,树立意识是基础

陆军装备建设中存在的大量低层次质量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行业内尚未形成精品意识,对缺陷抱有习惯性容忍的态度,“差不多、不影响”成为“常态”,要订单、赶进度变成目的,因此,要打造陆军精品装备,首先必须将精品意识竖立起来,形成“不以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的“新常态”。瑞士钟表之所以深受世人的喜爱,甚至被许多爱好者当作艺术精品收藏,正是源于生产厂家不厌其烦地琢磨细节,不知疲倦地推敲流程优化,不畏艰难地研究技术升级,专注于一个领域的精益求精,才得以形成傲视天下的竞争力。与“钢铁+炸药”的传统装备相比,现代新型武器装备日趋大型化、系统化、集成化。任何一种装备,从生产到交付,从列装到退役,都要经历为数众多的工序和环节,每一个环节哪怕只出现一点点差错,积累起来就可能演变成“谬之千里”。只有强化精益意识,树立精益意识,坚持精益求精的理念和标准,完善细化工作计划,营造实施精品工程的声势,切实做到全员知晓、全员学习、全员参与,使各级各类人员追求精品的意识更加深入,判定精品的标准更加明确、打造精品的行动更加自觉。严控生产过程“人、机、料、法、环、测”要素的变化,严格转接产品质量管理,严格外购器材质量管理。学会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来审视工作,系统分析质量形成和可靠性增长的内在机理和瓶颈短板,找准切入点,孜孜追求工作零差错、过程零偏差、产品零缺陷,才能打造出好用、管用、耐用、实用的陆军精品装备。

二、打造陆军精品工程装备,主动作为是根本

打造陆军精品装备,需要完善顶层设计、需要健全改革机制、需要配套相关政策、需要建立交流信息平台等等,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实践总结和检验的基础上,如果大家都固步自封、不主动作为,那么没有“鲶鱼”的“鲶鱼效应”如何形成?尽管军民融合还面临许多困难和一般性问题,但随着合理化建议不断采纳,军民融合认识水平不断提升,融合领域范围日渐拓展、融合措施日趋多样,给军民融合工作形成了更强的合力。近年来,由工程兵驻郑州地区军代表室联合优势民营企业在军选民用装备的研发生产上,探索形成的的“三自一参与”(企业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主研发、军方参与)模式,使产品从研发到订购的时间由过去5-8年缩短到2-3年,为实现陆军装备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这种模式的尝试,得到总部首长和机关的肯定和支持,被称为郑州模式。而郑州模式的特点,恰恰在于主动作为,按照军方主导,严格贯标,扎实推进精品工程活动;按照精品工程要求在承制单位内部设立精益协调、精益设计、精益制造、精益管理、精益服务等部门,保证了装备研制生产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跳出了“等、靠、要”的怪圈,增强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军民融合发展。

三、打造陆军精品工程装备,严格标准是关键

陆军装备使用中出现的很多缺陷和质量问题,大都源于标准不高、规定不严、设计要求不具体、超差范围无节制、返工次数不限制、鉴定评审走过场、关键工序不严控、出厂试验差不多、让步接收超底线等习惯做法。这些做法,往往使相关的监督和评审流于形式,谁也感受不到压力和改进装备质量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而打造军民融合精品装备,就要求我们针对当前质量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全面贯彻落实装备工作法规和标准,把标准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在装备论证阶段,强化总体论证牵引作用,以适应信息化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制胜机理和深刻演变,突出总体论证地位。在设计阶段,提高大纲管控能力。根据产品特点,认真编制质量保证大纲,以及工艺、元器件、软件、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等大纲或计划。在制造阶段,加强生产条件和能力建设。严格工艺纪律,强化人员责任心、使命感,严格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特别是加强工艺流程、工序质量和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控制的精细化程度,做好技术归零或管理归零。在服务阶段,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建立完善与部队长效沟通交流制度,快速解决部队装备技术质量问题。在监督阶段,强化装备定型把关作用。严格承制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控制,严格质量监督和检验验收,落实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促进质量持续改进,不断增强质量保证综合实力。

曾几何时,“军工技术”、“军工制造”、“军工产品”在社会上享有无尚光荣和尊崇。在老百姓眼里,军工产品就是一张无形的“免检证”,“军工制造”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军工产品质量第一”不容质疑。时至今日,这些曾经让装备人引以为傲的光环已悄然褪去,昔日风光不再。这既体现了社会的共同进步,也反映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打造精品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全面梳理各类标准,系统开展标准的“废、改、立”工作,做到健全标准,按标准抓建设,使“建标准、用标准、守标准”成为自觉的行动。

四、打造陆军精品工程装备,军民融合是途径

习主席深刻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习主席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国防和经济发展的时代脉博,站在更高层次来理解军民融合的重大战略意义,充分认识到军民融合是推动武器装备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实现伟大的强军梦、强装梦贡献力量。

有数据表明,现代军事装备技术的军民通用率已达到80%以上。特别是后工业时代以来,前沿科技往往最先发端于民用产业领域。比如,现在广泛应用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无一不是从民用领域孕育而生,并转化为军事技术的,并且这一现象在工程机械领域更为明显。笔者认为,打造精品工程装备,一是要突破观念。近年来,我们在军民融合的创新与创业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困难和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工程行业只有同舟共济,同心同德,扬长避短,打破狭隘的自我发展观念,从思想上深度融合,找准国家安全、军队使命、企业担当的切合点,在合作竞争中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双赢多赢,共同推进工程装备建设由大到强。二是要创新方法。工程装备军民通用性较强,给工程装备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更提出了全新课题。面对挑战,选择优秀的民营企业,合作开发新一代工程装备,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与实践。不仅能够大大缩短装备研制生产周期,确保技术成熟、质量可靠、性能先进的装备为部队所用,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更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升了工程装备的总体质量和效能,为工程装备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军民融合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三是要掌握关键技术。工程装备机动性能差、速度慢一直是困扰工程装备发展的瓶径,也是工程装备“装备人”多年想要跨越的一个壕沟。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工程装备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的基础,更是工程装备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首次使工程装备行驶速度提高到60kM/h以上,首次在工程装备上增加液压动力出口中,首次采用油气悬挂系统、集中润滑系统,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给装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要着眼多样化使命任务。日益繁重的非战争军事任务,既是对工程装备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工程装备建设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工程装备建设实际,创新发展思路,针对反恐维稳、抢险救灾任务特点和雪球,重点拓展一批反应迅速、技术含量高、操作简易、性能可靠工程的装备,如“小型发电机”、“气动植桩机”、“管涌治理装置”、“锚杆钻机”、“液压镐”、“液压剪”、高效完成“填、埋、封、拆、盖、”等任务的工程装备,增强了完成任务的可靠性,也突显了工程装备在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打造陆军精品工程装备,落实责任是核心

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富。民营企业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落脚点,要站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高度,充分认清面临的机遇、形势,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提升装备制造的质量和水平。服从与服务于军民融合这个战略布局。归根结底,是强化责任担当,从强国强军、富国强军、兴装强军的战略维度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承制单位是武器装备的研发者,其研发能力、工作作风、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追求等,无一不关系到装备质量的生成。全面落实承制单位质量主体责任,就是要把质量保证责任贯穿到装备设计、研制、生产、使用和保障的全过程,一旦发生质量问题特别是重大质量问题,就严肃追究问责,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职责不清、配套不管、互相推托的问题。这其中,制定刚性的责任追究措施是关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承制单位真正警醒起来,切实把压力和责任明确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身上,确保装备质量。

对于军代表而言,就是要结合武器装备特点,研究制定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监督办法,明确研制、生产、使用各阶段的监督重点和监督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检验验收制度,严格质量监督和检验验收,严格生产准备检查关、技术状态控制关、外购器材复验关、关重特殊过程审核关、试验验收关和产品交付关。总结梳理装备在部队使用中发生的技术质量问题,针对薄弱环节清理修订军代表质量监督与检验验收细则,调整检验验收项目,优化检验验收方法,完善检验验收手段。督促承制单位着眼实战环境、实战强度和实战要求,加强设计论证,严格特性试验,严格转阶段首批质量评审,严格使用评估,围绕确保装备交付质量这个根本,切实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陆军工程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山河“雷霆”军用多旋翼无人机助力湖南省全区域信息化实战演习

湖南省某部队携山河科技“雷霆”军、警用多旋翼无人机参加全区域信息化实兵作战演练会,该演习旨在全面提升该部队作战信息化能力,强化部队在战争和紧急环境下的战斗力。此次无人机系统作战的任务是对目标区域及目标人员状态进行侦察,并予以威慑。

山河SUM60“雷霆”军用多旋翼无人机是针对警用、军用需求自主研制的无人飞行器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按军工标准设计制造,具备安全可靠、长航时、大飞行半径、高智能化、操作友好、作业能力强的特点,搭配多种负载,可广泛应用于空中侦察、安全维稳、抢险救援、军事反恐等领域。

作为一款军、警用专业无人机系统,“雷霆”无人机产品已批量配套应用于湖南省多个部队及公安部门,并多次成功完成指定任务。截至目前,该产品已承担过的演习或实战作业包括:采集现场数据;播散传单;空中喊话;获取灾区视频材料并实时反馈至指挥部门;投放救生衣等轻型救灾装备;对违法活动、地点、人员的勘察和取证,犯罪嫌疑人员面部特征及车辆信息的捕捉等。

山河集团一贯积极响应“民技军用”的号召,被授予国家工程机械动员中心称号,具备军工一级资质,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能够从海陆空为国防及公共安全事业提供服务的民营企业。“雷霆”无人机是山河集团自主创新能力与高品质的制造体系共同作用的又一成果,我们也将立足于客户需求,持续优化改进,希望“雷霆”无人机能为社会公共安全与国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谢丁)

豫西集团江河公司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6月27日至29日,北京赛西认证有限公司对中国兵器豫西集团江河公司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审核。经过三天的审核,审核组一致认定江河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均符合审核标准,同意推荐认证注册。

本次审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现场检查,评价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实施是否有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调阅文件、现场交流、抽查取证、询问相关人员、以及对重点部门、岗位进行现场抽样评审等方式对公司23个单位(部门)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审核。审核过程中,专家们一致认为,江河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环保设备设施有效运行,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安全管理投入不断加大,能较好地开展自查自纠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取得较好绩效,体系运行有效。

同时,审核组专家也指出了该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希望持续改进,确保体系有效运行。(郝红伟)

杨佳鑫、宋彭涛,陆军工兵军代局驻郑州地区军事代表室工程师;李小丽,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质保部部长)

猜你喜欢
精品工程陆军精益
纳张元、何永福作品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陆军海战第一连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品工程
我们能为诗词精品工程做些什么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奋进吧陆军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