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极针干预脑病术后患者意识及运动障碍的时效性临床研究*

2016-12-22 08:00雷正权李文瑶冯卫星牛晓梅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磁极脑病针灸

雷正权,李文瑶,杨 斌,刘 娟,冯卫星,周 峰,张 毅,牛晓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特种针法

磁极针干预脑病术后患者意识及运动障碍的时效性临床研究*

雷正权,李文瑶,杨 斌,刘 娟,冯卫星,周 峰,张 毅,牛晓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目的:通过对脑病术后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时机进行磁极针对极针刺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及运动疗效与针刺介入时间的关系,从而探讨脑病术后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共收集32例脑病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为发病10天内(24h~10天)、治疗B组为发病10天后(>10天)予以磁极针治疗,主穴取人中、内关、足三里,并采用对极针刺法;配穴随证取穴,随机采用N、S极磁极针进行针刺。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次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以及Barthel指数量表(BI)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A组较治疗B组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对脑病术后患者的意识及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最早可在术后48h开始针刺,且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

磁极针;对极针刺法;脑病术后;介入时间;GCS评分;FMA评分;BI评分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脑病的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但与此同时患病率却大幅度上升,其中脑卒中(Stroke)、脑外伤(TBI)是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1],中医称之为“中风”,而患者术后遗留的各种功能障碍治疗周期长,恢复时间慢,且医疗费用之高,也使很多家庭长期承受着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应尽早地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用磁极针这种新型的针具对脑病术后患者意识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三科及脑外科收治住院的32例脑病术后患者,其中脑出血术后20例,脑外伤术后9例,脑瘤术后2例,脑梗死术后1例,入院后第1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在5分~12分之间,按照病程及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A组为发病10天内(24h~10天)针刺,共15例;治疗B组为发病10天(>10天)后针刺,共17例。

1.2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收集的32例患者,其中A组共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B组共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性别通过卡方检验χ2值=3.125,P=0.077(>0.05);年龄采用t检验,P=0.53(>0.05),得出两组之间的性别和年龄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具有可比性。见表1、图1。

表1 两组性别、年龄情况对比

图1 两组平均年龄、性别比较

1.3 诊断标准

1.3.1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

1.3.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及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4]。

1.4 纳入标准和排除、脱落标准

1.4.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脑损伤;③入院后接受手术治疗;④18岁≤年龄≤75岁者;⑤入院后第1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分≤GCS≤12分;⑥入院前后均经头部影像学检查,有各型脑出血、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等全部或部分影像表现,且符合手术指征,并排除其它器官的损伤;⑦治疗前未接受针灸治疗;⑧签署知情同意书。

1.4.2 排除标准 ①达不到上述纳入标准者;②处于妊娠期、月经期或哺乳期患者;③原有心脏、肝脏疾病或其它器官疾患者;④入院前使用了可能导致凝血时间延长的药物;⑤严重痴呆、精神病患者。

1.4.3 脱落标准 ①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进行治疗者;②试验中自行退出者;③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过敏或药物副作用;④治疗时间未达到10天以上者;⑤住院期间死亡或不满2周,观察资料不全者。

2 研究方法

2.1 常规治疗

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70)、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山东威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420)、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232)和20%甘露醇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037)等具有促醒、神经保护、改善循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压等作用的药物治疗。

2.2 磁极针治疗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均进行30次磁极针治疗。严格按照针刺、取穴方法进行。

2.2.1 针具选择 “三元牌”磁极针(N极、S极)(陕西三元现代针灸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标准号:Q/SY001-2001,规格分别为0.3mm×25mm,0.3mm×40mm)。

2.2.2 取穴 主穴:人中、内关(双)、足三里(双);配穴:随证取穴,如意识不清加印堂,言语不利、吞咽困难加廉泉,口角流涎加地仓,上肢不遂加曲池(双),下肢不遂加三阴交(双)。

2.2.3 操作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人中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约10mm,以眼球湿润为度;内关穴:直刺15~20mm;足三里:直刺20~30mm;印堂:提捏进针,针尖向下平刺约10mm;曲池:直刺15~20mm;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90°直刺,进针20~30mm。以上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期间行针2次,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共30次。

2.2.4 针刺方法 主穴采用对极针刺法,即每穴两针,N、S极磁极针相对,针尖相距0.2~0.3cm(不得大于0.5cm);配穴随机采用N、S极磁极针进行针刺。

2.3 疗效评定

分别对两组患者于针刺前、针刺30次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以及Barthel指数量表(BI)对患者进行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轻度GCS13~15分;中度GCS9~12分;重度GCS<8分;特重型GCS3~5分(预后差,死亡几率高)。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运动总分为100分。按患者上肢、下肢分别进行评分,其中上肢总分值66分,下肢总分值34分。分别对上肢、下肢及总分进行计量统计。分级标准:Ⅰ级:运动评分小于50分,严重运动障碍;Ⅱ级:运动评分50~84分,明显运动障碍;Ⅲ级:运动评分85~95分,中度运动障碍;Ⅳ级:运动评分96~99分,轻度运动障碍;正常:100分。

Barthel(BI)指数评分:0~20分为极严重日常能力缺陷;25~45分为严重缺陷;50~70分为中度缺陷;75~95分为轻度缺陷;95~100分为痊愈。

④应将统筹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统筹考虑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公共服务,同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项目;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制度,并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和实施农村水环境治理作为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内容。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有提高,A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GCS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2。提示磁极针早期介入治疗能及早改善患者意识障碍。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对比

注:本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M)描述,运用秩和检验分析

图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对比

3.2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

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均显著提高,A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FMA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图3。提示两个时间段磁极针介入治疗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且发病10天内磁极针组的疗效更好,表明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对比

注:本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M)描述,运用秩和检验分析

图3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对比

3.3Barthel(BI)指数评分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I评分对比

注:本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M)描述,运用秩和检验分析

图4 两组治疗前后BI评分对比

4 讨论

本研究所选用的新型永磁性针灸针-磁极针,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生物磁学、生理学及现代磁性材料学的基础,将中医针灸与现代生物磁学技术相结合,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经络的导磁性能,增强疗效。磁极针选用矫顽力和磁能积较高的材料制作,按照针具尖端的磁性分为N型(北极)和S型(南极),并用不同的针柄形式(平柄为N型,环柄为S型)相区别[5],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殷克敬等[6]实验研究表明磁极针能增加大鼠脑内GABA的含量,从而使脑细胞活动旺盛,可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改善神经机能。雷正权等[7]运用磁极针和毫针治疗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针刺后观察两组患者即刻针感、针感传导和针感持续三方面发现:磁极针组的即刻针感、针感传导和针感持续阳性率分别为89.94%、46.75%、73.38%,与毫针组(62.66%、25.32%、28.2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罗仁瀚等[8]对15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得出:磁极针组的疗效优于普通毫针组。

对极针刺法[9]是雷正权主任医师针对磁极针的临床应用所总结出来的针刺方法,由于磁极针分不同的磁极,因此需要利用其特性对穴位进行刺激。对极针刺法是在同一个穴位异极针刺,针尖相对,两针尖相距0.2~0.3cm(不得大于0.5cm),余穴可采用N极或S极单极针治疗,以有针感为度。笔者认为采用对极针刺法,可在针刺穴位形成一定量的磁场,具有“静磁疗法”的作用,同时在留针期间,由于间歇性小幅度快频率、雀啄式提插行针,使得其又具有“动磁疗法”的作用,大大地提高了疗效。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在治疗中风、面瘫等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次研究在主穴采用对极针针刺法,以小幅度快频率、雀啄式提插行针,加强刺激,余穴用单极针交替针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较好地结合了针灸和磁场的双重作用,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疗效。运用磁极针这种新型的针具,将传统的针灸方法和磁场作用相结合,通过经络的循行流注将磁性作用于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调整其失衡的磁场,加强了腧穴原有的作用,使患者容易得气,针感更强,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而且也使得传统中医疗法得到了创新发展[10],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对于脑病的针灸治疗时间大部分是在病情稳定后或恢复期,而对于术后患者的针灸治疗研究较少。本次研究最早是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48h进行针刺治疗,手术一般是在患者发病后根据病情在24h内进行,依照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体质强弱,选择不同时机进行针刺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意识水平还是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两组患者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而且越早进行针灸治疗,患者恢复情况越好。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磁极针治疗脑病术后患者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安全的方法,尤其是在发病的早期,从而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本次研究所收集的病例数量有限,可能对部分数据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观察时间较短,且对患者未进行回访,因此对磁极针的长期治疗作用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

本研究可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深入研究针对术后患者的意识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可进行更加细致的功能测定,运用更加全面、细致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如Brunnstrom分期法、改良Ashworth量表等,有效、系统地判定患者自理能力。由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涉及的内容和功能更为复杂、全面、系统,其功能改善还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而且需要长期的疗效观察来判断患者预后情况,因此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次研究中发现,三阴交对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效果较为显著,且部分患者有下肢的即时伸缩活动。由于磁极针为异极针,与经络中的阴阳经相合,由此想到八脉交会穴,通跷脉的足少阴肾经的照海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可以应用磁极针的这种特性进行针刺,也就是阴阳经的对极针刺法。另外,由于跷脉与人的肢体运动特别是下肢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大胆设想,针对下肢运动障碍可以选用阴阳经对极针刺法对照海和申脉进行针刺,阴阳表里相辅相成,疗效可能会更好,类似的还有三阴交和悬钟、内关和外关,从而改善四肢功能的恢复。

另外,《难经·二十九难》[11]中有“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针对这一点可否理解为现代临床上所见到的脑病所造成的肌肉痉挛(肌张力高)、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两种表现,这也是临床上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刺激阴阳跷脉来改善肌张力,可以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由于本次研究时间有限,样本量较少,对于在术后48h进行针刺的也只是个别病例,没有大量的数据统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窗,今后研究是否可以在早期一个确切的时间进行大样本的长期研究,仍是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1]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58-15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3-4

[4]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5] 殷克敬,雷正权,王特光.中国磁极针[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

[6] 殷克敬,程小红,王瑞辉,等.磁极针对癫痫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1999(10):620-625

[7] 雷正权,乔雪峰,杨洁红,等.磁极针与不锈钢毫针临床应用对比分析[J].中国针灸,1995(1):24-25

[8] 罗仁瀚,陈秀玲.磁极针治疗中风后遗症152例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2001,21(10):591-592

[9] 雷正权.磁极针对极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2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6):355-356

[10] 雷正权,杨斌,牛晓梅,等.磁极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7):759-760

[11] 南京中医学院.难经校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陕西省咸阳市科学技术局科研项目,编号:2014K04-06。

雷正权(1963-),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R

A

2016-06-30

猜你喜欢
磁极脑病针灸
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结构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固定同步电机磁极用螺栓的受力分析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吗——对几道中考物理试题的商榷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地球的旋转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