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安春平,张正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于GoPubMed用生命质量评价针灸疗效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吴海燕,安春平△,张正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目的:探索在PubMed收录的文献中,用生命质量这一患者报告结局的方法在针灸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状况。方法:应用GoPubMed检索针灸治疗和生命质量评价相关的文献。GoPubMed是基于文献资源的文本挖掘与分析系统,利用其统计功能,从出版年限、国家、城市、期刊、主题、作者及作者合作网络等方面检索应用生命质量评价针灸临床文献的可视化结果。结果:PubMed中共收录文献845篇,最近10年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文献中高频词为适于的人群、针灸方法、结局评价以及病症。期刊主要分布在中国、英国、美国3个国家。结论:生命质量作为结局评价指标,适用于针灸治疗的病症,可以方便、快捷的用来评价针灸的疗效。
针灸;生命质量;GoPubMed;文献计量学
WHO将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定义为:特定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和关注点相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生命质量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通过个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独立的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人信仰等反映在与外界联系上[1]。生命质量一词于1920年提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研究与应用。伴随着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医疗水平改善和人口老龄化等现象,患者生存期延长,带病生活,与病共处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在疾病过程中的生命质量、与疾病共处的经验以及如何处理影响生命质量的各种不同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提高生命质量成为疾病控制的重要目标,生命质量也成为临床医疗干预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灸疗法适应证广,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在缓解症状、控制不适等方面效果突出,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2-5]。针灸治疗的突出特征在于可以提高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而生命质量多维度的健康观与针灸治疗的目的有一致性,适合用来评价针灸的临床疗效[6]。本研究利用GoPubMed自动统计功能,对PubMed中收录的经针灸治疗并与生命质量评价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
1.1 检索工具
GoPubMed(http://www.gopubmed.com)是用基因本体和医学主题词表对PubMed检索结果进行探索的一种专业化的语义智能搜索引擎[7],其原理是将读者检索词提交给PubMed,接收PubMed的检索结果,利用GO(gene ontology,GO基因本体)和MESH(医学主题词表)[8]对检索结果进行提炼[9-10],利用算法从中提取GO术语和MESH主题词,自动生成临时基因本体和医学主题词表,全面分析文献。GoPubMed从高频词/高度相关的概念/关联概念、作者、发表年代、作者城市和国家、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OA开放获取期刊,其他期刊)5个方面[11],给出可视化的分析结果。
1.2 检索方法
选取的检索式为“Quality of Life”[mesh] AND Acupuncture[mesh]。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8月15日。
2.1 研究主题
共检出针灸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文献849篇。排名前20位的高频词见表1,结合高度相关的概念(在GoPubMed的左侧菜单栏,略)考虑,主题词可以分为4类:一是干预措施,包括针灸、针灸穴位、电针、灸法、温灸和艾灸;二是疗效评估,包括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提高、医学化(Medicalization)、评估、疗效、病后照料、调查问卷、健康结果评价和安全性等;三是适用病症,包括疼痛管理、慢性疼痛、慢性疾病、疲劳、抑郁和综合症;四是适用人群,包括中年人、老年人、女性、男性、更年期、年轻人、亚洲人和病人。
2.2 发表年代
从1994年至今与生命质量和针灸治疗有关的文献数量分布情况,见图1。1994—1998年,共有6篇文献,数量较少:1999—2003年,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较小,共20篇。自2004年起至今,文献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12.5年时间共有文献量313篇。
2.3 发文期刊
845篇文章分散在208本期刊上。《中国针灸》发文量26篇,名列第一,占总数的12.5%,《中医杂志》发文4篇。其它排在前10位的期刊均出自英美国家,占70%。在这些英美期刊中,除了《针灸医学》《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研究与实验》《更年期》4个刊物外,其余均为补充医学和替代医学类型的期刊(占28%),具体见表2。
表1 排名前20位的生命质量评价相关的针灸文献高频词表
图1 1994—2016年7月GoPubMed中收录的生命质量评价相关的针灸文献数量分布
期刊名称发文量ZhongguoZhenJiu(中国)26AcupunctMed(英国)16CochraneDatabaseSystRev(英国)10ComplementTherMed(英国)10Trials(英国)9AlternTherHealthM(美国)7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英国)6JAlternComplemMed(美国)5JTraditChinMed(中国)4Menopause(美国)4
2.4 文献作者所属国家和城市
作者所属国家或地区,见图2所示的可视化分析地图。由此可知与生命质量评价相关的针灸临床研究遍布全球,尤其是欧洲、美国、东亚较多。发文量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城市见表3,美国、中国、英国和韩国5国的发文量201篇,约占总数的1/4,发文最多的城市为北京、首尔、圣保罗和广州。
图2 生命质量评价相关的针灸文献分布地图
国家发文量城市发文量UnitedStates77Beijing26China72Seoul16UnitedKingdom27SãoPaulo9SouthKorea25Guangzhou7Brazil21NewYorkCity6Germany19Shanghai6Canada14York6Australia14Boston5Turkey9Ottawa5India8HongKong5
2.5 作者及合作网络
参与研究的212名学者中,有8名作者形成两个研究网络:一是由挪威的学者Sãllström S等5人组成合作网络,分别在1995年和1997年发了两篇文章,都是应用随机对照方法,主要内容为针灸是否改善亚急性中风病人生命质量;另一是3人合作网络,为英国学者Macpherson H等在2012年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成本效用系统评价。
3.1 针灸治疗的有效性评价,是针灸学科发展的关键
国际上中医药学研究专题的热度以针灸为最[12],针灸疗法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合法地位,全球有20多万人在从事针灸医疗工作,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13]。GoPubMed上检索针灸(acupuncture,MeSh),相关的文献有16838篇(2016年8月14日),99个国家6650位作者参与研究。高影响因子的文献有42篇,其中23篇发表在Lancet上,作者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人。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针刺研究》和《中国针灸》,均为中国的期刊。国际上针灸临床研究的文章大多发表在替代医学与补充医学期刊上,这与10年前高靓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4]。近10年,虽然关于针灸治疗的文献数量稳步增加,但是文献质量却良莠不齐[15],表明针灸在国外要进入主流医学领域尚需时日。
针灸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有广泛的适应症与明显的疗效,目前国内外针灸治疗主要的疾病谱集中在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2-3],以神经系统的疾病和症状为主[14]。但是针灸的疗效与操作安全性尚未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而疗效是针灸生命力的体现,客观和量化的疗效指标的缺乏,成为制约疗效评价的主要瓶颈。针灸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走向世界的基础[6]。
3.2 针灸疗效评价是针灸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循证医学的兴起促进了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广泛应用,并成为公认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但是由于针灸自身的特征,大型多中心RCT的设计在针灸临床实施中有困难[16]。另外,方法学上的限制也表现在针灸治疗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现代医学通用的由医生根据客观生理病理指标评价疗效的方法不适用于评价针灸的疗效。因为中医治疗的是整体的人,而不是单独的病症,其效果也体现为人的整体状态的改善,因此,针灸治疗效果的评价需要更加关注整体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另一方面,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多样而混乱,对疗效指标的描述也不清晰,导致研究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阻碍了针灸疗效评价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针灸治疗的普及。
Cochrane Library系统评价数据库(CDSR)是公认质量最高的系统评价数据库,然而其中注册的针灸项目得出的结果令人吃惊,即大部分针灸临床系统评价研究认为针灸和假针灸、安慰剂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约70%的针灸疗效系统评价结论为“不确定”[17-18]。现代临床评价体系在针灸的治疗效果的评价方面陷入困境。
GoPubMed搜索结果中的高频词 “Medicalization”,出现在90篇文章中,根据GoPubMed语义搜索的特点,通过进一步的手工检索,结果发现“Medicalization”在90篇文章中主要对应3个方面:一是“Medication”,即药物,指在针灸治疗的同时也用药物治疗,这样在做针灸临床研究中需要更复杂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处理,也对针灸疗效的评价带来了困难;二是“Medical”,即医学的,如“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指在研究设计中以西医组为对照组,这也是目前针灸疗效评价研究中的一个趋势和特征,即研究者倾向于使用与西药治疗相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三是“Medically”或“Medicalization”,即药学化或医学化,这也是生活方式医学兴起的一个表征,指针灸主要是作为一种应对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疾病的手段存在。同时表明针灸疗效评价要全面考虑在应对疾病和症状中的收益,比如患者本人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客观指标的改变。
3.3 针灸治疗的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研究
生命质量与WHO对健康的定义相对应,指个体或群体所感受到的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良好适应状态,是一种操作化定义,其评价工具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测量健康状况的一种多维度指标,结果有可重复性,有量化的标准化问题和答案[19]。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考虑的病理指标的改善,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可能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共处。生命质量可以用来评价任何健康状况,包括疾病干预的结果。针灸治疗从整体出发,将症状作为整体状况的反映,重视患者的感觉。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应考虑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如症状和机体功能、生命质量、对临床照护满意度[16]。根据理论而来的研究设计,必须与评估方法一致。用生命质量来评价针灸治疗的效果,与中医“整体的人”理论范式一致,是目前评价针灸疗效评价中较为适用的一种方法。本次GoPubMed检索到的71篇文献中应用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主要有:普适性量表——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SF-36(健康调查简表-36条目)、SF-12(健康调查简表-12条目)、EuroQoL-5D(欧洲五维健康量表);特定疾病生命质量量表——AQLQ(支气管哮喘)、SS-QQL(中风)、QOL-DA(药物成瘾)、MENQOL(更年期)、PDQL(帕金森)、RQLQ(鼻炎)、VEINES-QOL(静脉功能不全)、DEMQOL(痴呆)、MSQ(偏头痛)、EORTC-QLQ-C30(癌症)、QLQ-OV28(妇科肿瘤)、口干症(XeQOLS)和肠道易激综合症(IBS QOL)。
目前看来建立更加有效的符合中医药治疗复杂性的疗效评价系统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1] WHO.WHOQOL: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M].Genev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1-15
[2] 杜元灏,李晶,孙冬玮,等.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5):373-378
[3] 杜元灏,黄卫,熊俊,等.国外针灸病谱的初步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1):53-59
[4] 何巍,童元元,荣培晶,等.国外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的病种趋势分析[J].针刺研究,2012,31(1):83-86
[5] 费宇彤,杨德强,胡凌娟,等.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3):229-232
[6] 梁繁荣,任玉兰,唐勇.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针刺研究,2008,33(1):62-64
[7] 盛东方,孙建军.基于语义搜索引擎的学科知识服务研究——以GoPubMed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5(4):113-120
[8] Vanteru BC,Shaik JS,Yeasin M.Semantically linking and browsing PubMed abstracts with gene ontology[J].BMC genomics,2008,9(1):1-11
[9] 谢岩岩,孙继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知识服务体系——以生命科学领域内GoPubMed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0,29(5):59-64
[10] Doms A,Schroeder M.GoPubMed: exploring PubMed with the Gene Ontology[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5,33(2):783-786
[11] 张士靖,杜建.GoPubMed:基于GO和MeSH的信息检索与分析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7):6-11
[12] 刘丹雯.利用SCI和GoPubMed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学科发展趋势——以中医药学为例[J].现代情报,2012,32(3):119-124
[13] 思金华.基于SCIE和GoPubMed的针灸学文献统计分析[J].中国针灸,2015,35(12):1309-1314
[14] 高靓,田力欣,郭义.2007年SCI源期刊针刺论文分析[J].中国针灸,2009,26(6):504-507
[15] 何巍,刘朝晖,王俊文,等.国外大样本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文献质量评价[J].针刺研究,2014,39(5):422-426
[16] Victorson D,Beaumont JL,Mahadevan R,et al.Acupuncture-Related Quality of Life Changes Using PROMIS Computer Adaptive Tests in a Pragmatic Trial with Oncology and General Integrative Medicine Patients:The Role of Baseline Acupuncture Expectations[J].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2016,22(10):778-787
[17] 刘迈兰,马婷婷,唐勇,等.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收录针灸文献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1):97-99
[18] 李江慧,宿杨帅,景向红,等.对国外大规模针灸临床疗效系统评价报告的分析[J].中国针灸,2011,31(7):665-669
[19] Levi L.Psychosoci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sychosocially mediated effect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Environment & Health,1997,23(3):47-52
Analysis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of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he Evaluation of Life Quality Based on GoPubMed
WU Hai-yan,AN Chun-ping△,ZHANG Zheng-yi
(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outcome of the patients with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literature of PubMed.Methods:Retrieve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 by GoPubMed. GoPubMed was a text mining and analysis system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Retrieve the acupuncture clinical literature on life quality in order to get visualized results from the publication years, countries, cities, journals, subjects, authors, author collaborative network, etc.Results:PubMed included 845 papers, and it kept a stably increased trend in recent decade; the literature was mainly concerned about the population, acupuncture methods, outcome evaluation, as well as the diseases. The journal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China,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life as the outcome assessment indexes,it is suitable for the acupuncture to treat diseases, and it can assess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Acupuncture;Quality of life;GoPubMed;Literature metrology
吴海燕(197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医学。
△通讯作者:安春平(1970-),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心理学。
R245
A
1005-0779(2016)12-0078-04
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