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雷
摘 要: 本文以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切入口,探索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胜出需要的基本文字素质。学生的文字素养应该从端正态度、潜心夯实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敏感性入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躐进,以期对英语专业教学做出有效反思。
关键词: 文字表达能力 双语能力 大学生求职
1.引言
最近十年间大学普遍扩招,而就业岗位并没有成比例地相应增加,因此造成一定程度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而非出身顶尖大学的学生更是备受其害,在就业市场处于相对劣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不应怨天尤人,更应该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态度敢于面对,除了致力提高自己的就业筹码外,恐怕再没有其他途径。而很多学生忽视就业筹码中文字能力这一环,导致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差强人意。一旦表达方面的错误为雇方所捕捉,就会给自己的求职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本文拟就毕业生应具备的文字表达能力谈谈自己的“管见”。
2.专注双语敏感度
大学期间学生要打下良好的文字文化基础,尤其对一般毕业生而言,至少包括应熟练而准确使用英汉两种语言。孔子讲的“文质彬彬”,强调从内心修养和语文表达两方面评价一个人的综合水平;而刘勰谈到的“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同样强调个人素质与文字功底相辅相成。而不少毕业生虽接受四年教育,实际上对语言的敏感性极差。平时中文打字时手机和电脑键盘都装有搜狗拼音法,省却了查阅检索词典的烦恼,却也出现了提笔忘字乃至疏于文字的坏毛病。当然,这种文字粗俗与社会上的躐等冒进、不甘清修的大环境不无关系。可是别忘了象牙塔里的学生不应自降身价,一味热衷网络新词,甘心抛却经典文学是何等浅薄。古人说“文如其人”,而现在学生很少有几个人能静下心练练自己的硬笔书法,写出来的字很难看出出自“天之骄子”的手笔。而英文表达能力要建立在素心烂读的基础之上,假如语言输入不足,输出的产品自然多半是次品。看看社会上的双语标牌,企业介绍、商务招标等的英语翻译,就知道粗制滥造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始作俑者多是粗通英语的大学毕业生,率先把浓重的中式英语带到了外国人的眼前,损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而对英汉语表达较为注重的学生,则会对自己的表达循名责实,不会轻易下笔。这样的学生明显会以扎实的文字功底赢得雇主的青睐。
3.抛弃“工具论”
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字文化水平,以缓解这种就业压力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正本清源,从思想上端正对中英文字的看法。虽然“英语是工具”的观点甚嚣尘上,而事实上没有什么人会爱自己的工具,不管这个工具有多么锋利和好用(有特殊癖好的人群姑且不论)。作为工具,就会强调它的实用,而事实就是这么微妙,你越是希望英语尽快上手越是不听使唤,不肯老老实实甘做工具供你驱使。其实,这种错误观点应该从根源上肃清。我们从小学习语文,恐怕没有哪位老师拿“工具”这么低的标准要求我们吧。大家都是以中文为母语,仍旧很多人不知“七月流火”为何指?或“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混为一谈。君不见很多人故作高明,舞文弄墨,其实疏于考证工作,写出的文字弄得读者云山雾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英语不做工具尚且如此,做了工具放低了标准,学习质量又将是何等惨不忍睹?古圣有言:“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前辈的文字大师哪个学习外文不是充满浓厚兴趣,“焚膏继晷”地日夜学习。难道轻轻松松背几个功能句式就能包打天下?用对待快餐的方式学习英文,结果多半是导致消化不良和胃胀气。据此看,“疯狂英语”的那一套快餐式教学的确称得上是“疯狂英语”。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恐怕断难长久。
4.阅读和写作是训练表达能力的最好方法
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坚实的文学基础。而通过精读和泛读结合最能提高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一旦涉及某个话题,很多学生的表达内容难以脱离毫无价值的“重要性”和“有用性”的窠臼。除了这两样,真不知道还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思想空洞,语言中充满陈词滥调,英语表达毫无地道可言。思想贫乏不怕,思辨能力不足不可畏,殊不知,只要精读英语国家出版物,广泛阅读关于中国和世界的高水平书籍就能有效摆脱文字垃圾的困扰。莎士比亚、圣经故事、希罗神话、英文小说都应成为案头必读书目;各种散文美文、传记文学和国学经典都应该经常翻阅。其实,细心的学生就会发现,这种阅读打下的不仅是中英文坚实基础,更成就了一个人博学沉毅的个性和文雅自信的谈吐。个人修养与文字水平兼收,这恐怕正与古圣先贤的观点暗合吧?读万卷书,自然“胸中有物,格格欲吐”(严复语)。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语言的准确自不待言。君不见,以教育家身份蜚声中外的胡适先生,他的英文译文同样精彩,文字造诣可见一斑。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言,多少人敢说自己的英语表达已经圆润纯正,接近英语为母语人士的水平呢?就求职而言,文字表达水平的用武之地恐怕就在一笺求职信上。错漏百出,舛误频现的中文求职信如何能够吸引未来雇主,向你抛出橄榄枝?因此,准确性是排在第一位的。精准无误的文字是求职者全面个人素质的集中体现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求职信需要认真推敲:如对文字部分反复品味、检视逻辑关系有无问题、列出未来雇主感兴趣的要点、彰显与工作相关的优势。而英文求职信可能会由英美国籍的雇主阅读。而书面英语是最讲究、最严谨,需要经过反复推敲的语言。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稍不留神就会受到中式思维的“勾引”,写出中式框架的英文表达。唯一的做法是存疑,反复质疑自己的每一个表达是否符合英文文法,有没有造成理解上的误区。而除了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外(做到这点已实属不易),还要在表达上符合英语国家的习惯,在文化上符合英美国家的审美和阅读习惯。甚至连英文求职信的布局和设计都要煞费一番苦心。让我们读读马建忠对那种英文中文都学得“半瓶醋”的译者的刻画,就会发现不注重文字表达能力和中英互译能力该有多么可笑。“今之译者,大抵于外国之语言或稍涉其藩篱,而其文字之微词奥旨与夫各国之所谓古文词者,率茫然而未识其名称,或仅通外国文字言语,而汉文则粗陋鄙俚,未窥门径。使之从事译书,阅者展卷未终,俗恶之气触人欲呕”(马建忠:拟建翻译书院序)。这就告诉我们:中英文都需要夯实底子。
5.文化敏感度高
最后,注重文化的差异。这不是狭义上的有没有知识的“文化”。歌德说得好:“只懂一门语言的人,其实什么都不懂。”其实,他强调的是文化与语言的密不可分。有的毕业生在英文求职信如流水账一般记叙自己的过往荣誉,其实这是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又有人用大量形容词描写自己的雄心壮志,对于相关经验却语焉不详,这有悖于英语求职文化;又有一些学生强调自己家庭书香门第或父母是公务员,暗示自己有能力接受良好教育。这说明他们对中英文化社会阶层意识完全不知。诸如此类,都折射出英文没有学透学深,仅仅停留在工具和口头沟通的肤浅层面。其实,语言学习只能扎扎实实,不能投机取巧,积跬步而至千里是不二法门。求职最能反映毕业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学习“探赜钩深”,态度谨严和扎实。而在求职的时候,言语文字表达上更需小心谨慎,才能用“嘉令之文”打动潜在雇主,从而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心仪的职位。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上海政法学院校级青年课题:“语言预设视角下的法律语篇翻译研究”项目(2015XQN2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