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提问的科学性,又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整节课可能做的都是无用功。课堂的成败与否,不仅取决于老师的知识水平、语言组织能力,更取决于老师在课堂上是否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合适的时间,提出符合课堂以及学生水平的问题。
一、造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低效的原因
1.问题空洞,没有重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的教学目的,虽然提出了问题,但是往往都是一些“空、杂、偏、难”的空洞问题,让学生们无从下手,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还会浪费课堂时间。提问问不到点子上,提问成为形式化,课堂效率自然不会高。
2.问题设计,没有联系学生实际
在一个班级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成绩、认知能力都各不相同,班级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多老师只是一味地参考教参内容,来设计问题,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班级现状,导致提出的问题,要不过于简单,要不过于复杂,脱离了现实情况。从而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复杂的问题,学生答不出来,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简单的问题,又不能充分带动学生进行思考,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3.提出的问题缺乏艺术性过于枯燥,前后连接不够紧密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总是问“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这些简单的问题。老师随性而问,没有任何提问的意义,问题设计枯燥无味,没有任何的艺术性可言,纯属为了提问而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了反感,缺少了兴趣,产生了思维疲劳,不愿意再回答这样的问题,课堂也会变的死气沉沉,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任何的提高,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具体方法
1.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提问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老师一定要提前做好备课,通过教参等参考书目的辅助,对课文进行充分的理解,正确地把握课堂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所有的问题都要符合课堂的目标要求,让同学们在解决各种疑问的同时,轻松地完成老师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在积极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带动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海伦·凯勒》这篇文章时,老师一定要抓住教材选择这篇文章作为小学语文课文的目的,那就是为了通过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遇难之后,勇敢地克服困难并且最后成为一代名人的事迹,去激励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对困难低头,并且敢于迎难而上与困难做斗争,从而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老师要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并可以围绕着“困难,解决困难”来进行课文的延展、提问。“海伦·凯勒因为眼睛看不见,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在同学们找出来遇到的困难之后,老师可以再问:“那海伦·凯勒有没有向困难低头,她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让学生们通过思考,与海伦·凯勒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最后再问同学们:“海伦·凯勒为什么会成功,她的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贵的精神?”让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深入探究,与海伦·凯勒进行深度的心灵对话,感受到困难其实并不可怕,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养成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因此,课堂上一定要有目的地进行提问,如“大家认为海伦·凯勒是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值不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课堂上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少而精,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时间最大化地利用,从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提问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所有的学生,不能只偏向于学优生,忽视后进生,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有梯度性,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例如:老师在讲《哪吒闹海》这篇文章时,一定要先让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在课上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哪吒闹海的过程分了几个层次,是怎么进行划分的”,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层次划分。通过这个问题,带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这样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可能学习较差的同学答起来有些难度,就可以叫学优生来进行解答,充分带动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地跟着老师进行思考。
3.注重问题的前后衔接,层层推进地进行提问
课堂提问不但要考虑到有效性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因此,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紧紧地围绕着文章,牵引学生的思路,抓住文章的主旨、关键的人物,提出对于文章的走向具有关键作用的问题,让学生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再通过文章的内容了解到文章的主旨,问题一定要环环相扣,让学生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学习之中。比如:在讲《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时,就要先从简单的字词人手,先向学生提问一些简单的词的意思,如“烽火”“蚕食”“魔爪”“咽喉”等词,让学生对这些生字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整体了解,再向学生们提问:“日本军队是真的丢失了士兵吗?”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到日本军队的无理取闹,再问“他们声称丢失了官兵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们深入思考,老师再做总结,让学生们明白丢失士兵只是日军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最后问“通过学习文章,了解卢沟桥事变的过程,你们有什么样的感想?”使问题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接近课文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层层理解,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以及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对抗侵略者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提醒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地跟随着老师,一刻都不敢松懈,这样学生整节课的注意力都在课文上。学生在活泼和谐的环境中自主地进行学习,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做出的新的改革,但是如何“有效提问”还需要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老师只有努力地优化课堂“提问”,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需要老师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创新,探索更有效的提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