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俊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清醒地意识到语文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并请求学校中其他各科教师,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都要和语文教师合作,都关心学生的语文。推而广之,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而且生活在社会里。整个社会对于语文的使用是否严肃认真,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80年代语文教师张孝纯再次呼吁应当施行“大语文教育”。因为只有这样,中学语文课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说到底,“大语文教育”就是把语文与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把语文的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多年来,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大语文教育的方法,在此我谈谈在大语文教育方面的探索。
一、利用课堂主阵地,让学生在语文中学会生活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这只是体现语文“工具性”的一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语文教育不能忽视“人文性”的一面:重视对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在语文中学会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把教学材料与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结合起来,用语文影响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这种教学材料不仅仅是课本,更存在于一些阅读训练的材料中,对于这些材料,我们不仅仅是做几道题目而已,更应该注意将其与学生原有的日常、社会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比如,在文言文训练时,我们讲了一篇关于墨子推行义的故事,朋友对他说:“现在天下没人推行义,你何必独自受苦去推行义,不如停止吧。”墨子说:“如今这里有一个人,他有十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耕种,其他九个都闲着,耕种的这一个就不能不更加紧迫地干活啊。什么原因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推行义,你应该勉励我,为什么还制止我呢?”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就是大家都不做这件事,我当然也可以不做。墨子的想法是:没人做,我更要努力地去做。我让学生举例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举出了许多例子:大扫除看到别人玩,自己也跟着玩;自习课看到别人不遵守纪律,自己也跟着违反,诸如此类。我想这样的反思一定能触动他们的思想。在讲苏轼的《定风波》时,让学生谈谈自己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的做法,再与苏轼比较,从而告诉大家,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要学习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襟。这样的教学实例不胜枚举,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做高尚的人,做有生活情趣的人,让学生明白原来学语文就是学生活,从而提高他们学语文的热情。
二、树立“大教材”观,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语文
“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做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纸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更丰富。“大教材”可以是报纸、杂志,可以是大小部头的小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我主要利用双休日,双休日从来不发试卷之类的练习作业,而是做以下几项作业:
1.每周搜集一位名人的成长经历。现在网络发达,做这项作业轻而易举,名人可以是著名作家、企业家、科学家、娱乐界知名艺人等各行各业的人,让学生体会成功是靠艰苦努力得来的,没有谁能轻轻松松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
2.一周新闻播报。学生一个星期待在学校,与社会几乎脱节,正好利用双休日补上这一课。让学生在双休日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了解一周国内外的大事,把最新的认为最有价值的记录在摘抄本上。这项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3.阅读名著。这既是课标的要求,又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每学期开学初定下阅读篇目,制订阅读计划。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自己的书笔记就做在书上,借来的书做在摘记本上。每阅读完一部,如果有电影或视屏,就播放给学生欣赏,再来一次阅读竞赛,这些措施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贵的精神食粮。阅读名著就是与高尚交朋友,对提高学生的情感、道德修养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4.我经常在学生QQ群中发一些好文时文供学生阅读。要让学生喜欢阅读,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爱阅读,这点非常重要,身教重于言教。我还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好文,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久而久之,学生也爱上了阅读。
我发现学生阅读面广了,写作的素材丰富了,看问题深刻了。最近我让学生搜集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有学生马上在《等到那一天》中引用获奖感言中的句子:“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真是恰到好处。前几天我在QQ群中发了一篇纪念周总理逝世40周年的文章,结果学生在《小小的感触》作文里用上了这个素材。
这一切,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快乐,尝到了甜头,阅读的兴趣更浓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育心理学家凯洛博士说,家中有百科全书、杂志等课外读物,能促使孩子学业进步、热爱吸收知识。去班里调查一下便知,那些语文成绩真正好的同学都是从小喜欢阅读的,读得多了,视野开阔了,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会提高。吕叔湘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我们不但要让学生阅读书籍,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报纸杂志,观看好的电视节目等,使学生能够接触社会生活,这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今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不能把学生与世隔绝。
三、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在生活的大海洋中学习语文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生活的大海洋是语文最朴素的资源、最基础的营养土,古人特别强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今天的中学生虽然很难做到这一点,但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双休日多出去走,还是可以办得到的。有条件的可以在长假时跟随父母出去旅游,条件不足的也可以去本地博物馆感受祖国的历史源远流,去地街道镇区乡村走走看看,也会有不少收获。我经常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拍成照片,再配上文字发在QQ群或空间与大家共享。陶行知先生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这些)都是活的知识宝库,便是活的书。”把自然和社会视作“无字的书”或“活书”,不正是大语文最好的比喻吗?
四、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运用语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在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阵地”。例如办墙报,成立文学社,出校刊,建立校园广播站,举行读书比赛,成立演讲、朗诵协会等。或者在上课前利用几分钟让学生讲故事、小演讲等,让大家共同享受学习乐趣;还可以开展专题活动,如故事会、知识竞答、朗诵比赛等。这一系列活动给学生运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又锻炼了运用语文的能力。另外,认真上好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课,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是学生锻炼语文能力的最好课堂。
大语文让师生同快乐,共成长。
大语文是一种人文的浸染,一种熏陶,一种长久的陶冶,一种悟性的培养,一种人格的培植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