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作平
从画像上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体形偏瘦,精神矍铄,符合他劳动人民出身的本色。但自从朱元璋登上皇位,朱家的基因就在养尊处优中发生了巨变:后代里多肥胖之人。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孙明仁宗朱高炽,另两个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儿子朱由崧。这里重点说一说福王。
福王是万历第三子,母亲是郑贵妃。万历的皇后姓王,但没有生育一男半女。一次万历一时兴起,宠幸了一个宫女,便有了长子朱常洛。按当年朱元璋立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和“东宫不待嫡,元子不并封”的继承法,身为长子的朱常洛是理所当然的太子。但一则由于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二则由于朱常洛的母亲只是个一般宫女,万历迟迟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立心爱的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万历这种不顾祖制的行径,遭到了多数正直大臣的批评。最终,万历只得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明光宗,即崇祯之父。
在废长立幼失去可能性之后,万历只得封朱常洵为福王。像是为了补偿,朱常洵大婚时,万历为他花费银子多达30万两;万历为朱常洵在其封地洛阳修王府,费银28万两,是祖制规定的10倍。按祖制,成年后的亲王郡王必须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叫“就藩”,但万历却长期把朱常洵留在京城,直到他将近29岁,才终于恋恋不舍地将其送到洛阳。
朱常洵“就藩”后,万历又给予了慷慨无比的赏赐,下令赐上等良田上万顷。就连朱常洵也怕接受这笔不依章法的巨赏而成为众矢之的,主动上奏请辞。尽管如此,万历还担心这个宝贝儿子受穷。于是,当朱常洵向万历请求把没收的前首辅张居正的家产给自己时,万历答应了;当朱常洵请求把江都到太平沿江的杂税和四川的盐税、茶税给自己时,万历也答应了;当朱常洵请求每年给他1300引的淮盐,由他在洛阳设店销售时,万历又答应了——前两项使得国有资产直接变成福王的私产,第三项影响更为恶劣:以往,洛阳一带食用的盐都是河东盐,福王获得淮盐销售权后,河东盐一律不准销售,导致销量锐减,而从河东盐中抽取的边饷也随之锐减。也就是说,为了儿子生意兴隆,万历不惜让驻守边关的军人连军饷也拿不到。
当万历在做一个最优秀、最仁慈的父亲的同时,他对朱家江山的伤害却深及骨髓。后世论者以为明朝之亡实始于万历,可谓一语中的。
到了崇祯年代,论辈分,福王朱常洵乃是皇上的叔叔。按祖制,所有的亲王郡王均“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这样,这位没当成皇帝的亲王在封地洛阳,除了享受荣华富贵,委实别无他事。《明史》记载:“常洵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当时的河南是农民问题的重灾区,旱、蝗两灾相继,人相食,福王的奢侈引发了诸多不满。一支被派往前线与农民军作战的政府军中,就有人发牢骚说,福王府里金钱百万,却让我们饿着肚皮去送死。当时,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省亲居于洛阳,得知军队的这些不满后很害怕,跑去讲给福王听,福王却“不为意”,继续他花天酒地的生活。在朱常洵看来,如果不尽情挥霍父皇赏赐给他的钱财,就不能补偿没当成皇帝的遗憾。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李自成围攻洛阳,总兵王绍禹率军守城。这时,福王开始害怕了,他拿出千金募死士出城偷袭农民军,取得一场小胜。但小胜于事无补,何况守城军队早怀二心。很快,洛阳城被攻下。城破时,朱常洵缒城而下,藏匿于城外的迎恩寺,第二天被农民军抓获。与朱常洵一同被抓的,还有曾告诫过他的吕维祺。吕维祺劝朱常洵:“名气很重要,千万不要受辱。”意思是要朱常洵自杀,但朱常洵既没有自杀的机会,更没有自杀的勇气。
比猪还肥胖的朱常洵没有想到他的结局如此悲惨:李自成下令将他杀死,把他的肉和鹿肉掺在一起作为下酒菜,称“福禄宴”。像朱常洵一样逃出的,还有他的儿子朱由崧。他虽没有像其父亲那样被人吃掉,但也没能逃脱被俘处死的末路。
现在看来,最应该知道这个故事的首推富二代。建议有关部门把朱常洵的遭遇写进课本,必读对象为富二代。
摘自《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