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培平
我们一直追求完美的课堂,但是,现实中往往会发现课堂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比如:多媒体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课前预设的问题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课堂目标达成还有欠缺……笔者认为,有时,课堂上的一些缺憾却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美。
今年4月,笔者受邀开设一节市级公开课,听课者不乏学科专家、名师。接到任务,有着些许忐忑,于是乎认真备课,屡次磨课,PPT做得尽善尽美,期待到时完美的课堂展现。
由于开设的是一节高三二轮复习课,课题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在复习过程中肯定不能只是对基础知识的简单复习,不然就成了对一轮复习的重复和炒冷饭。在教学设计中,我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上的联系”设计如下:
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学案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流程图”,标注两个过程之间的关系,并且标出相关物质的运输路径,从而让学生在掌握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基础上对这两个过程中H2O和CO2的来源与去向,进而从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来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做好铺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完成学案上的图形填空后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然后请学生加以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得出两者之间在物质、能量上的联系。
在期待中迎来了公开课的日子,带着一丝兴奋和满满地自信走进课堂。当我走进教室时才发现,居然没有实物投影!我懵了!这时离上课只有10分钟,怎么办?课不上?不可能!这块内容删掉?也不可能!如果没有实物投影仪小组合作的成果怎么展示?心中有个声音提醒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诚然,多媒体的使用是能添彩,但离开多媒体我们就没有办法上课了吗?
铃声如约而至,课堂也正式开始,当我布置学生用三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上的流程图和关系图后,我立即用粉笔在黑板上绘制叶绿体、线粒体结构模式图和简化的光合作用、细胞有氧呼吸流程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用时两分钟,等到学生合作完成学案上的图时,我便请最先完成的小组代表将本组的结果在黑板的图中重现,接着邀请其他组的学生对展示的同学给出的答案进行点评和完善,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随着小组发言的增多,既然后再用PPT将最终的关系图展现出来,呈现标准答案。顺利将该问题解决。
公开课虽然结束了,但这堂课留给我的思考却有很多,我们在充斥着多媒体的时代,如何合理应用多媒体资源服务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更有效?
笔者认为:
1.作为教师应该加强多媒体技术使用技能的提升,以适应多媒体+时代的新常态,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觉得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牵涉到微观现象或不能立即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较复杂的生理过程等,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再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如《细胞增殖》中减数分裂分裂的过程,我们通过Flash,分时期展示细胞中染色体(染色质)变化特点和整个分裂过程,使学生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并且通过对比,能够熟练地区别二者之间的不同。再如讲解蛋白质的结构时,因为学生没有学习有机化学并且部分同学的空间想象力不足,给我们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麻烦,如果通过动画模拟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其合成过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了。
(2)牵涉到知识量大、信息量多的内容,就可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容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笔者本节课《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专题复习可以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成果。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的容量,也达到了锻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2.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思维,采用新对策,具备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态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很快,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思维,采用新对策,具备新能力。我们不只是学会应用现代化技术,还要思考如何利用既有条件激发学生的思维。当我们具备了较强的教学能力后,遇到本案例中遇到的事件后能灵活、巧妙的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解决,效果甚至比实物投影更佳!
所以,没有最美的课堂,有时带有一丝缺憾的课堂经过精心处理反而会更美!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