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平+陈龙泉+江春富+莫恒略
在成都列五中学申报省一级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有关专家提出:成都列五中学倡导“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是一种全新提法,“五育”之间关系不妥,需要解释和论述。
今天笔者冒昧做一梳理,回答专家的质疑,也可算是与专家商榷。首先我要说的是“群”并非新东西,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人伦纲常和道德文化,更是学校悠久的办学传统。
翻开孔老夫子的《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结人,可以抒发怨愤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国君;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孔子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作了高明而深透的阐释,同时告诉了我们一种崭新的育人观点:“诗”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它可以培养人的群体意识和团体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团结起来力量会很惊人的,要注意搞好团结,要有群团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
我们再来看看“群”的解释:许慎在《说文》中说:“群,辈也。从羊,君声。”又说:“辈,若军发车,百辆为一辈。从车,非声。“君”本义“管事人”、“干事”,引申义为“地方主事人”;“羊”不是指今天所谓的“羊”,而是指某一地方的居民。“君”与“羊”联合起来表示“有君长的地方”或“有君长的人类团体”。许慎在“群”字解释中放出独特光芒,就在于它指出了“群的”关键所在。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群”的教育观念,“敬业乐群”、“修己善群”的提法已经延续了千年。先秦儒家更是形成了初步的“群育”思想,并逐渐传承下来。近代,严复和梁启超等人相继提出要重视国民的“群育”,孙中山更是把“群育”发展为民国的教育方针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群育”一直是隐含在“德、智、体、美、劳”之中。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诸如贫富差距扩大、信任危机、独生子女问题等等,又开始呼唤重视“群育”,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群育”,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社会属性。人,不能脱离群体而生活,离开群体人是很难活下的去,离开了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和协作无法生存。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相互的依赖就更强。所以人格和劳动的相互尊重就成了一种自然道德。比如我们身上的衣服、口中的粮食,都是其他成员辛勤劳动的成果,珍惜这些成果就是尊重他人;我们服务他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因为自己学历高、头脑聪明就瞧不起那些简单劳动者。人与人之间,没有地位高低,只有人格差异,而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替他人着想,为他人奉献,就是人类最美好的道德。
一个人要在群体生活就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必须遵从交往协作的基本规则。这一点古人就比我们聪明,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刚从动物分离出来,使用的是简单的劳动工具,又面对大自然和其他动物威胁,尤其是凶猛的动物,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要想生存就必须团结起来,结成群体,协同狩猎、捕鱼、采摘,从而形成许多共同遵守的规矩,保持集体的战斗力。可以说,没有“群”生活观念和生存意识,就没有人繁衍生存和发展。“群育”座位生存意识,古已有之,直到后来的乡规民约、国家法纪,不过是“群”意识发展的产物。
一言以蔽之曰:“群”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道德伦理和法纪规约而已。这哪儿是什么“新东西”呢?即使是孔子的阐述,也不过是一种文化的继承而已,未必就是他老人家想当然的创新,更不是几千年后的一所区区中学玩得出来的新招!
培养人的群团意识是伴随人类发展的始终,更是一个党派生存壮大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人就十分注重群团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党”就是“群团”的意思,每次整顿党的作风,几乎都是一次广泛“群育群教”活动。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全国广大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缔造一个全新的中国,就在于团结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使它保持了极其旺盛的战斗,这种战斗力恰恰是国民党派系众多、杂念纷呈、党政腐败、军存异心的软肋。如今,共产党又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描绘中国梦,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由此可见,重视“群育”是一个政党兴旺发达,有所作为的关键点。你看,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中就批评了种种忽视集体的自由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等。所因此,过去没有集体主义,我们就不会战胜各种困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现在如果没有团结意识和共同富裕的精神,就无法奔小康过上幸福生活。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试想,在一个万民啼饥,饿殍谝野的社会,你一个人能安生过灯红酒绿、酒肉腐臭的生活吗?没有群体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发展,没有群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这就是“群”的意识,也是“群育”的真谛!
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的省华中(成都列五中学)首任校长汤茂如是饱学知识的留美博士,也是具有先导教育思想的“平民教育家”,他在考察古今中外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群育”的思想,绝非空穴来风,想当然而为之。而且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学校培养了像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谭绍文那样的一大批有思想,讲团结,讲奉献,有建树的英才。
“群”作为一种文化和道德被教育界广大有识之士所尊崇,且至今不衰。今天,台湾和香港等地都十分注重“群育”,即让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发挥特长和培养能力。这种群育意识并没有随着社会进步和道德发展而被抛弃。
有专家认为:“群”不足以与“德、智、体”并列,因为“德”中有“群”。此言差矣。为何?德、智、体本身就是交叉关系。你能说“德育”中就没有“智育”、“体育”元素吗?“智育”中没有“德育”因素吗?“学科渗透德育”是啥意思?“三维目标”为啥提“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我们承认“德育”中有“群育”的元素,甚至于“智育”和“美育”中同样渗透“群育”元素,这就是教育的特殊性。那为什么要强调“群”呢?因为“德”更注重个体,而“群育”关注的是集群发展,注重团结协作、兼容包容、友好相处;注重集体意识、团结精神,这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一种品的素质和精神。“群育”在当前被列入到德育的范畴,当前德育实效性的缺失更表明德育需要改革,需要注入新的元素。同时,当前青少年公德的现状更需要“群育”。自古以来,我国一向重视“群”性教育,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凝成今天的“群育”。
当前我们发现学校对青少年的“群育”比较缺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比较欠缺,这和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失误有关。所以,探索“群育”在中小学品德教育中的理念和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有人说:“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中国人最缺乏的集体意识、团结精神、国家观念。它折射出了中国教育“群育”的缺失。为什么抗战的时候我们民族四分五裂,为什么面对强敌入侵蒋介石要推行“剿共”政策,为什么抗战胜利后,几次谈判都未达成统一?想起来,还是缺乏团结意识和统一意识,即使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没有把大局放在第一,而是将个人和小众利益放在首位。
今天我校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一方面继承了学校传统办学理念,另一方面也符合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一种继承与创新!不仅不应该非议,而且更应该张扬!
参考文献:
[1][宋]朱熹注.赵长征校,诗集传[M].中华书局,2011.
[2]溯源,王志.毛诗序[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9(5).
[3]孔丘.论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02-27.
[4][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向春.台湾群育的理论与实践[J].深圳大学学报,2008,25(2).
[6]沈贵鹏.我国“群育”的演进及其实施赵成志[J].上海教育科研,2012,05.
(作者单位:成都列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