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枫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能够专注于教师的授课,是提升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不平等的状况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听的同时给学生更多说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中乐于倾听。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以消除学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这样学生才会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另外,教师还应当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价学生的意见是否合理。其次,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语言习惯出发,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倾听能力就会有所提升。例如,在《精彩的马戏》学习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课堂,学会倾听,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创设一些有趣味的问题。如,“这些动物分别表演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动物?”等等。有兴趣点的问题能够使学生长时间关注教师的授课,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此外,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表演节目的图片或是视频,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倾听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若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前提是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何为倾听,如何倾听。这也就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改变课堂授课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倾听,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可见,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时,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如,对于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给予表扬,以免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后教师可以提问其他学生:刚才的发言精彩之处在哪里?这样就能使分心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使组内学生能够相互提醒。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教师在范读前,可以直接要求学生:在教师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简单直接的引导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十分有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的最后每组派出一个人进行总结发言,这样学生就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由此可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应当重视正确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倾听中。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的个人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若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应当先懂得如何倾听学生,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
首先,教师应当端正自己的倾听态度,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发言,不打断学生并适当给予鼓励。其次,教师应当向学生传授一些倾听技巧,并进行亲身示范,这样再通过恰当的练习,学生就能够在实践中获得倾听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听到了什么,并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班上有一个学生有点口吃,只要他一站起来说话,大家就要笑他,于是他变得非常自卑,上课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一次语文课,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他的手举起又放下了,于是教师叫他发言。他站起来,一着急,口吃病又犯了。语文教师亲切而又耐心地看着他,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室安静了,一分钟,两分钟,终于他在大家耐心的等待中,一字一顿地说完了话,大家都耐心倾听,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显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引导,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尊重其他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讲话。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基本准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