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师在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的专业自觉

2016-12-21 08:05钟思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技术型转型

钟思远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中文教师在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的专业自觉

钟思远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在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趋势中,中文教师的专业自觉是其所属学科“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专业自觉主要体现在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两个方面。理论自觉可以抵制偏见,增强自信,促发“转型”的主观能动性。专业的实践自觉则离不开对教学的实训化、科研社会化过程的关注和行动。两项工作的并举,将有利于中文教师直面“转型”机遇和挑战,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工作中更加积极有为。

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文教师;专业自觉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1.025

中国目前已步入以创新、创业驱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继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之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又于2015年10月20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此基础政策指针引导下,为紧密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公共需求的联系,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趋势在中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中蔚然成风。尤其是对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势在必行。但是,不少学者认为:“应用技术型”这一“转型”口号在字面意义上偏重了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的指向,将使得以传统教学和理论科研方式存在的文史哲学科一时难以找到其响应“转型”背景的能动性。因此,对其中“道”与“术”、“素养”与“技能”等相关问题的争论一时成为转型高校群体内的热议话题。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而言,因其课程(尤其是“大学语文”类课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所以其“转型发展”必然在高校转型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于是,中文教师的如何形成“转型期”的专业自觉便成为了这一学科“转型”过程中必须被探讨的重要问题。又由于中文专业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基础性较强的传统学科,所以,对此问题的探讨也可以为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及专业提供理论参考。

一、以理论自觉促发转型动能

因为母语环境的滋养和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训练,与自然科学乃至部分以理工类研究方法为主的社会科学相比,大学里的中文学科表面上显得缺乏技术专门性和行业适配性,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宽广”被视作“虚浮”——在促进生产技术革新、争取社会经济增值方面往往缺乏立竿见影的功利效益。这一现象使得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部分高校的“应用技术型转型”过程中容易受到误解和排挤。

面对如此有意或无意的“边缘化”,作为一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内的高校教师必须以对自身专业性的理论自觉来抵制偏见,增强专业和职业的自信力,促发学科“转型”的能动性。

这种专业性的理论自觉可以通过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传统性自觉和现代科学性自觉两方面来加以实现。

其一,中国语言文学作为如今高校的一级学科分类是二十一世纪之后的事,其前身是国文系或中文系。而文学作为古老的传统学问,则无论中西,其精神源流乃是学术门类都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中古乃至上古时代。

中国先秦文献《周礼·保氏》中就有记载有以“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养国子之道。其中的“礼”、“乐”、“书”便含有如今关乎中国语言文学之文学史、文艺理论、文字学的重要内容。而南朝宋文帝在建康(今南京)开设4个单科学馆(儒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玄学馆)则将“文章之学”与经史之学并立,开启了文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历史地位。

在西方,古希腊智者学派以“文法、修辞、辩论” 奠基后世人文教育。之后,中世纪设文、法、医、神四科学院,学生在文学院毕业后方可进入其它三院深造。文学院主要以“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为主干课程,其中关乎文学的内容占了一半。

可见,文学学科的专业性就其历史沿革来看,是从其基础性上生发而出。这种基础性就是一类文明、一个民族国家、一种文化的“母语教育”。其内容的重要、影响的深远恰如当代学者陈平原所指出的那样:“‘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1]于是,对于文学专业性的自觉,首先是一种民族国家历史原生性的人文教育自觉。无论文学学科在现代社会如何更为精细地划分其下属专业和功能,对一个民族国家而言,母语教育、母语文学的都将是其历史意义和作用的来源。

当今研究者在对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历史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任何企图将人文教育“边缘化”的所谓“教改”或“转型”都是现代科学主义教育对现代科学教育的异化。这种态度将“最终丧失学生的内在人格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造就出成批的犹如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机器人’”。[2]而之前另外的研究者在对美、英、日等发达国家人文教育改革的历史进行比较分析后,曾指出:“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中,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国先进文化的理解,走人文教育的民族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道路。”[3]其改革的态度是肯定的,而其中国文化的独立价值立场更是十分的鲜明。

汉语、汉字是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的官方语言和文字,也是世界上被最多人口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决定性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中国的学校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所立足的社会文化依据和其存在原由同样无可辩驳。这也是所有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所强调的,塑造国民“整全的知识”和“健全的人格”所必需的内容。

其二,现代学科分类体系是现代科学精神影响下的产物。对于文学这一古老学科而言,分类的科学化、丰富化和精细化是必然趋势。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原来从属于“文学”门类的“艺术学”从中独立而成专门门类。而“新闻传播学”学科的“母语基础”虽与“中国语言文学”同源,却也同样以一级学科身份并列在“文学”门类之下。因此,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所含现代科学性因素的自觉也成为了中文教师完成自身专业理论自觉的又一前提。

当代学者蔡可在《“语文”、“文学”宜分科》一文中提到了一件旧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就分科教学的意义及有关问题向北京市语文教师做了《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的报告。报告认为: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语言学是一门科学,文学是一门艺术,性质不同,知识体系就不同,教学任务也有所不同。一九五六年四月,教育部正式下达了在中学及中等师范学校中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通知,一场全新的变革就此拉开了序幕。虽然这次教改因为“文学课与汉语课的教学任务也没能很好的结合”[4]115而遭遇失败,但其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所含现代科学性因素的自觉认识则相当深刻。蔡可即认为:无论从纵向的历史还是从横向现实来看,中学的“文学”未能从“语文”中独立出来,中学语文课未能分成偏重知识与能力的“语文”与偏重情感的“文学”,又是导致“语文”学科“工具”与“人文”之争的一个先在的矛盾。

可见,如今高校本科教育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内部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上,对“汉语语言学”和“汉语文学”两种知识类型在专业特征上仍旧难以区别。语言学、音韵学、文字学、文献学、词汇学等科学性较强的课程与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作品选、美学等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课程往往无差别地都作为专业基础课进行教学,使得本科生的专业定位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被视作上述中学“语文”学科框架内自有矛盾的延续。

蔡可又提到:“不少比较教育的专家提到国外中学重视文学教育的情况,可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在这些国家,除了文学课之外,还有从小学贯穿至中学的母语教学课,这个教学体系背后的学科基础更接近于应用语言学。”[4]

因此,本着现代科学的自觉精神,高校中文教师势必依据自身知识积累程度、教育培训等级、个人素养层次等因素综合衡量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对自身的学科内专业归属(从教于“汉语语言学”还是“汉语文学”?)作出明确判断,进而有助于在现有学科的矛盾框架内改良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内容,并且以自身的专业性强化推动学生的专业性定位。

二、以实践自觉落实转型目标

许多职业教育研究者在对世界职业教育的标志性模式——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研究后均得出相似的结论:“本真意义上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包括人文教育在内的科学知识及文化教育,以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为例,其办学理念是‘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而不是带有某些理论的职业教育’”。[5]个中要义是在强调:专业的理论自觉必须落实在工作中方能发挥其效用。

许多高校中文教师在自身的地方高校从教经历中,曾深切感受到本专业学生因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能力欠缺导致的就业困难,也曾苦恼于自身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的科研、教学方式僵化,研究成果难以服务社会大众。个中原因这也是因为“转型”前的地方高校几乎沿用的是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模式,所以中文以及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路径上都偏重理论化、精英化,大多忽视了专业的实际操作性和社会应用性,尤其因对学术非功利化思想的过度宣扬而隔断了其市场化、产业化等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服务的作用链。这显然既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符,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由此可见:教学的实训化、科研的社会化将无可替代的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专业自觉后,在教学改革和科研转变行动中的首要目标。

教学的实训化对于高校中文教师而言,即是指在自我划归了专业归属(“汉语语言学”或“汉语文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传授和课程管理对学生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在“汉语语言学”领域,无论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学、修辞学等现代科学背景下的语言类课程,还是中国传统国学背景下的文献学、训诂学、音韵学等课程,均是科学性和技术性极强,需要大量的客观知识积累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训练。加强这类课程的教学实训,直接决定公文写作以及日常应用文书写作的质量,可以直接作用于行政管理类、秘书类人才的能力培养。而在“汉语文学”领域,无论是文学理论、美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等现代科学背景下的文学类课程,还是中国传统国学背景下的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典文论选等课程,则均对审美经验的丰富性和语言文字处理的艺术性要求极高,需要宽广的文艺作品视野和灵活的形象思维训练。加强这类课程的教学实训,直接决定非公文类宣传性文案写作以及日常语言文字表达的质量,可以直接作用于文化传播类、文艺创作类人才的能力培养。缺乏“转型”自觉之前的高校中文教师往往过于依赖学生的中学语文基础,习惯了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讲授,往往轻视课外指导和实践过程考核。因此,加强教学实训化是中文类学生语言知识社会化运用,审美能力创造性发挥,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扎实提高的必由之路,也是中文类教师教学由专业理论自觉落实为实践行动自觉的必须步骤。

科研的社会化对于高校中文教师而言,即是指在自我划归了专业归属(“汉语语言学”或“汉语文学”)的基础上,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或学科应用研究对社会经济文明或精神文明发挥直接促进作用。

传统研究型大学中的中文教师在科研领域较少顾及产教融合、校外合作,以学科内部本身的理论问题研究为主,语言学和文学的社会功用往往通过教师个体的社会活动来实现。但在“转型”的趋势下,“应用型”、“技能型”的科研理应被提倡,因为这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原生力量。即使中文类传统理论学科的科研成果较难直接对口转化为产业革新、校企合作的应用技术,但其对于社会生态、区域经济、地方声誉的文化“软实力”贡献从来毋庸置疑。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教委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以来,其对大学生阅读、理解、欣赏、表达的“工具性”价值和其传递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承载文化传统、和谐社会群体的“交际性”价值被一再强调。因此,“转型”中的高校中文教师无论进行何种类型的研究,只要注目于语言学和文学的社会功用实现,着力于其“工具性”和“交际性”价值的实现,其成果的社会效益便不难达成。并且,这些成果不一定都要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呈现,更可以通过政务咨询、企业文化塑造、科普创作、大众文化讲座、各类宣传文案撰写乃至文化多媒体活动策划等方式开展。在此过程中,也利于实现校内外文化界的合作,扩大中文这一传统学科领域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规模,进而将最新的政策信息、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就业信息和相关知识进展、技能经验带入高校课堂教学和人才素质培养方案中,做到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浪潮浩浩荡荡、高素质创新性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正旺的当下世界,借助“应用型”、“技能型”的“转型”机遇,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挑战面前自觉完成教育使命,高校中文教师不仅责无旁贷更应积极有为。专业理论自觉基础上的实践自觉虽任重道远,但从自身教学改革、科研转化工作自觉入手则应该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 陈平原.一辈子的道路 决定于语文[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5(6):30.

[2] 袁广林 程方荣.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历史述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6(3):35.

[3] 刘胜利.美英日大学人文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0(18):32.

[4] 蔡可.“语文”、“文学”宜分科. [J].读书,2004(1):116.

[5] 刘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人才培养与人文教育——关于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文化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3):109.

[责任编辑 王耀辉]

On the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er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edTechnology University

ZHONGSi-yuan

(Shangluouniversity,Shangluo726000,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the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teachers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The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is mainly embodied in two aspect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can resist bias,enhance self-confidence,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concern and action. The two work together,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Chinese teachers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work positive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teacher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the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2016-05-20;

2016-05-31

钟思远,男,四川成都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

■教师成长与发展

G451

A

2095-770X(2016)11-0105-04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技术型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转型
沣芝转型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