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后,人数不减反增的红二十五军

2016-12-21 11:49
文史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军长

徐 焰

长征后,人数不减反增的红二十五军

徐 焰

提到长征,人们往往着重讲红军的“三大主力”即一、二、四方面军的万里征程。其实,除此之外,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等人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还进行了一次数千里的“小长征”,从鄂豫皖根据地先期到达陕北。毛泽东后来一再称赞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徐海东,说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采取了沿途建立根据地的“跳跃式”前进,长征结束时的人数比出发时不少反增。为何能取得这一成绩呢?

红二十五军领导人徐海东与吴焕先(左)

鲁迅帮助成仿吾去中央苏区

红二十五军诞生于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原属红四方面军的一部。1932年以前,鄂豫皖曾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同年秋在蒋介石的重兵“围剿”下,红四方面军主力突围西进川陕,留在当地坚持斗争的红二十五军处境日益艰难。至1933年秋,红二十五军人数由1万多减少到4000余人,根据地也大大缩小并被分割成几小块,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与副军长徐海东在甘肃两当县因没有电台而同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络。

面对根据地危局,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派在当地担任县委书记的作家成仿吾找中央汇报。在上百名便衣掩护下几经转战,成仿吾才从山区到达上海。在鲁迅帮助下,成仿吾终于同中央苏区的交通员接上关系,经几个月跋涉到达瑞金见到了周恩来。

听完成仿吾汇报鄂豫皖苏区的严重形势后,周恩来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红二十二师师长程子华作为中央代表前去传达新精神。1934年8月,程子华出发前,周恩来找他反复强调:“出路是什么呢?中央已经决定了,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去建立新根据地。这样,部队就能得到发展,同时也可以把敌军主力引走,减轻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

周恩来提出的这一想法,正好同推行“左”的错误的领导人强调的“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完全相反,为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根据地指明了出路。程子华在几个交通员“接力式”的护送下,回到鄂豫皖根据地,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此时沈泽民已因病去世,鄂豫皖省委和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经过研究,决定率红二十五军主力突围西进至豫陕边界一带开辟新根据地。

红二十五军转移时,领导班子重新调整,大家推举中央派来的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为政委,徐海东由军长改任副军长。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的一个月,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开始了长征。出发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下一个团及地方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出发时的红二十五军人数虽不足3000人,却因过去常打恶仗缴获多,武器较好且弹药充足,指战员多是经过多年战斗考验的骨干,后勤、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实行战斗化,全军行动便捷,一天一夜就能走一百多里。不过因为没有无线电台,对外联络和侦察敌军调动依然困难。

蒋介石悬赏徐海东,与毛泽东、朱德并列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转战到陕西洛南县落脚,此后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半年游击战,开辟了一块有50万人口的鄂豫陕边苏区,并招收数千青年入伍扩大了红军。长征中的红军能建立一块较稳定的根据地,这还是仅有的一例。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在袁家沟口歼灭国民党西北军一个旅,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这时徐海东等人从缴获的报纸和交通员口信中知道,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便决定留第七十四师在陕南,以主力西征迎接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一度袭占了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的后方基地天水城,缴获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质,迫使国民党军队从川西调兵回援,打乱了其阻截红一、四方面军的部署。南京政府恼怒之下,把徐海东与毛泽东、朱德并列为全国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人,标定头颅赏格均为25万块大洋。

红二十五军西进甘肃攻占两当县时,遇国民党军围攻,同时得不到党中央的确切消息,徐海东等领导决定先到陕北会合当地红军。于是部队转向北进,于9月16日进至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永坪镇,同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此时红二十五军还有3400人,在陕南还留下了2000多人,比长征开始时的人数还有增加。

“我倒睡了个好觉”

自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出发长征后,“围剿”那里的国民党东北军被调到陕甘,当地压力有所减轻,新建的红二十八军又得到发展,确如周恩来事先所估计的那样,这一出征使红军和根据地两方面都得到保存。

按照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出发到达陕北的行军距离计算,总计约9000华里,历时10个月。同红军三个方面军相比,红二十五军长征距离短一些,途中也未经过雪山、草地,因此被有些人称为“小长征”。尽管当时追击它的国民党军大都系地方军阀部队,战斗仍十分激烈残酷,徐海东、程子华都因身先士卒负过重伤,政委吴焕先更在火线带头战斗中阵亡。吴焕先牺牲后,徐海东改任军长,程子华任政委。

部队最高领导带头挥大刀在一线率部冲杀,是红二十五军顽强战斗精神的突出体现。徐海东在途中一次激战中被子弹从左眼底下打入,从后颈穿出,抬下阵地后第五天才醒来。他苏醒后第一句话就问:“现在几点了?部队该出发了吧?”身边的护士周东屏(后成为他的夫人)回答:“四天四夜人事不省,真把人急死了!”徐海东却不在乎地说:“我倒睡了个好觉。”

长征后军容齐整

经过长征最先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给当地军民带来了全新感观。这支部队差不多每连都有6挺轻机枪,指战员都戴八角帽,服装整齐,装备和军容都大大超过原先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陕北红军。红二十五军的到来,大大加强了陕甘根据地的力量,它与原来的陕甘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一支红军部队在陕甘打开了局面,为随后到达的中央红军能落下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35年11月初,徐海东同毛泽东首次会面,马上表达了渴望在中央直接领导下长期奋斗的愿望。毛泽东当即决定拨给他一部电台,从而能够保障联络。徐海东回部后马上下令,把军中积蓄的银元绝大部分都交给远征万里后急需补充的中央红军,还抽出许多重要物资和大量驳壳枪送去,一时被称为雪中送炭。

(责任编辑:楚文)

(邮箱:zhouwenji0303@163.com)

猜你喜欢
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军长
红军军长——伍中豪
子弹
谁领着红二十五军脱离险境?
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的队伍建设探析
红二十五军长征后勤保障研究
红二十五军长征战略转移的提出及其抉择
朱德军长来宁化
大将徐海东“吹牛皮”引出的故事
百变丐王
浅谈徐海东的军事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