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早期文学观念辨析

2015-07-12 07:08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教务处511400
大众文艺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观念人性

胡 晴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教务处 511400)

成仿吾早期文学观念辨析

胡 晴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教务处 511400)

本文在对成仿吾文学批评和文学观念文章进行细读的基础上,辨析成仿吾早期文学观念,包括文学的本质、作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创作方法以及成仿吾的革命文学观几个方面。

成仿吾;文学观念;革命文学

成仿吾是创造社的发起人和创立者,是创造社的重要批评家。在创造社从早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和“艺术是心的表现”到后来提倡革命文学的转变过程中,成仿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文学史上,成仿吾以一篇《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文章而标示出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来临。文学史也永远把成仿吾与这篇文章联系在一起。但是,成仿吾的文学观念也有一个前后转变的过程,那么,成仿吾的早期文学观念究竟是怎样的呢?成仿吾的革命文学观念具体含义又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图对成仿吾的早期文学观念作一厘清和描述,以期引起对成仿吾文学批评的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成仿吾的文学观念的论述是建立在其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文字基础上的,不涉及成仿吾的其它活动。本文所指的早期是指1927年前,因为成仿吾的前期诗歌,戏剧,散文创作主要集中于1921-1924年间,这些创作与其理论主张完全一致,同时,1927年5月《洪水》3卷33期上成仿吾发表文章《文学革命与趣味》,这篇文章与其之前的主张意见相同,写于1927年11月16日发表于1928年2月《创造月刊》1卷9期的文章《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才代表着成仿吾的彻底转变。所以,本文把《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之前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文章看成代表其早期文学观念的文字。成仿吾早期文学批评和理论建设文章主要有《诗之防御战》《新文学之使命》《艺术之社会的意义》《文艺批评杂论》《革命文学与它的永远性》《文学革命与趣味》等,这些文章集中代表了他的早期文学观念。

成仿吾的早期文学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 关于文学的本体地位

谈到文学,人们首先关注的是文学的本质问题,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成仿吾是将文学提升到本体论的地位来谈论的。直接回答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因此成仿吾迂回包抄,从侧面来谈,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主张艺术是自由的,文学的目的在于真善美,他反对把功利性的东西强加给艺术,使艺术成为他物的奴隶。成仿吾说:“一个艺术家是一个创造者,他在创造他的世界的时候,应该是绝对自由的。我们不应当由我们的世界拿着一个理想或一个原则去规范他。对于他的艺术的内容,我们是不拿那外界的理想或原则去测量的。”“审美的形式是满足我们的审美的要求的要素,任功利主义者怎样巧辩,无论如何,美是艺术的生命,至少是艺术的生命之火的保燃体。”“自由是艺术的生命。艺术与道德,社会及人生许有偶然的或必然的关系,然而它们都是第二义的要素,并且不是可以要求混入艺术的内容而能达到宣传他们的目的同时保全其艺术的价值的。”1显然,在成仿吾眼中,文学是一种想象性和虚构性的存在,它超出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文学的本质和作用紧紧相连。关于文学的作用,成仿吾认为文学有它自己的内存的目的,它不为外在于文学的事物服务,他认为我们

玩赏诗歌或文学的目的同样与我们看画听音乐一样,只是求一种情调,而不必有其他欲求。成仿吾追求文学自身的全和美,在诗歌方面,他标举抒情诗,反对哲理诗,他认为抒情诗的真谛在于利用音律的反复引我们深入一个梦幻之境,哲理的或概念的或过于抽象的文字和诗是不沾边的。他认为,如果目的在于阐明哲理,我们可以取更严肃的论理,可以用更自在的文字。因此,文学自身在成仿吾眼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他认为文学和科学哲学相比,不能说孰高孰低,“文学决不是游戏,文学决不是容易的东西”,“科学决不比哲学与文学难,文学决不比科学与哲学易”。2文学就是用语言创造出一种虚幻之物,给人以心灵上的安慰,在这种意义上,文学是一种自足的存在。但是,文学是不是一种无用之物呢?成仿吾也反对这种说法。成仿吾对文学的功用的看法近似于亚里士多德的宣泄净化说,认为文学的作用在于无用之用。他说:“文学上的创作,本来只是要出自内心的要求,原不必有什么预订的目的。”“艺术的价值与根本既然那样摇摆不定,所以我们如果把它应用在一个特别的目的,或者说它应有一个特别的目的,简直是在沙堆上营筑宫殿了。”3在成仿吾看来,好的文学真的文学就是让我们沉浸在艺术品之中。然而,好的文学作品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快感与慰安,“这些美的快感与慰安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更新的效果,我们是不能不承认的”。4当然,成仿吾没有详细辨析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成仿吾已经把握或者接近把握住了文学的本质。韦勒克、沃伦在其《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的本质在于虚构性,同时指出文学的作用在于“甜美”和“有用”。成仿吾对文学的本质和作用的思考接近于这一点。

二、 关于文学的主要描写内容

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写什么和怎么写是两对人为划分出来的范畴,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中是浑然一体的,把它们进行区分是为了辨别和讨论。在文学的内容上,成仿吾认为“文学的内容必然地是人性(human nature)”。成仿吾所谓的“人性”是指“人间的”规定性,他说,人性是进化的,人性有永远性,所以文学有永远性(当然假定它有审美的形式)。成仿吾认为,人作为两足怪兽,头脑虽然已经发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是他的思维,他的一切,总不免要带上这一个人间的规定性。“人间的”东西最易于使他明白,最易于使他首肯,而且也最能使他感到兴趣。成仿吾进一步对于“人性”作出了划分,将人的天性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消极的指虚伪、不义、嫌恶等,积极的指真实、正义、仁爱等,在文化进步的时代,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占了主要的地位。文学以人性为它的内容,但它同时也帮助了人性的分化。人性中积极的一面所以能够具有现在的优越的地位,文学的感化作用不小。所以,成仿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定义文学:永远的文学等于真挚的人性加上审美形式。韦勒克、沃伦认为,诗人是诗歌的制造者,而诗的内容则是诗人全部的感知生命。成仿吾的文学内容观念与韦勒克、沃伦的观念有明显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当然,成仿吾对人性的概述是不清晰的,是含混的。但是,人性这一个词语其定义一直是有争议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仿吾提出文学的内容是人性自有其不能抹杀的价值。不过,成仿吾自己的文学观念亦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他既说文学有帮助人性中积极的一面进化的作用,又在评论冰心的小说《超人》时认为“近代人的精神上的痛苦,不在于把一切都否定了,而在于只是怀疑与苦闷,什么也不能肯定。

成仿吾在评论鲁迅小说集《呐喊》时,最推崇的是《不周山》一篇,鲁迅后来再版《呐喊》时将《不周山》抽去,对成仿吾进行讥刺。这不排除文人之间的意气用事,但也多多少少显示了二人在文学观念上的区别。成仿吾在这篇评论文章中进行了“表现”和“再现”的区分,批评鲁迅“太急于再现他的典型了”,成仿吾说:“然而文艺的标语到底是‘表现’而表示‘描写’,描写终不过是文学家的末技。”显然,在成仿吾看来,文学应该是要表现而不是再现,文学就应该捕捉住一个时代或一种生活的全部而表现出来,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种的诗歌,就是要运用我们的想象去表现我们的情感。因此,成仿吾特别反对把理智带入诗歌或文学。他说:“象吃了智慧之果,人类便堕落了一般,中了智慧的毒,诗歌便也要堕落了。我们要发挥感情的效果,要严防理智的叛变!”成仿吾反对文学传达理念,也反对文学去描写生活现象,他认为文学是要去表现情绪,也就是‘近代的情绪’,从而,在这个文本中,看作家即“看他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之中,能够有意识地成就多少。”在了解了成仿吾尊表现而抑再现后,我们也就不奇怪成仿吾为什么会特别欣赏鲁迅的《不周山》,说:“作者由这一篇可谓表示了他不甘拘守着写实的门户。他要进入纯文学的宫廷。”5

三、 成仿吾早期的“革命文学”观

在《革命文学与它的永远性》一文中,成仿吾阐述了他的革命文学观。这篇文章仍然属于他的早期文学观念。他指出,文学可以分为一般的和革命的,但革命文学不一定因为有革命二字便必要以革命这种现象为题材,要紧的是所传达的感情是不是革命的。那什么是革命呢?所谓革命不过是一种有意识的跃进。人总是在向前发展的,推动人向前发展的就是热情。因此,成仿吾的得出的革命文学的概念是:永远的革命文学等于真挚的人性加上审美的形式再加上热情。与他的永远的文学概念相比,革命文学的基础仍然是人性,成仿吾只不过在这里特别强调和突出了热情,而这种热情则是对人生的热爱。为了怕别人误会,成仿吾特别指出:归究起来,如果文学作品要是革命的,它的作者必须是具有革命的热情的人;如果要是永远的革命文学,它的作者还须彻底透入而追踪到永远的真挚的人性。显然,成仿吾所说的革命文学与郭沫若所说的革命文学有很大的差别。在革命与文学之间,成仿吾并没有将二者对立起来。可以看到,在成仿吾早期文学批评和文学观念中,他始终强调文学要描写人性本身,强调文学自身的品性。虽然他后来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但是他并没有对革命文学这个口号作出严格的辨析。

1928年,创造社和太阳社正式开始提倡革命文学,成仿吾也加入了这一活动,写下了一些号召革命文学的文章,但也从未再对革命文学这一概念进行论述或修正。后来,成仿吾出国,直接进行革命活动,以其实际行动显示了他对于社会的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成仿吾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活动中为什么会显示出驳杂的一面。6

注释:

1.成仿吾.《文艺批评杂论》《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97-204.

2.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89-95.

3.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89-95.

4.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89-95.

5.成仿吾.《<呐喊>的评论》《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46-152.

6.温儒敏先生在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一书第三章中认为成仿吾看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并认为成仿吾的“表现说”被社会功利性的绳索所牵缚。参见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胡晴(1980—),女,河南省鹿邑县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教务处,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观念人性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维生素的新观念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