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群声学/电声门图参数的比较

2016-12-21 09:58:16周静王治华方灿张晓晓
浙江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电声构音肌张力

周静 王治华 方灿 张晓晓

●检测诊断

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群声学/电声门图参数的比较

周静 王治华 方灿 张晓晓

痉挛型构音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多发的功能障碍,临床上以饮水呛咳、说话缓慢费力、字音不清、鼻音较重、缺乏音量控制、语音语调异常等为主要特点。目前研究多使用主观量表评价构音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而使用客观方法监控构音功能障碍疗效的研究不多[1-2],且无言语肌张力、肌力检测的相关研究。目前肌张力、肌力常用表面肌电图、针刺肌电图等仪器进行评定[3-4]。但是对于言语肌群,从声带运动到共鸣构音器官的运动,涉及到发声肌群、构音肌群等大量小肌肉群的精细运动,却很难用以上2种仪器检测言语肌张力。针刺肌电图信号干扰小、定位性好、易识别,但需将针电极插入肌肉检测肌电信号,很难对言语肌群进行操作;表面肌电图无创伤性、易被患者接受,但它是从肌肉表面引导和记录肌肉活动时神经肌肉系统生物电变化的一维时间序列电信号,很难采集言语时颈喉部深处的喉肌运动,唇、舌及口腔内部的构音肌群运动等。因此寻找一种无创、易被患者接受且能准确反映言语肌群运动状态的测量方法十分重要。本文拟通过检测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声学/电声门图参数,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旨在筛选出能反映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言语肌张力异常的声学/电声门图参数,以指导临床康复评定与治疗的客观评价。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例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言语肌张力过高患者为实验组。入选标准:年龄18~60岁;脑卒中后;根据CT或MRI、言语表现确诊为痉挛型构音障碍;经过颈部、口面部表面肌电测试结果为言语肌张力过高;发病前言语功能正常,发病时以言语功能障碍为主;神志清楚、无明显的智能障碍和精神障碍;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右利手。排除无法发出/a/、/i/、/u/音和不愿意配合者。选择年龄、性别与观察组相匹配的2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入选标准:年龄18~60岁;无脑血管疾病史;无言语功能障碍;右利手;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神志清楚、无明显的智能障碍和精神障碍。排除测试时患有感冒、鼻炎、咽炎、口腔疾病等可能影响言语功能疾病者。

1.2 方法

1.2.1 测试材料及分析参数 (1)声学分析:最长声时(MPT)、最大数数能力(MCA)、口腔轮替运动速率(DR)、声带的下界频率(F1)、上界频率(F2),测试材料为/a/、/i/、/u/。(2)电声门图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噪比(HNR)和声门接触率(CQ)。

1.2.2 数据采集 (1)声学/电声门图:使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喉功能检测仪(上海泰亿格电子有限公司),测试环境噪声控制在40dB SPL以下,滤波器设置为egg通道,选用直接从喉部采集信号的电声门图作为客观测量方法,采样频率44 100Hz,麦克风放大选择25dB,滤波选择5K。录音时将电极片置于被试甲状软骨V角下1cm左右,录制被试自然/a/、/i/、/u/音,利用该软件分析并提取电声门图参数:F0、Jitter、Shimmer、HNR和CQ。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Jitter、CQ和Shimmer值均明显增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声学/电声门图参数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后痉挛性构音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采取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方法。主观评估由经验丰富的言语治疗师倾听、观察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构音障碍和构音障碍严重程度,通过言语主观知觉、言语清晰度评估进行分级[5],如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日本构音障碍检查等;这不仅提供了构音功能状态资料,而且为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客观评估是指采用精密的仪器设备对构音器官、构音功能进行检查评估,以精确反映构音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是构音障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喉肌电图、电声门图、电子腭位图、气体动力学评估声学评估和喉内镜等;其中声学评估能够定量、客观、准确地评估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特征,且随着病情发展评估构音障碍的恶化或好转、疗效等[6-7]。

电声门图检测是一种非侵入式、无创的检测技术,尽可能保留了原始发声环境,弥补了喉镜的不足[8]。从理论上看,声学测量和电声门图测量在间接反映言语肌群肌张力表现方面具有一定作用[9-10],且在言语病理及听力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以黄昭鸣教授等[11]为首建立的现代言语科学理论将言语分为呼吸、发声、共鸣、构音和语音五大模块,每个模块均研制了具有病理生理学意义的声学参数,如衡量言语呼吸能力的声学参数有MPT、MCA;衡量发声系统功能的声学参数有平均言语基频(MSF0)、基频标准差(SDF0)以及电声门图参数CQ等;衡量构音器官运动灵活性的RA等。喉肌张力增加表现为声门闭合过紧、时间过长,听感上表现为声音粗糙、费力,可反映的声学参数可能包括Jitter、CQ;口面部肌张力增加表现为构音器官运动不灵活,可反映的声学参数可能有DR等。临床上常用的分析指标有F0、Jitter、Shimmer、NNE、CQ和CQR等;其中F0反映声带振动的频率;NNE、HNR反映声门不完全闭合程度;Jitter、Shimmer反映声音的声嘶、粗糙程度;CQ反映声门的闭合时间。

与正常人群比较,本研究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声学/电声门图参数指标中Jitter、CQ和Shimmer均明显增高,提示以上几项可作为反映监测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言语肌群肌张力异常与否的客观评价指标,对临床康复与治疗的评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何维佳,李胜利.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水平客观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18-120.

[2]郭萌,李胜利.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鄂咽闭合功能的评价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7):601-603.

[3]温晓刚.传统康复疗法辅助治疗痉挛型脑瘫构音障碍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9,18(2):128-130.

[4]李建华.表面肌电图的康复临床评估应用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 2014,11(5):4-6.

[5]Bloch S,Wilkinson R.Acquired dysarthria in conversation:identifying sources of understandability problems[J].Int J Comm Dis, 2009,44(5):769-783.

[6]Sapir S,Ramig LO,Spielman J L,et al.Formant centralization ratio:a proposal for a new acoustic measure of dysarthric speech [J].J Speech Hear Res,2010,53(1):114-125.

[7]朱守娟,屈云,刘珂.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评估进展[J].Chinese Journal ofRehablitation Medicine,2012,27(1):92-95.

[8]但果,陈作鹏.电声门图仪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Journalof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2013,21(2):196-199.

[9]黄昭鸣,卢红云,等.简论《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的几个基本概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97-99.

[10]Huang H M.Measures of vocal function during change in vocal effort level[J].JournalofVoice,1995,9(4):429-438.

[11]黄昭鸣,万萍.嗓音声学参数与嗓音音质的相关研究[J].临床耳鼻喉科头项外科杂志,2008,22(6):251-255.

2016-04-06)

(本文编辑:陈丹)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2015KYB354)

315100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周静、王治华);浙江明州康复医院言语治疗门诊(方灿);解放军第113医院高压氧康复科(张晓晓)

周静,E-mail:200233332@qq.com

猜你喜欢
电声构音肌张力
吐字不清警惕构音障碍
健康博览(2024年6期)2024-06-17 08:41:52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家庭医药(2022年2期)2022-02-18 21:23:35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移动式电声音乐调控箱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制作(2016年19期)2016-08-24 07:49:34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DAM中波发射机电声指标频率特性初探
ATS-1型音频分析仪测试调幅广播发射机三大电声指标
请您诊断
放射学实践(2015年2期)2015-02-14 05:38:58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