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培钢琴曲《山歌与铜鼓乐》创作述评

2016-12-20 22:04彭晶
戏剧之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主题技法结构

彭晶

【摘 要】《山歌与铜鼓乐》是陆培在广西三江侗族、瑶族地区采风后创作的,获得了1983年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钢琴作品”征集比赛二等奖。作品的创作风格新颖独特,既融汇了国内外近现代作曲技法,又彰显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可谓是民族钢琴音乐中的一股清流。

【关键词】《山歌与铜鼓乐》;主题;结构;技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52-02

陆培,博士,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在国内外音乐创作比赛中多次获奖,他所创作的作品体裁丰富(包括交响曲、协奏曲、狂想曲、舞剧音乐、室内乐等),绝大多数作品已在国内外广泛演出,深受好评。1983年创作的《山歌与铜鼓乐》,获得了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钢琴作品”征集比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于1985年刊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山歌”与“铜鼓乐”是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特色音乐,陆培教授通过深入到广西三江侗族、瑶族地区采风,对这些典型性地域特色音乐进行发掘和提炼,继承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同时,融汇性地吸收和运用国内外近现代作曲技法,采用无调性记谱,使作品呈现出新颖的构思和鲜明的个性,是当时的“新潮”之作,在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鲜明的主题素材

《山歌与铜鼓乐》的主题来源于广西少数民族的音乐“山歌”与“铜鼓”,两个主题与标题吻合,成对峙形式。作者将这些个性化主题作为主线,贯穿全曲,效果新颖,别具匠心。“山歌”来源于侗族大歌的民族音调,作者并没有直接采用民歌的完整材料,然而其音乐主题却似曾相识。作者在乐曲的主题中频繁使用二度和增四度(见谱例1),构成鲜明的旋律格调。山歌主题中含有大量的变化音,强调旋律运动的方向性,利用旋律线级进、跳进、升降、曲直的态势来表达悠扬婉转的山歌。“铜鼓”由含有二度的和声音丛与个性化的节奏结合在一起,扮演了固定音乐的打击乐(谱例2)。山歌主题含【0、2、5、3、6】的集合,在作品中,通过集合的局部组合形成的关系,犹如五声纵合和弦,从而增加了隐藏的和声张力与对比动态,将传统音乐的概念用到无调性的集合分布中。

以上两个主题不同程度地突破了传统旋律“可唱性”的基本规范,它们以新的旋律格调来展现民族音乐的内涵,从而使作品的风貌更加鲜明。

二、乐曲结构分析

欧洲传统的乐曲一般都有规范化的结构图式,如单二部、单三部、复三部、变奏曲式等,这些曲式对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深远。作者灵活地采用这些传统曲式的结构原则,另一方面又突破了这些结构形式,给作品以新的面貌。《山歌与铜鼓乐》是变奏曲式与循环曲式相结合的混合曲式,同时兼有复三部曲式的特征,作者在该作品中是无调性记谱,没有直接采用共性写作时期的曲式创作音乐,即音乐的张力仅限于主题的分裂、模进或和声功能的动荡、调性的转换。而是发掘传统音乐中旋律、速度、节奏律动、音色等因素中隐藏的展开性动力手法。诸如各种速度的再现,从“散起”到“散出”;音色的再现,从热闹的吹打“起”到热闹的吹打“收”;音乐陈述模式的再现,各种细节音乐材料的腔式贯穿或综合再现以及音势的首尾呼应再现等,都作为音乐平衡力的重要结构基础。

乐段A(1-14)小节是山歌与铜鼓乐的结合,山歌为主,鼓为伴。山歌速度自由,4/4拍与3/4拍交替,以平行八度和平行下方小二度的进行为主要特点,渲染空灵与神秘的意境。铜鼓是含有二度音的和声音丛,4/4拍与2/4拍交替,改变了传统的强弱拍规律。一动一静,一刚一柔的结合,鲜明地刻画了音乐形象,引人入胜。最后以模仿中国京剧板鼓的节奏结束,速度由慢后快,再逐渐变慢。

乐段B(15-37)小节以铜鼓为主线,3/8拍的节奏,力度对比加强,速度加快,节奏型密集,由两个手共同演奏,20小节与乐段A的14小节节奏相似,模仿中国京剧板鼓的节奏,一松一紧,一张一弛,渲染了一幅欢乐的景象。31小节后,乐段力度逐渐减弱,上方声部以含有二度音程的分解流动音型为主。

乐段A1(38-61)小节再现是山歌为主线,与铜鼓交替出现,3/4、6/4、4/4拍的混合节奏。山歌素材是音集的重新组合,包含了增四度和二度音程,山歌的的速度是中板,铜鼓的速度是快板,同时音区对比更明显,山歌在高音区,铜鼓在低音区。山歌的以平行八度和平行上方小二度进行为主要特点,铜鼓以后十六和平八的节奏型为主,这是铜鼓素材的力度以p、pp、mp为主,与前两段形成对比。

乐段C(62-87)小节是山歌与铜鼓素材的和璧,亦是全曲中段的对比乐段,4/4拍的节奏,左右手两个声部具有不同板式的节奏结合特征。山歌在上方声部流动,铜鼓在低声部以分解的平八固定音型为主,在(71-72)小节,(81-82)小节,与乐段A中的铜鼓节奏型相似,和声音丛的数量增加,但改变了强弱拍规律,力度对比加强(p到sf)。83-84小节,将力度的转换与织体相结合,渐强时由和声音丛模仿打击乐,渐弱时分解流动的下型单音音组(含三连音)。乐段最后在有力的铜鼓节奏中结束。

乐段A2(88-95)小节是山歌的第二次再现,中板,结构较短,平行八度的线性进行为主,以铜鼓乐的出场结束了乐段。

乐段D(96-156)小节以铜鼓乐为主线,3/4拍的节奏,速度加快,多样化的节奏组合,左手声部是固定音型的反复与模进,体现出某种数列控制的特点。右手声部节奏重音变化频繁,乐段中力度对比鲜明,在弱拍中结束。

乐段A3(157-176)小节是主题的第三次出现,节奏自由,山歌旋律以平行八度和平行下方小二度的线性行进为主,在高音区与低音区同时陈述后,紧接着类似于板鼓的节奏。织体的松紧、节奏的张弛相间、力度对比,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感,与主题遥想呼应。最后六小节铜鼓节奏的再现,速度加快,乐曲在强烈的节奏感中结束。

三、创作技法特征

(一)无调性技法与作品内涵相结合。《山歌与铜鼓乐》是无调性音乐,传统技法中通过一个调试或调中心组织音乐的秩序被打破。作者采用无调性来进行民族风格钢琴曲创作,在当时比较新颖,但却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该作品的民族音乐特色和内涵。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调试因素不突出,线条旋律基于大幅度的清唱而并非以音阶结构为基础。作者将现代无调性技法与地域民族音乐特色相结合,以音乐作品内容表现为出发点,而不是为了追求新潮的作曲技法。

(二)多样化节奏。在《山歌与铜鼓乐》中,节奏亦是表达音乐的重要因素,并且是有具体音高的。作者在创作中不仅保留了铜鼓的个性化节奏,同时探索和应用了各种自由节奏。例如作者整体中的速度布局采用了各种弹性节奏、变速节奏,每个乐段的速度与节奏都各具特色;在乐段D的低声部中,采用了数列节奏进行写作。山歌主题的发展中,横向变节拍和自由连线造成不规律节拍重音分布,旋律在(4/4拍与3/4拍等)节拍中不断变动,打破了传统节拍的重音循环规律;在铜鼓素材的纵向结合中,通过改变多声部织体中不同声部的节奏、节拍关系,从而构成多种节奏或节拍的异步对峙,以增加节奏的表现力。在山歌与铜鼓素材的和璧中,采用了不同板式的对位。

(三)结构逻辑。作者在《山歌与铜鼓乐》中和音的组合是以音响色彩和结构逻辑,这类结构逻辑方法不受和弦形态及调式功能的制约,而是以多声部结合所具有的音响紧张度及产生的音响色彩为结构的着眼点。

两个声部演奏的小二度和声音丛与铜鼓的节奏型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扮演了固定音高打击乐的角色。

作品中山歌素材的展开是以线性结构逻辑,强调声部运动的方向和形式,追求线条美。山歌素材的横向进行以平行八度为主,还有平行上方和下方大二度。

(四)多声部的民族风格。作者在创作中,注重探索多声音乐中的新音响、新技术,展现出民族音乐的个性化。铜鼓素材的写作,就是模拟民间乐器的和音或吹打音响,即借助各种现代不协和音响生动、鲜明地表现民间“和音特色”。我国少数民族歌曲本来就有多调性的陈述方式。山歌素材在发展中就是平行多调性的旋律,时而平行八度时而平行下方小二度。

综上所述,作者在《山歌与铜鼓乐》创作中,有意识地提炼与概括了地域特色民族音乐素材,从广义上体现民族音乐风格的内涵;在将西方经典曲式的“民族化”经验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发掘传统音乐要素在音乐结构中的平衡力;作品的创作技法创新上,以音乐内容的表达为出发点,实现民族化的个性张扬。

作者简介:

彭 晶,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G2014283。

猜你喜欢
主题技法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论《日出》的结构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