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城市民族交融问题

2016-12-20 18:29吴春燕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城市对策

摘 要通过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多元文化冲击等相关问题,在文献分析和调查基础上,将民族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精神家园,找出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交融的可行对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城市;民族交融;对策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人口相互迁徙、流动,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虽然有因为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在共同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各民族相互交融,使国家和地区发展得更好。

1 城镇化发展与民族交融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为民族地区又带来了多种机遇与挑战。衡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城镇化,城镇化是代表人类文明程度提升的标志性过程。城镇化就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过程,是人追求现代化文明生活的结果。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促进人口变化,也有经济发展增长方式的转变、人的思想意识转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

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民族人口流动,提升文明程度,促进民族交融,但是也带来一系列适应问题。比如城镇化进程中,从嘎查村到城市生活的农牧民就存在多种适应问题,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子女教育的变化,语言交流及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问题。不过,城镇化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交融,需要打造符合民族地区特色的城镇化模式,需要以共同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做指引,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交融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社会意识范畴,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能对社会意识形态起到整合与强化,也能整合多元文化,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多元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冲击,让民众找到共同前进方向,可以抵御其他形式不良文化和价值观尤其是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袭,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符合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发展社会层面的目标。由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社会风尚,体现在经济、政治、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呈现了多元一体化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凝聚社会成员的民族精神、达成思想共识、统领社会思潮、规范社会道德、鼓励文化包容与创新等。

3 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交流交融的对策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促进各民族平等交流和交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是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保障。所谓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民族交融可以体现在经济、文化、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交融,比如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体现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水平不断缩小等,民族文化体现多样性,呈现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亲相爱等特征。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民族交融不是人为消除民族间语言、文化、习俗、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而是不把这种差异作为民族交往的障碍,是用多元视角、更包容的理念和态度促进平等相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

3.1 以核心价值观为动力,构建特色城市圈和城镇群,促进民族交融。

核心价值观可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共同的精神动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其他中小城市发展。比如内蒙古地区就可以将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作为中心地带,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发展,建立民族地区特有的城市圈和城镇群,找到各自文化特色,打造各自 “城市符号”,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仅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城市圈和城镇群建设不会偏离轨道,会朝着更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团结的方向前进。

3.2 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优先解决民生问题。

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发展来说,政策制定、政策导向与法律法规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共同精神家园的引领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优先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比如内蒙古地区立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3.3 以民族教育为基础,做好多民族社区文化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

注重提升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可以选择在社区、学校或者公共文化场所定期开设乡土课程和民族特色课程,提升民族交融的程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大对少数民族成员的教育政策导向,比如在大中专院校开设短期或者长期培训班,为各民族成员提供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可以一方面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和民族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加强普通话培训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有利于建立共同沟通的文化氛围与基础等。要以城镇社区为中心,多种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多民族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各类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成员相互学习、增加知识和技能、增加民族理解和认同,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等。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多民族交融与发展,坚持对中国精神的弘扬,做好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引领与规范,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并努力创新,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路晓峰.民族交融:民族理论的创新和突破[N].中国民族报,2011-11-14(06).

作者单位

吴春燕(1982-)女,硕士学位。现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与思政教育。

作者单位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35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城市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