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禹,陈国宝,于 杰,李 斌,王东旭
( 1.大连海洋大学 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 3.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广东 广州 510300 )
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初步研究
郭 禹1,2,陈国宝2,3,于 杰2,李 斌1,2,王东旭1,2
( 1.大连海洋大学 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 3.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广东 广州 510300 )
根据2009-2014年在南海北部生产的183艘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马面鲀渔获率随作业方式、年际分布与季节分布间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渔获马面鲀主要作业类型为双拖、单拖、桁杆拖虾、围网、定置张网和刺网6种,其中单拖、双拖网作业渔获率较高;2009-2014年,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低于南海南部,整体渔获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仅2011年渔获率突增,2014年马面鲀渔获率降为最低。马面鲀常年主要分布于珠江口、粤西、海南岛沿岸及北部湾海域,粤东海域偶有分布。海南岛沿岸、粤西及珠江口海域渔获率密度较大,北部湾和粤东海域渔获率密度相对较小。各区域渔获率季节变化明显,渔获率最大值常在夏季出现,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引起渔获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自然条件与捕捞压力。本文通过对马面鲀渔获率变化及原因分析,为南海北部马面鲀合理捕捞提供依据。
渔获率;马面鲀;分布;捕捞压力;南海北部
马面鲀(Thamnaconus)属暖水性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的暖水性水域,少数在温带或寒带[1-2]。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台湾沿海、东海以及黄、渤海,马面鲀在中国渔业中占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南海马面鲀主要包括黄鳍马面鲀(T.hypargyreus)、绿鳍马面鲀(T.modestus)、密斑马面鲀(T.tessellatus),以南海北部数量较多[3]。马面鲀生活于近海底层,通常分布在50~120 m的海域,在越冬或产卵期间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一般白天上浮,夜晚下沉,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4-7]。
马面鲀是底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曾经是南海最大宗高产经济鱼类,南海区马面鲀1976年渔获量为2.0×105t,随后逐渐下降,至20世纪90年代降至最低后出现短暂上升趋势,但增加量有限,至1996年马面鲀数量又呈下降趋势[8-10]。近年来马面鲀渔获量年际与季节波动幅度较大,资源不稳定。引起变动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水温、盐度及海流差异所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和捕捞带来的压力[11-15]。本文根据南海区作业渔船的作业信息,对近年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分布与引起变动的原因作进一步探讨与分析。
数据来源于全国沿海各省(市、区)构建的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可实时跟踪采集各海区的海洋渔业生产基础信息,共组织了汕头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茂名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湛江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北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等6个单位为网络结点,在每个网络结点布设3~7个渔港信息员,构建和完善南海区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架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信息的可信度,2012年对南海区捕捞作业信息来源进行了调整,新增珠海、汕尾、饶平、文昌和琼海5个面上调查点,扩大了面上调查的覆盖范围,提升了数据质量。截至2014年底,已有6年的渔捞数据可供分析。南海区信息点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南海区信息点分布
本文采用数据取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6年在南海北部(E 106°3′~118°,N 16°~23°59′)作业的183艘作业渔船的渔捞日志信息,涉及渔船作业类型有双拖、单拖、桁杆拖虾、围网、定置张网和刺网6类,其中渔船分布为汕头23艘,东莞33艘,茂名27艘,湛江18艘,北海40艘,三亚37艘,台山8艘,渔获物进行分类整理并记录。
不同作业类型的渔船作业效率不同,为降低作业效率不同对马面鲀渔获量分析的影响,采用加权平均法对不同渔船功率进行相应转化,统一渔获功率,最后以每日每千瓦渔获量即渔获率作为标准,分析马面鲀的数量与空间变化。
渔获率计算公式为:
不同作业类型的作业效率不同,表1为通过加权平均法得出6年不同作业类型的渔获率值。
表1 6种作业方式的渔获率 kg/(kW·d)
由表1得出,2009-2014年,单拖渔获率2009-2012年逐年上升,渔获率值由0.098 kg/(kW·d)升至0.508 kg/(kW·d),随后逐年下降,至2014年仅为0.030 kg/(kW·d)。6年间,定制张网、桁杆拖虾和刺网的渔获率均较小且年际变化不大,均在0.030 kg/(kW·d)以下;双拖网渔获率围绕0.1 kg/(kW·d)上下分布,而在2011年双拖网渔获率迅速增加,达到最大值2.075 kg/(kW·d),这也是在2009-2014年间,2011年整体渔获率显著高于其他5年的主要贡献作业方式;围网渔获率普遍较高,与拖网渔获率呈相对趋势,但2011年围网渔获率最低为0.025 kg/(kW·d),造成围网渔获率较低的原因推断主要由于同年间双拖渔获率猛增。数据显示,2014年每种作业方式渔获率均处于下降趋势。
马面鲀是我国底拖网生产的主要鱼类,表1中数据也能说明拖网(单拖、双拖与桁杆拖虾)渔获率在各作业类型中比重较大,可见拖网作业对马面鲀的捕获效果明显。围网作业效果仅次于拖网作业。
根据渔捞日志结果,得出2009-2014年每年南海南、北部对应渔获率值(表2)。本文以N 16°为界,以上为南海北部,以下为南海南部。2009-2010年,北部渔获率基本稳定于0.1 kg/(kW·d),但2011年迅速增加到1.078 kg/(kW·d),随后逐年下降,至2014年下降明显,仅为0.054 kg/(kW·d);南海南部渔获率不稳定,且上下波动较大,与北部渔获率相同,同样是在2014年达到最低。但从整体渔获率变化情况看出,总渔获率变化趋势与南海北部渔获率变化基本相同,这说明南海北部为马面鲀主要渔获区,在渔获量中比重较大,南海南部为马面鲀辅助渔获区,渔获量相对较小,但效率明显。
表2 2009-2014年马面鲀渔获率变化 kg/(kW·d)
马面鲀在南海北部各区域均有分布,但由于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及种类的生活习性不同,马面鲀数量与分布所调整。2009-2014年马面鲀渔获率分布见图1。由图1可见,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范围较广,2009-2010年,粤西、珠江口和海南岛南部海域渔获率较大且较密集,北部湾海域渔获率较小分布稀疏,粤东海域渔获率基本为零,渔获率最大值出现在海南岛东部沿岸;2011年南海北部各海域渔获率密度增加同时渔获率显著增大,海南岛南部、东部海域渔获率较大,北部湾海域渔获率无明显变化,粤东海域有渔获出现,此时海南岛南部海域出现渔获率历年最高值;2012年,南海北部渔获率分布范围减小,渔获率最高值仍出现在粤西与海南岛南部海域且渔获率大值出现范围较大,北部湾海域渔获率下降明显,粤西海域渔获率也较2011年有所增加,粤东海域渔获率较2011年有所下降;2013-2014年,渔获率密度分布均匀,渔获率无显著极大值出现,其较大值向东部移动,集中分布在珠江口海域,粤东海域无渔获率分布,北部湾海域渔获率密度较2012年有所增加。
对比南海南部海域渔获率数据,南海南部2009—2012年作业区域较小,渔获量较低,主要在E 109°~110°、N 4°~6°之间星点分布;到2013年和2014年,作业范围逐渐变大,分布在E 109°~117°、N 5°~12°,主要作业区向北部移动,渔获率覆盖范围较广,渔获量增加且整体渔获率逐年上升,这说明该海域利于马面鲀生存,同时也可能是所发现马面鲀新聚集区,为以后捕捞马面鲀提供保证。
结合南海南部,由6年整体渔获率分布得出,南海北部马面鲀作业范围较广,渔获率最大值主要分布于粤西与海南岛南部、东部海域,且渔获率密度较大;珠江口海域渔获率逐年上升;北部湾海域渔获率分布较稳定,密度均匀;粤东海域渔获率年间偶有出现,范围较小呈点状分布。南海南部渔获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整体上马面鲀渔获率年际波动幅度大,资源不定。
图2 南海北部渔获率年变化分布
马面鲀作为南海北部高产鱼种之一,在南海北部一年四季均能捕获。由于马面鲀具有越冬、产卵及定向洄游等习性,并且其洄游距离长且路线不稳定,因此在各季节渔获率不同。将调查数据按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3月)4个季节分类,2009-2014年南海北部马面鲀季节渔获率分布值见表3。由表3得知,夏季渔获率在四季中稳定较高,冬季渔获率普遍较低,也为四季渔获率中最低值,春季与秋季渔获率变化不稳定,渔获率低于夏季。2011年春季渔获率为5.093 kg/(kW·d),为6年间最高值,由此可见南海北部2011年春季海南岛东北部海域双拖渔获率达到最大值,2014年各季节渔获率均为最低。6年季节渔获率整体变化趋势呈先升后降趋势。
表3 2009-2014年各季节渔获率 kg/(kW·d)
由于越冬、产卵和洄游等习性,马面鲀各季节分布也不尽相同。马面鲀越冬期一般在12月-翌年3月,由于气候和海况的制约,其越冬时间会提早或推迟,越冬场的位置也将发生改变。马面鲀产卵一般在3月下旬-5月,旺期在4月-5月中上旬,有时因环境影响,产卵期有所变化,但波动不大。
南海北部马面鲀连续6年季节渔获率分布见图3 。由图3可知,春季马面鲀渔获率较分散,主要分布于粤西、珠江口海域,最大值分布于海南岛沿岸,北部湾内群体主要分布于西南部,渔获率较小密度分散,粤东海域基本没有捕获马面鲀,2011年春季渔获率为历年来最大,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北部海域;夏季为一年中渔获率大且密度较大的季节,马面鲀集中分布于粤西和珠江口海域,渔获率密集度较大,北部湾海域分布较为分散,粤东海域有马面鲀渔获物但渔获率较小;秋、冬两季马面鲀分布范围明显减小且分散,仍主要分布于粤西和珠江口海域,北部湾海域渔获率仍然较低,粤东海域则很少捕获,各区域渔获率相对较小,冬季较秋季渔获率更小。
同样对比南海南部马面鲀渔获率,2009-2012年马面鲀出现较少,自2013年春季起,渔获率显著增加,春季最大且分布范围较广,2014年春季渔获率迅速减少,夏冬两季渔获率分布基本相同,而2014年秋季则无渔获物。
由此可见,粤西、珠江口及海南岛沿岸为马面鲀主要分布海域,近岸渔获率较大,渔获率最大值均出现在海南岛沿岸。捕捞可向南海南部海域扩展,以增加马面鲀渔获量。马面鲀各季节渔获率区域分布不同与其越冬、产卵、洄游等习性密切相关。
本文选用在南海北部作业183艘渔船的马面鲀全年渔获数据,按照作业类型、渔获率年分布及季节分布分别进行分析,调查数据量丰富且范围广,并根据相关系数进行转换处理,能够较全面地反映马面鲀的渔获率分布及变化。
马面鲀是一种暖水性海洋经济鱼类,通常其适温范围为13~25 ℃,喜欢栖息于黑色和蓝黑色的高盐度水中,适宜盐度为33.5~35,马面鲀为杂食性鱼类,主食桡足类、端足类等浮游生物,具有昼浮夜沉的垂直移动习性[16]。由于马面鲀是暖水性鱼类,因此更喜欢活动于黑潮暖流和上升流等暖水流附近。
南海北部海域地形复杂,等深线密集,同时受广东沿岸流、南海暖流、黑潮入侵等因子的影响,流态复杂,涡旋活跃[17-19]。广东沿岸流是位于广东以北陆架上沿海岸流动的浅海海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由风力驱动,广东沿岸流以珠江口为界分为粤东、粤西沿岸流,粤东沿岸流受季风控制,粤西沿岸流终年由西北流向西南[20-22]。文中数据显示珠江口海域马面鲀渔获率常年最高,其次为粤西海域,而粤东海域渔获率季节变化较大,这与广东沿岸流流态有密切关系;南海暖流常年存在于南海北部广东外海的一支狭窄呈带状流速较强且逆风而动的东北向流,目前观测资料表明南海暖流与东北季风呈正相关,且为密度流。冬季广东沿岸受大陆冷高压和上升流影响,相对于外海水温低,这种温度配置驱动东北向流及即南海暖流产生[23-24]。因此冬季南海北部渔获物主要分布于广东近岸,由于暖流强弱与延伸海域大小不同,渔获物的分布与多少不同;影响冬季南海北部渔获量不同的因素除南海暖流外,黑潮入侵为另一主要原因。黑潮不仅存在于冬季,在南海终年均有分支,黑潮入侵南海,并会显著改变南海北部海域的环流形式,使海水升温[25-27]。目前暂无研究阐述黑潮在哪个季节较强,而马面鲀喜生活在暖水区,因此只能说明南海北部各季节马面鲀的分布与黑潮入侵有关,但其之间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图3 2009-2014年渔获率季节分布
南海北部环流冬季呈气旋式,夏季呈反气旋式环流,并且存在西岸强化现象,因此夏季水温较冬季高,马面鲀夏季渔获率较高且粤西海域普遍高于粤东海域。2011年春季南海北部海南岛东北部马面鲀渔获率突增,达几年间最大值,有数据表明,2011年南海水质在2008—2012年间为最佳,极有可能与其有密切关系,此外也有马面鲀种群自身发展的原因。
2013—2014年,由于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量的衰减,部分渔民到南海南部作业,南海南部渔获率高值出现在E 114°~117°、N 9°~12°,渔获率有季节变化规律。有资料表明,有些年份四月上旬位于E 111°~116°、N 7°~12°的海区,存在面积约5.0×105km2的暖水区,随着南海北部夏季风爆发,至5月中旬暖水逐渐消失[28],这一变化有可能造成南海南部春季渔获率较高。
除温度影响马面鲀分布外,盐度变化对马面鲀分布影响也至关重要。有资料表明,1958-2007年,盐度在北部湾、海南岛以东、南海北部及吕宋海峡异常增大,北部湾盐度在秋冬两个季节明显增大,南海北部在夏秋季较大,海南岛以东和吕宋海峡盐度一年四季均较大[29-30]。研究中马面鲀的分布与高盐区大致相符,在2011年春季,海南岛东北部马面鲀渔获率突增推断与海区盐度变化有关。
对于广东沿岸流、南海暖流、黑潮及盐度对马面鲀分布的影响,虽无直接数据资料显示其间相关性,但可从以上讨论中得出马面鲀渔获率分布与各影响因子间确实存在一定关联,这有待后续研究。
在1964-1998年间,拖网作业渔船数量逐年增加,但底拖网渔业资源却经历了一个上升阶段,这与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动有关[31]。在此期间,马面鲀呈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趋势,前期上升可能与多数传统捕捞鱼类数量的下降有关。一般来说,资源数量随着捕捞强度加大而下降,但南海北部大陆架底拖网渔业资源和一些种类的数量在某一时期却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南海北部渔业资源是多种类资源有关[32]。
近几年间,由于水产品价格的全面开放,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我国捕捞规格逐年增大,近海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影响,其中也包括马面鲀。因此本文资料统计中,除2011年马面鲀的突增外,其他年份渔获率逐年降低,南海北部渔获率下降明显,并且有效作业天数逐年增加,至2014年达到峰值,但渔获率值为最低,这与近年来渔获捕捞力度加强导致资源衰减有直接关系[33-34]。近年捕捞中,未成熟马面鲀鱼体比重加大,成熟鱼在产卵前过早的被滥捕,使得马面鲀资源逐年紧张。
马面鲀作为底拖网的主要渔获物之一,而底拖网虽无特定捕捞种类,但渔民总会寻找密度较高的渔场进行捕捞,这也是导致2013年和2014年间,南海中部出现马面鲀渔获物并且其渔获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南海中部马面鲀渔获率会持续增加。马面鲀作为南海区又一大宗捕捞经济鱼类,近年来渔获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建议规划捕捞模式,使马面鲀资源持续发展。
[1] 朱元鼎,许成玉.中国鲀形目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J].动物学报,1965,1(3):320-333.
[2] 钱世勤.东海黄鳍马面鲀生物学特性和资源利用状况[J].中国水产科学,1998,5(3):25-29.
[3] 薛美岩,张静,杜荣斌,等.温度、盐度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及生长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2(1):63-67.
[4] 沈金鳌. 东海黄鳍马面鲀的开发利用与资源评估[J].海洋渔业,1992,14(6):258-261.
[5] 郑元甲. 关于南海马面鲀和绿鳍马面鲀生物学及其渔获量变动[J].现代渔业信息,1986(8):18-32.
[6] Hye S A,Seong W H, Eunmi K, et al. Comparative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and hachery populations of Korean threadsail filefishStephanolepiscirrhiferusing cross-species microsatellite markers[J]. Genes Genomics, 2011,33(6):605-611.
[7] 郑元甲,李圣法,钱世勤,等.东海与黄海的黄鳍马面鲀种群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01,8(1):46-52.
[8] 李玉芳,李永振,陈国宝,等.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黄鳍马面鲀种群分析[J]. 水产学报,2014,38(1):23-32.
[9] 黄良敏,于浩.我国黄鳍马面鲀的资源评估与可持续利用初探[J].福建水产,2003,19(2):10-14.
[10] 严利平,陈卫忠.2000年东海黄鳍马面鲀资源动态分析与展望[J].现代渔业信息,2000,15(7):1-3.
[11] 刘尊雷,袁兴伟,杨琳琳,等.气候变化对东海北部外海越冬场渔业群落格局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3):901-911.
[12] 王跃中,孙典荣,贾晓平,等.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东海马面鲀渔获量影响[J].南方水产科学,2013,9(1):8-15.
[13] 邱永松. 南海北部大陆架鱼类群落的区域性变化[J].水产学报,1988,12(4):303-313.
[14] 陈文河,刘学东,卢伙胜. 南沙群岛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0,29(4):118-124.
[15] 臧祖林. 马面鲀的生活习性及分布特点[J]. 中国水产,1988(2):36-37.
[16] 邱春华,贾英来. 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温度以及盐度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3):375-380.
[17] 王跃中,袁蔚文.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J].南方水产,2008,4(2):26-33.
[18] 陈国宝,李永振.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鲹科鱼类的分布[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12(2):146-151.
[19] 孙成学,刘秦玉,贾英来. 南海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2):197-203.
[20] 何映晖,蔡树群,王盛安.北赤道流分叉点及南海北部环流的研究进展[J].海洋学研究, 2009,27(3):74-84.
[21] 王建丰,王毅,孙双文.海南岛西南春季海流特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增刊):1-6.
[22] 尹健强,黄良民,李开枝,等.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沿岸流和上升流对中华哲水蚤分布的影响[J].海洋学报,2013,35(2):143-153.
[23] 兰健,鲍颖,于非,等. 南海深水海盆环流和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变化[J]. 海洋科学进展,2006,24(4):436-445.
[24] 关翠华. 南海中部与黑潮和东太平洋赤道表层水温之间的低频耦合振荡[J]. 海洋通报,1983,2(5):10-14.
[25] 陈奇礼,李金平. 热带西北太平洋热状况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J]. 热带海洋,1992,11(3):89-93.
[26] 杨龙奇,许东峰,徐鸣泉,等. 黑潮入侵南海的强弱与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的关系[J]. 海洋学报,2014,36(7):17-26.
[27] 杨海军,刘秦玉. 南海海洋环流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1998,13(4):47-51.
[28] 赵宝宏,刘宇迪,付邦雨. 南海盐度锋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J]. 海洋预报,2012,29(6):74-83.
[29] 杨龙奇,许东峰,徐鸣泉,等. 南海北部次表层盐度的变化及其与北赤道流分叉点的关系[J]. 海洋学研究,2013,31(3):15-24.
[30] 李祥秀. 南海马面鲀捕捞中的几个问题[J]. 海洋渔业,1988,1(1):20-22.
[31] David C R, Shirley S J. The distribution and trophodynamics of demersal fish from Spencer Gulf[J].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South Australia, 2010,134(2):198-227.
[32] 李永振,林昭进,陈丕茂,等. 南沙群岛中北部重要岛礁鱼类资源调查[J]. 水产学报,2003,27(4):315-321.
[33] 周永灿.南海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G]//北京大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中国与世界:传统、现实与未来:“人类与海洋”专场论文及摘要集. 北京:北京论坛,2014:12.
[34] 王雪辉,林昭进,杜飞雁,等. 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的种类组成与群落格局[J]. 生态学报,2013,33(7):225-235.
CatchRateofFilefishinNorthernSouthChinaSea
GUO Yu1,2, CHEN Guobao2,3, YU Jie2, LI Bin1,2, WANG Dongxu1,2
( 1. School of Marin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23, China;2.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0, China;3. KEK Field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South China Sea Fishery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Guangzhou 510300, China )
According to the fishing operations,interannu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ilefish (Navodon)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atch rate of filefish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data of 183 fishing vessels log from 2009 to 2014.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six main fishing operations including the pair trawling, otter trawl, beam shrimp trawl, purse seine, trap net and drift net, the higher catch rate was observed in pair trawling and otter trawling. The catch rate was generally lower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an that in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2009 to 2014, and the overall catch rate wa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However, it was noticed that the catch rate of filefish was increased rapidly in 2011 and reduced to a minimum in 2014.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filefish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Pearl River Estuary, Western Guangdong Waters, littoral in Hainan Island and Beibu Gulf. The catch density of filefish was higher in Pearl River Estuary, Western Guangdong Waters, and littoral in Hainan Islandand and lower in the Beibu Gulf and Eastern Guangdong Waters. The catch rate was changed obviously with the seasons. The maximum catch rate of filefish often appeared in the summer,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minimal in winter. The catch rate was almost none in the Eastern Guangdong Waters.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variations in catch rate were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fishing pressure.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catch rate,the findings would provid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for more rational and efficient fishing of filefish in the future.
catch rate; filefish; distribution; fishing pressur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10.16378/j.cnki.1003-1111.2016.02.005
S931.4
A
1003-1111(2016)02-0123-07
2015-09-11;
2015-11-10.
农业财政项目南海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640);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ZD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3B06).
郭禹(1990-), 女,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渔业资源和渔业声学. E-mail: guoyu25895177@163.com.通讯作者: 陈国宝(1975-),男,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渔业资源评估和生态研究.E-mail: chenguobao@scsfri.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