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岚,张超凡,张道微,周 虹,张 亚,易九红
(1.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2.衡阳市烟草公司衡南县分公司,湖南 衡阳 430422)
茎尖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黄艳岚1,张超凡1,张道微1,周 虹1,张 亚1,易九红2
(1.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2.衡阳市烟草公司衡南县分公司,湖南 衡阳 430422)
湘菜薯2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于2009年以湘薯18集团杂交获得种子,再逐级选育而成,2016年3月经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湘菜薯2号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翠绿,微甜略有清香,带滑腻感。国家区试茎尖平均产量36 648.75 kg/hm2,比对照福7-6增产9.4%。栽培时注意,栽插密度以180 000株/hm2为宜,加强田间管理,插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培土、防治病虫害,适时追施肥料。
茎尖菜用甘薯;湘菜薯2号;选育;栽培技术
茎尖叶菜用甘薯因口感嫩滑、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能加快食物在肠胃中的蠕动,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1],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我国甘薯育种专家也陆续培育出品质优的茎尖叶菜用甘薯品种,进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并加强推广种植,福建省品种有福薯18、福薯7-6、福薯10号、蒲薯53、泉薯830等,广东省品种有广菜薯3号、广菜薯2号等,浙江省品种有浙菜薯726等[3]。叶菜用甘薯具有栽培条件不高、夏季渡淡蔬菜、种植效益高、可周年供应等优点[4],而要提升叶菜用甘薯产业的发展,还需加大科研投入,拓宽品种类型,大力推广种植技术,培育消费市场,使种植户真正受益。
根据茎尖菜用甘薯的育种目标,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育种专家于2007年选育出菜薯新品种湘薯18号,并通过湖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2009年以湘薯18集团杂交获得种子,再逐级选育出湘菜薯2号。
湘菜薯2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2009年以湘薯18集团杂交获得种子,再经逐级试验选育而成。2010年在实生苗圃调查甘薯实生苗的生长势、株型、茎端茸毛、叶茸毛、顶叶色、叶基色、茎色、茎粗、基部分枝、烫后食味评定等指标筛选出“10-7-2”;2011年该品种进入鉴定圃试验进行重复筛选鉴定;2012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与福薯7-6(对照)、福薯10、福菜薯18、湘菜薯1号及其他品系进行产量、特性、食味等比较鉴定,结果“10-7-2”各项指标均表现突出;2013年在长沙、慈利、浏阳进行多点鉴定试验,“10-7-2”茎尖产量比对照福7-6平均增产10.6%。2014~2015年该品种参加国家甘薯菜用型品种区域试验,表现出茎尖产量高、品质好等特性。2016年3月经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命名为湘菜薯2号。
2.1形态特征
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顶叶尖心形,分枝数多,顶叶色、叶基色和茎色均为绿色,叶心形,薯块纺锤形,粉红皮白肉,单株结薯4~5个。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呈翠绿色,微甜有香味,带滑腻感,食味评分较好。
2.2抗病性
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鉴定,湘菜薯2号为中抗蔓割病,抗薯瘟病Ⅱ型。病毒病、食叶害虫和白粉虱危害较轻。
2.3品质好
茎叶采摘期长,茎尖可从3月一直采摘到10月,菜用口感好,淡甜味,色泽感强,无绒毛,食味评分高于对照福7-6。
2011年鉴定圃试验,茎尖产量37 655.4 kg/hm2,比福7-6增产11.1%;2012年品系比较试验,茎尖产量36 290.4 kg/hm2,比福7-6增产10.3%,食叶评分74.26;2013年在长沙、慈利、浏阳进行多点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6 234.6 kg/hm2,比对照福7-6平均增产10.5%。
在济南、徐州、漯河、成都、重庆、杭州、广州、海南、武汉、福州10个地区进行区域试验,2014年平均产量为33 918.0 kg/hm2,比对照福薯7-6增产10.67%;2015年平均产量39 379.95 kg/hm2,比对照福薯7-6增产8.34%,两年平均茎尖产量为36 648.75 kg/hm2,比对照福薯7-6增产9.40%(见表1)。
表1 2014~2015年国家区试湘菜薯2号及对照茎尖产量 (kg/hm2)
甘薯为典型的旱地植物,在大田栽培中可分为苗期、块根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3个生长阶段。茎叶中Cd的累积主要来源于整个生长期根系对土壤中Cd的吸收转运。甘薯块根中的Cd累积是块根吸收和茎叶转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品种甘薯对Cd吸收累积的差异主要受遗传控制,与其基因型密切相关。不同甘薯品种对Cd毒害的耐受性也有很大差异。
2014~2015年低镉积累甘薯品种筛选中,湘菜薯2号的鲜薯和新鲜茎叶经农委指定检测机构——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检测,其镉含量均在国家粮食食用标准(镉含量低于0.1 mg/kg)以下,是理想的镉低吸附甘薯品种。
5.1精选种薯,培育壮苗
种薯应选用无病虫危害,薯形具有品种特征,单薯重在100~250 g,尾根短小,薯皮光滑无侧根完好的薯块作种薯。种薯用量100~150 kg/667m2。育苗宜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肥力水平较高、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非连作且无主要病害的地块。按1.6 m宽分厢,厢面上以0.6 m间距开横排种沟,底肥为复合肥(N︰P︰K=15︰15︰15),条施50 kg/667m2。3月上旬至中旬即可播种,播后覆土盖膜。
5.2整地施肥,双行栽插
栽前深翻晒垡,整地前施用菜枯饼50 kg/667m2,复合肥(N︰P︰K=15︰15︰15)50 kg/667m2。耙碎整平,去除杂草,机械或人工起垄(包沟)垄宽100~120 cm,垄高15~20 cm。垄上开栽插沟,双行栽插深度5~6 cm,选茎蔓粗壮、叶片肥厚、无病虫害的薯苗23~27 cm。插植深度3~5 cm,覆土2~3个节,适宜密度18 000株/hm2。浇足压蔸水。
5.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
栽插后15 d进行第一次中耕,栽后20~30 d进行第二次中耕,中耕深度比第一次要浅。在中耕的同时,拔除田间杂草,清沟理蔓。巧施催苗肥,栽后15 d施腐熟稀薄人粪尿1 000 kg/667 m2;栽后20~30 d,结合中耕除草,在腐熟稀薄的人粪尿(1 000 kg/667 m2)中加入尿素(10 kg/667m2)、硫酸钾(2 kg/667m2)混合施用。采摘后应及时追肥,施尿素5 kg/667 m2。茎叶生长盛期结合施肥,早晚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4适时采栽,防控病虫
移栽后12 d开始摘心打顶,以获取更多分枝。移栽后25 d开始封行,此时已有10~12片舒展叶的嫩梢,就可以开始少量采摘。薯苗长至20 cm左右剪割采收,采摘完叶片的长蔓应及时修剪,保留基部2~3个节,留有3~4片功能叶,隔天待刀口稍干后及时补肥。叶用甘薯病虫害以天蛾、斜纹夜蛾为主要害虫,可使用物理杀虫灯对成虫进行诱杀。
留做种薯的菜用甘薯栽培在种薯选择、整地、栽插、中耕环节与采苗栽培方式一致,但在栽插期、密度、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时有所不同。
6.1错时栽插,降低密度,防涝抗旱
夏秋薯均可作种薯,以秋薯作种薯最佳,秋薯于7月中下旬开始栽插。苗高达30 cm时剪苗,剪口应离床土2~3 cm。剪苗应选茎蔓较粗壮、叶片肥厚、无病虫害的薯苗。夏薯54 000~60 000株/hm2;秋薯75 000~80 000株/hm2。薯苗栽插后如遇晴天应灌(浇)水保苗,茎叶盛长阶段,要及时清沟排水。在7~8月份夏秋干旱严重时,应灌水抗旱,灌水深度以垄高1/3为宜,即灌即排。种薯生产一般不剪苗、不翻藤、不追肥,若田地肥力水平低,薯苗长势差,可酌情追肥。
6.2晴天收获,晾干贮藏
种薯于10月下旬择晴收挖,并做到轻挖、挖净、轻装、轻卸,尽量减少薯块损伤。收挖后7 d左右待甘薯表面水分晾干后即可入窖。种薯入窖至11月下旬,要打开窖门、窗及通气孔,降温排湿。12月上旬至2月中旬,密封窖门、窗、通气孔,保持窖温在11~15℃。2月中旬至出窖前,注意调节窖温,既要通气排湿,又要保持窖内温度。贮藏期间,及时清除烂薯。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茎尖采收期长,茎叶害虫危害少,可避免使用化学农药。茎尖营养价值高,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甘薯叶被视为“健康食品”在国际市场热销,分别被香港、日本等称为“蔬菜皇后”、“长寿食品”、“航天食品”;美国将茎尖作为最具有开发前景的保健长寿蔬菜之一。由此可见,茎尖菜用甘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菜用甘薯栽后25 d开始采摘,此后每隔7~10 d采摘一次,在生长期内,可采收茎尖3 000 kg/667m2,平均按2.0元/kg计,收入可达6 000元/667m2,若一年种两茬或两茬以上,扣除成本,也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1]Wei M, Zhang A, Li H, et al.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Nitrogen Deficiency and Re-supply in Leaf-vegetable Sweetpotato(Ipomoea batatas Lam.)[J].Hortscience A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15,50(5):754-758.
[2]徐 飞,曹清河,袁 起,等.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5-8.
[3]曹清河,刘义峰,李 强,等.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蔬菜,2007,(10):41-43.
(责任编辑:成 平)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 New Shoot-tips Vegetable Sweetpotato Variety Xiangcaishu No.2
HUANG Yan-lan1,ZHANG Chao-fan1,ZHANG Dao-wei1,ZHOU Hong1,ZHANG Ya1,YI Jiu-hong2
(1.Hunan Crop 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 410125, PRC; 2.Hengyang Tobacco Companies Hengnan Branch, Hengyang 430422, PRC)
Xiangcaishu No.2 was selected step by step from Xiangshu 18 group hybrid in 2009, through the selection and breeding, and identified by the National Sweet Potato Varieties Identification Committee in March 2016.It was stem glabrous, showed green color after boiling, sweet fragrance with creamy feel.The average stem yield was 36 648.75 kg/hm2, increased more than 9.4%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Fushu 7-6 in National Regional Trial.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on, planting density with 180 000 seedlings/hm2is appropriate, strengthen field management, timely cultivation, weeding, ridging, pest control seedlings, and timely topdressing fertilizer.
shoot-tips vegetable sweet potato; Xiangcaishu No.2;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31
A
1006-060X(2016)11-0011-03
10.16498/j.cnki.hnnykx.2016.011.004
2016-08-25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NK2201);湖南省旱粮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植保岗位资助项目
黄艳岚(1979-),女,福建漳平市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薯类育种及病虫害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