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洪斌
守望心中那片“海”
——记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赵雁冰
◎文/姚洪斌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藏着自己最深的情感。对于凤城市凤凰城街道绸厂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雁冰来说,绸厂就是她心中的那片“海”。因为对这片“海”一往情深,所以她无怨无悔地为企业奉献了青春年华,满腔赤诚地服务在绸厂社区。“我不仅要做‘小巷总理’,更要做社区‘百事通’,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信得过!”赵雁冰经常这样说。
1980年,17岁的赵雁冰初中毕业后来到凤城丝绸厂工作,成为一名挡车工。性格要强的她苦练技能,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上班未到5年,便先后荣获“车间先进生产者”“绸厂青年标兵”“丹东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成人高考、进修学习,历任车间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厂工会副主席等职……无论企业经历怎样的阵痛波折,在每个时期、每个岗位上,赵雁冰都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共产党员的本色从没有因市场风云变幻而褪减。2003年因企业改革,赵雁冰下岗了。
很快,赵雁冰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个“春天”。2005年4月,经社区居民民主选举,她担任了绸厂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环境脏乱差、人员构成杂,矛盾冲突多、上访不断茬”,这段顺口溜真实反映了社区当时的状况。绸厂社区常住人口9000余人,其中退休人员2063人、下岗失业人员2460人,平房连片,居住条件差,各种困难一箩筐。“这个憨厚的女人能挑起这副重担吗?”很多人都在为赵雁冰担心。
绸厂居民区原来由企业出资管理,企业停产后,垃圾清运、下水清淘、管网维修等无人负责,居民区的公用设施损毁严重,群众怨声载道。赵雁冰自己动手修缮了漏雨的公厕顶盖,还为老年人安装了扶手。为了解决老旧小区的各种问题,她多次奔波于各部门之间寻求帮助,先后为社区修建了5个固定垃圾站,整修了15个破损严重的公厕,疏通了堵塞多年的下水管道,清淘了400多个污水井,解决了垃圾遍地、下水不畅、污水横流等困扰居民多年的烦恼。
作为社区书记,赵雁冰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她不仅邀请党校教师来社区讲课,还经常亲自上讲台讲党课。“怎样凝聚党员的战斗力,让他们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是赵雁冰一直思考的问题。她采取的方式是——多搞活动,吸引党员群众参加。赵雁冰组织社区党员开展了月月都有的便民服务:为居民磨刀磨剪子、量血压、修理自行车、清理小广告、清扫垃圾、关心照顾空巢老人和弱势人群,等等。
对于社区244户低保家庭、重残重病家庭,赵雁冰了如指掌。她经常跑到相关单位和企业,为下岗大龄女工找工作,为有困难的家庭联系帮扶,为年老体弱的居民办理老年证,为空巢老人建立联系卡……“她是老人们公认的‘贴心棉袄’!”一位居民这样评价赵雁冰。
2014年6月,82岁的老母亲做了大手术。一天傍晚,赵雁冰正在医院里陪护母亲,突然接到热心居民打来的电话:“独居老人任素文一天未出门,门锁着进不去,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赵雁冰听后万分着急,把母亲托付给病房的保洁员,迅速赶到任素文老人家,找来民警把门打开,发现老人旧病发作倒在地上,赶紧将其送往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赶回病房后,母亲有气无力地和女儿开玩笑说:“自己的亲妈还要不要了?”赵雁冰愧疚地说:“要!怎么能不要呢?”
赵雁冰不仅把社区老人当父母,更是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虽然工资不多,但赵雁冰每年都自掏腰包几千元资助他们。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绸厂社区变漂亮了,群众笑容多了、心情好了,社区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而赵雁冰的脸上却增添了几道皱纹,她先后荣获“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丹东市优秀人民调解员”“最美凤城人”“辽宁省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用自己深情的守望,换来一方宁静祥和,换来群众更多的幸福感——这就是我要实现的‘中国梦’!”赵雁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