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鹏
【摘 要】众所周知,教学是不能完全预设的。教师只有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使得来自课堂互动过程中即时生成的话题、素材、方法、思路等不断被认可,有机融入预设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是真实、精彩而有效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动态生成;效益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动态生成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建设的需要,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必须关注教学过程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合理运用生成性资源;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成生成性资源的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选择利用,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激发学生积极性
动态资源包括学生的兴致、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无论是言语、动作还是表情、情绪,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而这一切的发现依靠教师的慧眼。案例1:《10以内的数》的教学片段:教师问:小于5的数有几个?大部分同学回答:“5个。”有一只小手举起来,说:“是无数个!”这个答案出乎同学和教师的意外,甚至有同学开始嘲笑。看着脸都憋红的他,教师追问:“为什么呢?”小男同学弱弱地说:“因为还有-1,-2……”教师立即反应过来,问:“其他同学,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数吗?”有同学说:“电梯中地下停车场是-1层。”教师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非常棒,在数的世界,还有比0小的数,如-1,-2……我们称为负数。”课堂上,有时学生呈现的生成性资源是随机而不成熟的,教师不要急于打断、否定,要乐于倾听,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补充知识,适度发展,成为教学资源的主动生成者,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
二、设计合理教学预案,促成资源生成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生成,是教师围绕着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所得。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有些教学资源的生成是可预见性的,是老师本来期望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所要达成的。而好的教学设计总是尽所有可能去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发展自己思维,生成属于自己的想法。如在一年级《连加》这节课中,主要是掌握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的运算,一种是分步的,还有一种是三个数一起加后进行计算。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了用竖式去正确计算连加算式的方法。最后老师提供了一组计算题:33+15+21=?49+16+27=?要求用你喜欢的竖式计算这些题。在教学设计时,老师就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编了这两道题目。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小朋友都用了一种他们比较熟悉的方法去做。但也有一部分小朋友根据数的特点,选用了不同的方法去做。学生这样的表现真正达到了教学设计者的目的,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让这些学生不但对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了巩固练习,而且对算法多样化的优化过程有了很好的体验,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各种算法的特点与优势。
三、让学生个性张扬,让动态生成彰显效益
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最终归宿是什么?难道是让学生学会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答书本上的习题吗?让每个学生“整齐、一致”地学习数学吗?上述观点很显然是非常片面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并达到最终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境界,这就是动态生成教学归宿。因此,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张扬。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刘永宽在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先出示八个图形,让学生给它们取个名字。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图形,指出它的周长,再互相讨论,理解了周长的定义。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观意愿和选择,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形成对周长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但又是非常深刻,难以磨灭的。在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后,老师又组织了全班同学去探究自己喜欢图形的周长。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困难时,由于教师事先做了精心预设,教师总能像变魔术似的出示各种测量工具,比如:细线、尺子、剪刀等。让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让每一个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有了进一步更加深刻的体验。整个课堂学生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不时旁逸斜出。教师并没有按照统一的要求去进行教学,而是以一个非常广阔的问题空间作为背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和感悟。这样,尽管书本上的周长定义是规定统一的,但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是丰富多彩的。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个细节,善于发现、捕捉课堂中“即时生成”的动态性教学资源,珍惜这瞬间的“出彩”,使课堂教学因“出彩”而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李向阳.论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与教育智慧的开发利用[J].考试周刊,2010.23(19):88-91
[2]崔英梅.“巧算”背后的学科韵味——对知识技能教学的重新审视[J].人民教育,2011.16(11):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