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传媒引领

2016-12-19 07:13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国科协科普科学

2016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在京举办

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16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于11月5日在京召开,论坛主题为“科技传播的引领与创新”。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致辞。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秦伯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作大会主旨报告。

王春法在致辞中表示,全国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备感振奋。中国科技传播论坛的举办别有意义。他说,万物互联重塑了科技传播格局,新的科技传播格局重新界定了科协组织的角色:要最大程度开发利用资源,为社会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科技公共服务产品;科学家和科技新闻工作者要密切互动,准确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引导全社会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和求真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

欧阳自远院士《做科学传播的几点感悟》赢得了听众的强烈喜爱。这位“嫦娥之父”从中国探月工程的立项谈起,讲到科普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科学家有责任做科技传播,科学讲座、科普著作和科普文章都是重要途径。他在报告中,分享了做科普的几点思考:科普要有鲜明的科学主题,生动说明科学原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遵循科学方法,遵守科学道德;对谣言、伪科学问题要清晰解答,以理服人。做科普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做科普要以尊重、平等、亲近和交流的心态,而绝对不能以教育者的心态,指手划脚教训公众。做科普要激发公众的爱国热情,要践行梦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翟惠生在题为《媒体要成为推动科技传播的生力军》报告中指出,科学问题放在传播中,就叫科普。媒体上唱主角的应该是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报道。科学是文化的应有之义,做有文化的科学传播,与人联系在一起,是未来科技传播的重中之重。新闻传播需要转化,需要将历史、文化和科学转化成群众话语体系;做科学新闻报道,需要新闻从业者热爱生活,了解生活,做一个有激情的生活者,写出有温度的科学生活报道。

秦伯益在《中西医百年之争》的报告中指出,中西医百年之争实际上是中医百年存废之争,在认识中西医不同认识方法、不同的研究手段的同时,总结出了科技传播需要注意的问题:创新阶段新闻媒体不宜抢先报道,成熟后新闻媒体再持续跟踪报道。学术交流是在同行内部探讨未知,科技传播是把创新成果与民分享。新闻记者容易盲目报道新的传闻,媒体对于错误报道应该公开纠错。

潘建伟院士的报告题为:《量子飞跃:神话、哲学、互联网与未来》。他以中国古代神话开场,介绍了量子物理研究如何实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和“筋斗云”,通俗演义了经典世界如何认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以量子通讯为例,展望了量子计算和量子紧密测量在未来世界的应用,令人大开眼界、振奋不已。

杨文志在《迎接新时代科学传播的变革》中指出,科技传播的呈现新特征,信息迭代增快,网络传播成为科技传播的主体,技术手段成为核心竞争点。大众需求成为科技传播重要引领,新闻导入、兴趣驱动和科学解读成为科技传播发展新态势。这就要求科技传播需要众包众筹,专业团队制作专业产品,服务不同需求的科技传播需求。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马利,中国科协有关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科技部办公厅、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等单位的领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来自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的代表也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大会并举办了“光明杯”科技传播奖优秀科技新闻作品颁奖仪式,本届科技传播奖励活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突出专业性、创新性,注重同行评议;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经过专家评定、网上公示,评选出了优秀科技新闻作品 49 件。其中:一等奖10件,二等奖15件,三等奖24件。

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创办的“科技传播奖”是科技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奖项,今年评选优秀科技新闻作品,以鼓励我国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提高科技新闻作品的传播力。

本届论坛论文经过专家评选,共评选出优秀论文63篇,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有10篇。

本届论坛下设“下一代互联网与科技传播创新”和“万物互联时代创新与传播”两个分论坛。

猜你喜欢
中国科协科普科学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最强联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韩启德担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潘建伟当选副主席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