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2016-12-19 05:44左恩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同伴动机社交

左恩玲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左恩玲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本文追溯了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起源,述评了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研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应该加强对概念操作定义的研究,进一步统一社会退缩的亚型,关注本土化与跨文化研究,提高研究方法的生态效度。

社会退缩;同伴关系;行为描述;动机倾向;生态效度

个体行为适应不良包括难以控制障碍(又称外显问题行为,如攻击、多动、违纪)和过度控制障碍(又称内隐问题行为,如焦虑、恐惧、抑郁和社会退缩)。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者把关注点放在难以控制障碍上,因为这类问题对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利影响更加鲜明,往往忽略比较隐蔽的过度控制障碍。80年代以后,临床心理学界开展了大量关于内隐问题行为的研究,发现过度控制障碍能够导致一系列行为失调,对个体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均具有负面影响,应及早预防和干预。一方面,社会退缩儿童缺乏社会问题解决技巧,学习困难,同伴交往困难,自尊水平较低,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另一方面,儿童社会退缩能够预测他们在青春初期消极的同伴知觉、较低的自尊水平、较高水平的孤独及抑郁等[2]。退缩儿童成年后更容易遭遇情感的挫折,在社会交往中经常表现出低自尊、自卑等心理问题,在人生的重要事件如就业、恋爱、结婚、生子方面延迟或落后[3]。因此,儿童社会退缩成为近30年中西方心理学关注的前沿课题,研究者针对其概念、亚型、影响因素和干预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概念研究是一个领域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研究是一个充满争议、不断发展且需日趋完善的领域。本文追溯了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起源,系统介绍、剖析与评价了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研究的发展,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文献检索资源与策略

文献检索资源来自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数据库(PsycINFO,PsycARTICLES,PsycBOOKS,PsycTESTS)。以“社会退缩”或含“社交退缩”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收录的198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期间的论文,获得文献1049篇。以“social withdrawal”为主题语,检索APA数据库收录的1950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31日期间的论文,获得文献595篇。对文献和摘要目录进行再次筛选,筛选标准为儿童社会退缩研究的代表性综述或重要研究报告。最终入选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42篇;中文专著2部,英文专著1部。

二、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起源

追溯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起源,发现它蕴含于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互动的研究之中。同伴关系和同伴互动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认为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同伴互动在其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一方面,儿童的同伴互动是其社会认知发展的基础[5]。儿童在互动中产生的冲突经历和观点差异创造了认知冲突,而认知冲突会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通过协商和认知调节对冲突的解决使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良好的观点采择能力,并能很好地理解人际交往困境中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同伴互动和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交能力(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惠)的习得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6]。班杜拉在其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特别是复杂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而习得的”[7]。儿童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社交能力较强的同伴的言谈举止非常得体,也更容易被同伴群体接纳和认可。这时儿童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榜样同伴的行为模式,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这种表象指导儿童在处于榜样相似的情景中时做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反应。于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开展了大量关于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互动的研究。例如,雷曼在儿童的社交参与研究中特别关注在同伴面前独处频率非常高的儿童,并认为独处和社交游戏与儿童的社交策略和性格特征密切相关[8]。雷曼所谓的“独处频率非常高”正是后续很多社会退缩概念的核心术语,也是社会退缩儿童区别于其他儿童的本质特征。此后,帕滕对儿童园环境中自由游戏的儿童进行了9个多月的观察,并把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划分为无所事事、旁观和独自游戏[9]。帕滕对儿童社会互动行为的分类恰好是儿童社会退缩的普遍类型,他所倡导的观察法也成为日后研究社会退缩儿童的重要方法之一。综上可见,雷曼和帕滕在儿童社会交往研究中分别对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论述,这也是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最初来源。

三、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发展

雷曼和帕滕虽然在研究中关注到了一些特征与社会退缩儿童非常相似的儿童,但并未明确提出社会退缩的概念。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首位提出者是奥康纳,他认为该行为是同伴交往频次较低的行为[10]。此后,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研究者对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索。

1.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内涵

学界关于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界定主要包括行为描述和社会测量两种视角。20世纪70-80年代,行为描述和社会测量两种界定方法均被采用,导致该概念的界定比较混乱。首先,从行为描述的角度,研究者们把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频次作为界定该行为的关键指标。例如,奥康纳认为该行为是同伴交往频次较低的行为[10],而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鲁宾把儿童在自由游戏中表现出的非社会性游戏(如独自玩耍、不经常与同伴交往)界定为社会退缩[11]。奥康纳和鲁宾的概念相比,前者界定的情境广泛,泛指儿童社会行为的一切情境;而后者限制了退缩行为发生的情境,将其限定为同伴在场的自由游戏情境。其次,从社会测量的角度,研究者把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社会地位作为界定该行为的重要标准。例如,古德曼认为社会退缩是低水平的同伴接纳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绝,社会退缩与社会孤立同义[12]。实际上,无论是低水平的同伴接纳还是高水平的同伴拒绝,都是指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不受欢迎,经常被负性提名。所以,古德曼把社会退缩儿童看作社会测量中的被拒绝儿。然而,道奇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被拒绝的儿童往往是攻击性较强的儿童,而社会测量中极少被提名(包括正性或负性)的被忽视儿童的特征才是退缩的[13]。因此,他把社会退缩儿童等同于社会测量中的被忽视儿。

随着对儿童社会退缩问题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社会退缩儿童并不等同于被拒绝儿童或被忽视儿童,这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有学者对这两种界定方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并不相关;二是很少有实证研究证实被拒绝儿童或被忽视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行为频率较低;三是社会退缩是一个描述持续孤独行为的行为术语,而被拒绝儿童或被忽视儿童体现的是社会地位状况。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研究者认同并采用行为描述的方法来界定儿童社会退缩。鲁宾和阿森道夫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鲁宾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将儿童社会退缩定义为在社会情境中,儿童不与他人交往、游戏,独自一个人打发时间的行为[14]。这个定义用“社会退缩”取代了“非社会性游戏”,并将行为产生的情境从游戏情境扩大到整个社会情境。至此,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基本确定。后续研究大都采用这一概念,或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延伸。如,Hart等将儿童社会退缩定义为儿童在熟悉环境下所表现出的一种弥漫性的独处的行为模式,在这种行为模式下儿童一直不与同伴交往[15]。科普兰等提出,儿童社会退缩是指儿童从与他人交往情境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现象;非社会性游戏是社会退缩儿童在游戏环境下的一种行为表现[16]。郑淑杰认为,儿童社会退缩行为是指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17]。叶平枝认为,儿童社会退缩行为是儿童在社会情境下或者说在同伴情境下所表现出的跨时间情境的各种行为独处[18]。Hart及其以后的社会退缩概念,仍然存在界定情境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儿童社会退缩在熟悉和陌生的社会情境中均可发生;而另一种观点把儿童社会退缩限定在熟悉的社会情境中,认为儿童在陌生的社会情境中所表现出的退缩、拘谨、忸怩和不自然是害羞[19]。近年来,多数学者倾向支持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退缩是一个多维而复杂的伞状术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害羞只是其中一种。

2.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外延

外延是指概念的范围,也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继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内涵基本确定之后,研究者针对该概念的外延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期学者把儿童社会退缩看作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即单纯从交往频率较低来界定这种行为。但在随后的社会退缩适应性的研究中,学者发现这种单一维度的界定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导致研究结果非常混乱。此后,很多学者指出,社会退缩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现象,根据不同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亚型。

(1)二分法

Rubin等人[20]通过观察儿童在非社交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发现,非社交性活动和装扮游戏与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社会认知能力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具有明显的消极意义;而社交性的建构游戏与这三种能力都表现出正相关趋势,并非消极的。因此,他们提出儿童社会退缩包括消极的和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两种亚型。Rubin等人的工作是对儿童社会退缩亚型划分的最初探索,虽然比较简单笼统,但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2)三分法

Asendorpf[21]根据一项追踪研究的数据资料,提出儿童在社会参与时存在“趋近”和“回避”两种相反的动机趋向,这两种动机趋向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社会退缩的三种亚型:害羞(Shyness)、不善交往(Unsociability)和同伴回避(Peer Avoidance)。害羞型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存在“趋近—回避”动机冲突,通常表现为旁观和无所事事。不善交往型儿童的社交趋近动机较弱,他们对物体比对人更感兴趣,在社交情境中经常表现为单独的探索或者建构游戏。同伴回避型儿童具有低趋近高回避的动机倾向,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攻击性,同时又比较害羞。Asendorpf的类型划分仍停留在理论及概念层面,未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也未提出可操作的分类方法。随后,Coplan等[22]在Asendorpf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内在心理机制和行为表现,把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社会退缩划分为三种类型:沉默寡言(Reticence)、安静独处(Solitary-passive)和活跃独处(Solitary-active)。沉默寡言型儿童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无所事事或者旁观行为,他们看着同伴玩耍而自己不参与,经常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这种行为反映了儿童内心的趋避冲突,在自由游戏中约占10~20%。安静独处型儿童在社交情境中不喜欢与人交往,更喜欢单独探索或建构游戏,如搭积木、拼图或阅读。这些儿童社交趋近动机水平较低,在自由游戏中约占20~30%。活跃独处型儿童表现为在同伴群体之外的频繁的喧闹、重复、多动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儿童的行为举止不成熟、冲动,容易受到同伴的排斥。他们可能并不缺乏交往动机,但是社交技能较差,在自由游戏中约占3%。

(3)四分法

1997年,Harrist等人[23]采用自然观察法,从567名儿童中挑选出独处行为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儿童(150名)界定为社会退缩组,并且按照教师评价的七种心理特征(自我孤立、羞怯、焦虑、不成熟、伤心/抑郁、缺乏控制和愤怒/防御),采用聚类分析法将这150名社会退缩儿童划分为不善社交(unsociable)、焦虑退缩(passive-anxious)、活跃退缩(active-isolate)和悲伤/抑郁(sad/depressed)四种亚型。不善社交型计96人,占所有社会退缩儿童的64%。这类儿童具备社交能力,只是社交频率较低,经常被同伴忽视。焦虑退缩型计23人,占所有社会退缩儿童的15%。该组儿童既没有受到同伴的忽视,也没有受到同伴的拒绝,在羞怯和焦虑评价上显著高于其他组。活跃退缩型计19人,占所有社会退缩儿童的13%。该组儿童更多地受到同伴的拒绝,在不成熟、缺乏控制和愤怒/防御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悲伤/抑郁型计12人,占所有社会退缩儿童的8%。该组儿童经常遭受同伴拒绝,在悲伤/抑郁项目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在自我孤立项目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不善社交型和活跃退缩型。

(4)独处的多维伞状结构

鲁宾和科普兰对独处行为进行了详细分类,并绘制了“独处的分类层级图”[24]。他们认为,独处是儿童面对同伴时缺少社交互动的行为,根据其产生原因可以划分为社会退缩(内因)和活跃独处(外因)两种形式。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是指儿童主动远离同伴群体而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而活跃独处(Active Isolation)是指儿童被同伴拒绝、排斥或孤立后不得不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鲁宾和科普兰指出,社会退缩包括喜爱/偏好和害怕/拘谨两种动机倾向,每种动机倾向产生不同的社会退缩类型。一些儿童之所以缺乏社交活动,是因为他们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而喜欢独自活动,对应的社会退缩类型是社会淡漠。一些儿童在社交情境中因害怕或焦虑而选择独处,对应的社会退缩类型是行为抑制、害羞、焦虑独处和社会沉默。

社会淡漠(Social Disinterest)是指儿童不主动回避同伴互动,仅仅是对发起社会交往没有兴趣,喜欢一个人独处的行为[25]。社会淡漠儿童缺少社交互动是因为他们缺乏强烈的参与同伴互动的动机(社会趋近动机较低),同时他们也不强烈反对和厌恶同伴互动(社会回避动机也较低)[26]。

行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是指个体面对陌生人、新异刺激和陌生情境时所表现出的相对一致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模式的气质特征[27],指儿童回避陌生环境的先天反应倾向[28]。这里所指的陌生环境包括陌生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行为抑制的儿童在陌生环境下回避、退缩,却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下表现正常[29]。行为抑制儿童在面对新异刺激和情境下通常表现出克制、谨慎和回避;在面对陌生人时表现出胆小、害怕、害羞等[30]。儿童面对新异刺激时,杏仁核和恐惧回路活动的增强与行为抑制密切相关[31]。此外,较低的心脏迷走神经张力[32]、皮质醇(一种压力激素)水平升高[33]均与儿童的行为抑制相关。

害羞(Shyness)是指个体在面对新异社会情境和意识到的社会评价时所表现出的拘谨和焦虑,它通过“趋近—回避”动机冲突来体现[25]。虽然害羞个体有社交互动的愿望,但是他们的社会趋近动机被其社会恐惧或焦虑抑制。害羞的生理基础与行为抑制相同[26]。儿童害羞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儿童的语言能力较差(包括语言智商和词语表达能力)[34],二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包括过度控制,缺乏鼓励和自主)[35]。年幼儿童害羞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遇到陌生人或陌生情境时紧张和恐惧;年龄较大的儿童害羞可能表示他们在觉得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时而体验到的尴尬和自我意识[36]。害羞的儿童只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退缩、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在物质环境中并不退缩。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害羞与个体整个一生的适应问题(特别是内化问题)关系密切。如在儿童期,害羞与较差的社交能力、低自尊、焦虑、同伴拒绝、教师关注和学习成绩高度相关[37]。在儿童后期和青春期,害羞与孤独、社会焦虑、较低的自我价值感、较少积极应对策略的运用相关[38]。此外,这一时期极端害羞的儿童患焦虑症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社会恐惧症[39]。

焦虑独处(Anxious Isolation)被用来表示个体在熟悉的同伴交往情境中的谨小慎微的行为[40]。这一术语表明独处可能由情感和动机冲突引起。进而言之,一些儿童从动机上想要参加同伴互动,然而他们的社会趋近动机被其社会焦虑和恐惧减弱,进而导致回避他人的动机产生[26]。焦虑独处的生理基础与行为抑制基本相同。

社会沉默(Social Reticence)是指从远处旁观他人社交互动,在社交情境下无所事事或者看到他人互动只在附近徘徊但并不参与其中等行为[22]。社会沉默是儿童早期最普遍的行为独处形式之一。平均而言,在新异的同伴情境中有20%的儿童选择沉默寡言[41],而10-15%的儿童在熟悉的同伴环境中选择沉默寡言[42]。从动机的角度来看,社会沉默是社会“趋近—回避”动机冲突的外在表现[43]。这就导致当儿童想要启动社会互动时,马上被社会恐惧和焦虑抑制。如果儿童不能解决这种动机冲突,就只能通过旁观行为来结束这种“尴尬”的局面。社会沉默的生理基础与行为抑制基本相同。

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社会退缩、活跃独处、社会淡漠、行为抑制、害羞、焦虑独处和社会沉默这组“家族相似性”的行为术语,本文通过表格来具体描述(表1)。

表1 独处概念从属关系及相关特征区分表

虽然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对儿童社会退缩的分类方法和命名方式不同,但是如果分析各种类型的具体含义,会发现Asendorpf、Coplan和Harrist的分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中,Asendorpf提出的“害羞”型、Coplan提出的“沉默寡言”型和Harrist提出的“焦虑退缩”型都是以害羞和焦虑为明显特征的,可以称统称为“焦虑退缩”型;Asendorpf和Harrist提出的“不善社交”型与Coplan提出的“安静独处”型都反映了儿童“物体偏好”而非“人际偏好”的倾向,可以统称为“安静退缩”型;Asendorpf提出的“同伴回避”型、Coplan提出的“活跃独处”型和Harrist提出的“活跃退缩”型均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可以统称为“活跃退缩”型。这三种类型的社会退缩均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而Harrist提出的“悲伤/抑郁”型与其他三种类型没有实质性差别,也未得到任何实证研究的验证。

鲁宾和科普兰的独处概念分类开辟了系统研究独处行为的先河,其全面系统的分类方式为后续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笔者在梳理大量相关研究时发现,该分类方式遗漏了一种重要的社会退缩类型——安静独处。安静独处(Passive Isolation)是指儿童在同伴环境中宁愿独自进行结构游戏和探索活动。这些儿童不喜欢社会活动,对物的兴趣超过对人的兴趣,喜欢独处,反映了低社交趋近动机和低社交回避动机[44]。事实上,安静独处与社会淡漠非常相似。这两种行为在发生情境和动机特征上完全一致,而在行为表现和情绪特征上有所差别:社会淡漠是指个体对社交活动非常冷淡,既不主动也不排斥,表现出冷淡、漠不关心的情绪特点;而安静独处的个体在社交情境中更喜欢从事结构游戏和探索活动,情绪表现比较平静。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未来研究有必要在以下三方面加强和完善。

1.加强概念操作定义的研究,进一步统一社会退缩的亚型

首先,社会退缩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仍然存在相互混淆的现象,彼此之间交叉重叠,一些研究成果也被相互借鉴,且概念的操作性较差,测量指标不明确、不统一。未来研究应着重细化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并明确和统一操作定义,以便实证研究的开展和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其次,现有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者们在对社会退缩进行亚型划分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参考标准和测量工具,这就导致社会退缩的亚型千差万别,进而造成研究结果的同质性很差,很难进行比较和验证。未来研究应在一定范围内统一社会退缩的亚型。虽然一些研究表明社会退缩的亚型具有一定的年龄、性别和文化差异,但是我们深信针对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特定群体,社会退缩的亚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只有社会退缩的亚型相对统一,该领域其他实证研究的结果才会更加精确,所得结论对教育与干预实践的指导意义才能更大。

2.关注本土化与跨文化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儿童社会退缩概念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欧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及跨文化研究较少。不同的文化对特定行为的界定和评价不同,社会退缩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性行为也因文化差异而被界定为不同的属性并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文化本身的内涵是非常复杂的,同时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目前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交往能力,而独生子女政策、自古以来压抑自我的教育观念和民族之间的差异带来了日益增多的交往问题,包括退缩行为。所以,应在借鉴欧美国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尤其要重视长期追踪研究和因果关系的探索,并将研究结果与欧美国家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与整合。

3.提高研究方法的生态效度

首先,现有研究多以横向研究为主,多采用行为观察法和父母、教师问卷法考察儿童的社会退缩。因此,研究结果难以得出准确的因果推论。其次,目前研究全面考察不同类型社会退缩的心理机制、发展规律和后期影响的追踪研究和个案研究很少,缺乏全面而有力的研究。最后,关于儿童社会退缩的研究多是在陌生情境下进行的,陌生情境下的研究结论尚需在熟悉情境中加以检验方可推广。因此,未来研究应以生态系统理论和系统发展理论为基础,采取横、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以实验法为主的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考查,全面提高研究方法的生态效度。

[1]Ladd G W.Peer Rejection,Aggressive or Withdrawn Behavior,and Psychological Maladjustment from Ages 5 to 12:An Examination of Four Predictive Models[J].Child Development,2006,77(4):822-846.

[2] Rubin K H, Mills R S. The many faces of social isolation in childhood[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88,56(6):916-924.

[3]Caspi A, Elder G H, Bem D J.Moving away from the world.Life-course patterns of shy childre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8,24(6):824-831.

[4]Cooley C H.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M].New York:Scribner,1902.

[5]Piaget J.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M].London: Routlege & Kegan Paul,1926.

[6]Sullivan H S.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M].New York: Norton,1953.

[7]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Lehman H C. The play activities of persons of different ages, and growth stages in play behavior[J].Pedagogical Seminary, 1926,33(1):250-272.

[9]Parten M B.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32,27(3):243-269.

[10]O Connor.The relative efficacy of modeling,shaping,and combined procedures for modification of social withdrawal[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2,79(3):327-334.

[11]Rubin K H.Non-social play in preschoolers:Necessary evil[J].Child Development,1982,53(53):651-657.

[12]Gottman J M, Gonso J, Rasmussen B.Social competence,social interaction,and friendship in children[J].Children Development, 1975,46(3):709-718.

[13]Dodge K A, Schlundt D G, Schocken I, et al.Social competence and children’s social status:The role of peer group entry strategies[J].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83(3):29,309-336.

[14]Rubin K H, Asendorpf J B.Social withdrawal,Inhibition,and shyness in childhood[C].Hillsdale.NJ.Erlbaum,1993:3-17.

[15]Hart C H,Yang C,Nelson L J.Peer acceptance in early childhood and subtypes of socially withdrawn behaviour in China,Russia,and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0(1):24,73-81.

[16]Coplan R J, Gavinsky-Molina M H, Lagace-Seguin D.When girls versus boys play alone:nonsocial play in kindergarte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37(4):464-474.

[17]郑淑杰,陈会昌,陈银欣.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 2005,28(4):833-836.

[18]叶平枝,儿童社会退缩的特征及教育干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3-79.

[19]Coplan R J, Armer M..A ‘multitude’ of solitude: A closer look at social withdrawal and nonsocial play in early childhood[J].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07,1(1):26-32.

[20]Rubin K H,Watson K, Jambor T.Free play behaviors in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78,49(2):534-536.

[21]Asendorpf J B. Beyond Social Withdrawal: Shyness, Unsociability, and Peer Avoidance[J].Human Development, 1990,33(4-5):250-259.

[22]Coplan R J , Rubin K H, Fox N A.Being alone, playing alone, and acting alone: Distinguishing among reticence and passive and active solitude in young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 1994,65(1):129-137.

[23]Harrist A W, Zaia A F, Bates J E, et al. Subtypes of social withdrawal of early childhood: Sociometric status and social cognitive differences across four years[J].Child Development, 1997,68(2):278-294.

[24]Rubin K H, Coplan R J. The development of shyness and social withdrawal[M].New York: Guilford,2010.

[25]Coplan R J, Armer M. A “multitude” of solitude:A closer look at social withdrawal and nonsocial play in early childhood[J].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07,1(1):26-32.

[26]Coplan R J, Prakash K, O’Neil Ketal.Do you‘want’ to pla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conflicted-shyness and social disinterest in early childhood[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40(2):244-258.

[27]Peter Muris, Anna M L van Brakel, Arnoud Arntz etal.Behavioral Inhibi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 A Longitudinal Study[J].J Child Fam Stud,2011,20(2):157-170.

[28] Kagan J.Temper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behavior.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4):668-674.

[29]王争艳.儿童2—4岁的行为抑制的稳定性及其同伴交往特征的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30] Kagan, J. Galen’s prophecy: Temperament in human nature[M].New York: Basic Books,1994.

[31] Degnan K A, Fox N A.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multiple levels of a resilience process[J].Dev. Psychopathol. 2007,19(3):729-746.

[32] Rubin K H, Hastings P D, Stewart S L etal.The consistency and concomitants of inhibition: some of the children all of the time[J].Child Dev,1997,68(3):467-483.

[33] Spangler G, Schieche M. Emotional and adrenocortical responses of infants to the strange situation:the differential func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J].Int. J. Behav. Dev,1998,22(4):681-706.

[34] Coplan R J, Armer M.“Talking yourself out of being shy”:Shyness, expressive vocabulary, and adjustment in preschool[J].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005,51(51):20-41.

[35] Rubin K H, Burgess K B, Hastings P D. Stability and social-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toddlers’ inhibited temperament and parenting behaviors[J].Child Development, 2002,73(2):483-495.

[36]Crozier W R. Shyness, self-perception, and reticence[A].R J Riding, S G Rayner (Ed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individual: Self-perception[C].Westport,CT: Ablex,2001,53-76.

[37]Bohlin G, Hagekull B, Andersson K. Behavioral inhibition as a precursor of peer social competence in early school age: The interplay with attachment and nonparental care[J].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005,51(1):1-19.

[38]Prior M, Smart D, Sanson A etal. Does shyinhibited temperament in childhood lead to anxiety problems in adolescenc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00,39(4):461-468.

[39]Kagan J, Snidman N, Zentner M etal. Infant temperament and anxious symptoms in school age children[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9,11(2):209-224.

[40]Gazelle H, Rudolph K D. Moving toward and away from the world: social approach and avoidance trajectories in anxious solitary youth[J].Child Dev,2004,75(3):829-849.

[41]Perez-Edgar K, Schmidt L A, Henderson H A, etal. Salivary cortisol levels and infant temperament shap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in boys at risk for behavioral maladjustment[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8,33(7):916-925.

[42]Spinrad T L, Eisenberg N, Harris E, et al. The relation of children’s everyday nonsocial peer play behavior to their emotionality, regul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40(1):67-80 .

[43]Asendorpf J B. Beyond social withdrawal: Shyness,unsociability and peer avoidance[J].Human Development, 1990,33(4-5):250- 259.

[44]Nelson L J, Rubin K H, Fox N A . Social withdrawal,observed peer accep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perceptions in children ages 4 to 7 years [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05,20(2):185-200.

2016-06-18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JY12024);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机制与教育干预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30号);长春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长师大社科合字[2015第001号])。

左恩玲(1981- ),女,讲师,从事儿童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研究。

B844.1

A

2095-7602(2016)09-0026-08

猜你喜欢
同伴动机社交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