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杰:保障农产品加工品消费需求 保证营养健康食品供给
农业部原副部长 尹成杰
编者按: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原副部长尹成杰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进行调研,戴小枫所长介绍了近年来该所的发展情况,尤其是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尹成杰委员结合过去在农业部和地方工作的实践,提出了自己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一些认识。
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在现阶段归根结底就是农产品加工业高速、健康发展。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科技含量,创造更多的价值,以保障消费者对农产品加工品消费的需求,保证营养健康的食品供给。科研院所要大力提升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能力与发展水平,为加速促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从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出发,大力抓好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农产品供给方面一个很大的缺口和弱点是加工能力和技术远远不够。这些年,我们在顶层的设计、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的分布上,农产品加工业长期被忽视和弱化。现在为什么在东北等粮食主产区又出现“卖粮难”的问题,农户、企业、政府都被“成本的地板”和“价格的天花板”挤压得很难受,特别是玉米产业呈现出储备过多、产量过剩、价格不顺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粮食真的多、玉米真的多了,而是转化能力相对不够,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是产后转化能力不足这个产能短板导致的。在吉林工作时我很早就提出,要大力搞两个转化:一个是加工转化,另一个是畜禽过腹转化。只有把粮食经过这两个转化之后,农业特别是大宗粮食生产才能够真正获得科技的内涵提升,获得转化带来的全产业链发展与增值的效益和效果。因此,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改革应抓住的方向性大问题。
第二,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谁跟谁融合,融合什么,怎么融合,关键就是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建设,我国第一产业的原料性农产品生产的产能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连续跨越了3个1亿t的历史台阶,现在主要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稳定到5亿t以上了,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综合国力发展是一致的,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8 000美元。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努力奋斗,我国涉及“三产”产能的流通和社会服务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现在最缺的就是第二产业的加工产能,已成为最需要、最迫切、最应该弥补的产能短板。所以,在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当中,其核心与关键在于农产品加工业这个主体与核心的发展。抓好加工链、延长产业链、打造价格链、建设生态链、增强效益链,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基本要求。在这五大链条当中,加工链是火车头、是牵引力、是根本、是源头,决定着其他四个链的发展和出路。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系列重要讲话指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出路在融合,重点在加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指导我国未来几十年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政方针、纲领性文献,关系到我们“四化同步”和“两个双百”目标的实现,很重要、很关键、很精辟、很管用,我们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严格践行,指导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工作。
第三,未来我国农业应该加速由原料农业向加工农业转变。要建设现代农业,没有加工业的农业不叫现代农业,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农业是有完善的、科学的、健全的加工体系的新型产业,那才是现代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基本上还停留在原料农业的传统阶段。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原料农业向加工农业的快速转变,这样才能推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这也是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粮油食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实验室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传统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实验室
第四,要制定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措施。强农惠农的政策要从生产环节向加工环节转移,我国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已经很多,在不减少生产环节补贴的情况下需要调整补贴的方向、重点和结构。在设计政策的时候,要把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整体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要站在发展现代农业,加速“三产”融合,“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共享的高度,重新思考和构架中国下一步、下一个30年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框架、新战略、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和新举措,我认为这个时机已经成熟了,需要尽快研究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创新活动,特别是首先要支持加工科研机构技术创新,包括设备创新,国家需要有这样的重大工程专项经费支持和组织会战,像当年实施“两弹一星”组织大会战一样。同时,还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私营资本、民间资本、工业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等多个要素、多种主体进入农产品加工业,以此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促进“三产”的融合。
我们今天讲的加工不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加工,而是现代化的加工,是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加工,是信息化的加工,是现代企业的加工。总之,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要有高起点,要有技术含量,要转型升级,要考虑到效率和效益的迫切需求。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肉品加工实验室